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余斌 《经济纵横》2023,(1):25-31
最早的现代化就是资本主义化,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其原因解释为“不想灭亡”。随着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日益激化,现代化有了社会主义化的倾向,并出现了西欧资本主义模式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两种不同且相互对立的模式。旧中国的现代化注定要“输在起跑线上”。直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现代化才真正“站在了起跑线上”,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由于历史原因,新中国获得了新的现代化起跑方式,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起跑。改革开放使中国抓住了新的契机,中国式现代化开始加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式现代化开始奋飞。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虽然这与中国国情和特殊的历史机遇有关,但仍然具有一定的世界历史意义,并可为其他国家完成现代化建设任务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报告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中国式现代化“以人为中心”,体现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的内在联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领导核心。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航人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肖文 《江南论坛》2023,(3):86-8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可以认为,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所在。改革开放45年来,浙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近20年来,浙江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八八战略”,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走在了时代前列。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  相似文献   

5.
葛扬 《经济学家》2022,(12):22-24
<正>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其中,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特征。一、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区别其它现代化的根本特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根本特征的共同富裕,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马克思早就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2]104这里的“所有人的富裕”就是共同富裕的意思。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强调,社会主义“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报告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22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双重规定:一是实现生产力的现代化,从落后国家走向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双碳”目标不仅是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实现“双碳”目标是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只有与中国式现代化相结合,才能正确认识其中含义并有效推动相关实践,进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据此,有必要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双碳”目标特征及要求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从而丰富并践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在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调整中不断开拓创新的现代化。本文在阐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回溯我国现代化的萌芽、探索、推进和新道路完善,呈现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共同富裕的时代意蕴,从而系统提炼了其中的独特优势。从把握根本方向与凝聚磅礴伟力的“党的领导优势”,到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传承优势”,从改革开放建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到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筹协调,以及以“人民至上”取代了“资本至上”,坚持人民立场,秉持和平发展理念。这些优势既是过往历程中的经验总结,更是未来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将为人类实现共同富裕现代化提供新选择。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和重大原则,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遵循。这引发了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广泛讨论。梳理学界已有研究可以发现,谈到“中国式现代化”,很多研究阐释都是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阐述的“五大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0.
李雪 《经济师》2024,(3):6-7
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高屋建瓴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河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力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在2023年召开的《第二十五届全国社科院院长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会议上,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王承哲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南实践创新。本刊将王承哲的发言以专题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党成立之初就坚信,只有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才可能变为现实。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对社会主义道路作出的居于首要位置的战略擘画,成为党始终肩负的历史使命。新时期“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提出及其“核心”地位的认识,集中体现了党的历史自觉和时代担当。新时代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境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历史进程,激奋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跃升。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是党的历史主动和历史自信、时代担当和崇高理想的宣示。从中国国情出发,与中国历史文化深相结合,走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选择的根本立场和原则。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投身强国富民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立足本国国情深入思考有别于西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通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明确宣告我们“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和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五个坚持”的成功经验,这是我们继续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坚守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中国式现代化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的要素”,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社会现象都必须落脚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亦应如此。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主要目标,当然也具有明确的空间指向,需要从空间视角对其进行阐释。在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力图阐明,城乡二元结构的消弭和经济区域协调一体化进程,是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必须立足的空间路径,而国际大循环则需要实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的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空间战略,加之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空间路径,才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海娜  罗玉辉 《财经科学》2023,(11):81-92
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在于中国经济现代化,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关键之举在于科学驾驭资本,通过对资本逻辑的审思与超越,进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现代化之路。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逻辑的审思与超越可以通过“过去—现在—未来”的脉络进行研究。首先,通过“西方现代化资本逻辑的根源及自我扬弃”中探寻资本的奥秘,包括“资本一般”与“资本特殊”“资本文明面”与“资本消极面”、资本的“过去式”与资本的“未来式”;其次,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运用“资本”的实践,即“节制资本—运用资本—驾驭资本”的三大历史阶段,提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必须打破“西方化=现代化”迷思,全面正确认识资本特性并科学驾驭资本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最后,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驾驭资本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不仅要实现“物的现代化”,更要实现“人的现代化”。马克思的《资本论》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切实方案。这需要深入挖掘和利用资本创新潜能,使其促进生产力发展以“做大蛋糕”,从而实现“物的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就要驾驭资本创新,规避和克服以“资本为中心”的消极作用;创新国家,消灭私有制;解放雇佣劳动,实现工人阶级的共享创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三个“主体”地位: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这两个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主体地位,更要坚持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创新发展这一主体地位以“分好蛋糕”,确保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16.
莫兰琼 《江南论坛》2022,(12):14-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历经百年探索,中国成功地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共同富裕与中国式现代化有机统一,彼此相依、相互促进。各国现代化的终极目标均是求富,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求富,而且还要让每一个国民都达到富裕,即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重要表现之一。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既要兼顾速度与质量,也要平衡效率与公平。  相似文献   

17.
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有多个维度,从发展道路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国情,尊重人民选择,坚持14亿多人口共同富裕,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五位一体”和“四化”同步,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科学理论指导。在鲜明的中国特色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包含着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和共同特征,为人类走向现代化展现了美好前景,提供了现代化道路的全新选择。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做好八项工作,包括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统一领导和战略谋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高质量发展;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等等。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而提出的一个重大科学论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各国从不发达走向发达、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发展过程。具体来说,现代化包括多方面内容,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等各方面的转变。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表明,中国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既遵循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有中国自己的特色和内容,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底色。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论断,既是对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做出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新征程上继续创造历史伟业的方向指引。中国式现代化既与国际接轨呈现出普遍特性,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特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自己的本色,从而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工作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从经济基础看,“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此应“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