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皇甫梅风 《特区经济》2014,(10):154-155
"农超对接"是农产品流通模式的一种变革,在这个模式下对农产品的物流配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实际中,农产品物流配送明显滞后影响了"农超对接"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配送中心建设、物流技术的改进、农产品物流模式的选择、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产品物流标准化的跟进等方面对农产品物流配送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根据农超对接的特点及其物流配送的要求,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农超对接"作为新型的产品流通方式在我国进行试点及普及,试图建立有序的现代农业,缓和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及生鲜农产品损耗率以达到超市、农户、消费者三方共赢。睢宁旭旺超市采用特有的自营物流配送模式,将日用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相结合,形成"农超对接"模式下的农产品供应链。文章建立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找出影响供应链运行效果的因素,进而提出优化措施,以促进"农超对接"供应链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与传统蔬菜流通方式相比,"农超对接"在蔬菜价格大幅波动过程中体现出一定的特点和优势。但是进一步扩大"农超对接"规模,面临着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和超市动力及能力不足等问题。未来推进"农超对接",需要在明确定位、  相似文献   

4.
从2008年初开始,商务部即力推"农超对接".当年4月,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主持召开座谈会,并与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负责人就农产品"农超对接"进行沟通.11月末,商务部再次召集座谈会,以推进"农超对接".12月初,商务部与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了相关试点.  相似文献   

5.
"农超对接"是适应当前农产品物流形式的新兴流通方式,对解决目前农民增产不增收、物价连年增长及提高全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全国目前"农超对接"现实问题基础上,从政策、技术和信息建设方面提出了促进"农超对接"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超对接”是指农业和超市的结合,是指农畜产品直接进入超市。“农超对接”是适应农畜产品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的现代流通模式之一,也是发展都市农业的一个显著标志。发展。农超对接”能够有效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保证城市供应和消费安全,让利于城乡消费者。“农超对接”在我国还处于试点起步阶段,但它代表了农产品生产营销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农社对接"因其能够进一步降低产品价格,保障产品质量,方便居民购买,实现农户、合作社、消费者、社区多赢而备受推崇。文章通过对"农社对接"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指出目前以合作社为经营主体的"农社对接"模式的制约因素,认为推行以企业为经营主体的"农社对接"模式是未来"农社对接"模式的优化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开展以企业为经营主体的"农社对接"模式。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农业经营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也必然要求农产品流通方式随之改变。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传统流通方式基础上,出现了诸如"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餐对接"、"农社对接"等多  相似文献   

9.
"农超对接"将对合作社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对他们而言,如何处理好"农超对接"中的种种细节,将是茁壮成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农超对接”模式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创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具有流通环节多、信息不畅、中间环节层层加价、流通过程中损失过大、流通成本过高等特点,这是阻碍我国农产品市场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农超对接"的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三方共赢。可以说,农超对接模式是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今后发展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农超对接"是国家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的鲜活农产品冷链系统、配送中心项目,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快速检测系统和基地农产品品牌建设项目,通过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化让合作社农民、消费者和超市三方实现共赢。"农超对接"模式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为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提供了新的渠道,使得小规模生产的农户能够与现代化流通的大市场很好地对接,构建农产品市场流通的产销一体  相似文献   

12.
从可收集到的关于"农超对接"的公开信息中看,法国跨国零售商家乐福在"农超对接"上已经先行一步. 2007年,家乐福在成都市金堂、龙泉、双流、彭州、崇州等地建立"直采基地".  相似文献   

13.
"农超对接"的稳健发展有利于我国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改善民生,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宁波为例,目前"农超对接"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接主体之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规模小、产品种类单一、人才匮乏等问题。建立"农民专业联合社"、创立自主品牌、加强与便民点和小超市的合作等可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质增效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2011,(10):41-42
西部大开发:史委员,您是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农业专家组组长,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究很深入。在我们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采访中,经常会听到"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这样描述"产销对接"的声音,您也提到"企社加盟"这样的概念,请您谈一谈"企社加  相似文献   

15.
"农超对接"的困局与破解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农超对接"是多赢模式 (一)对超市 越来越多的超市采取农超直接对接的方式解决生鲜经营中的货源,在与主产地订立购销合同后,经检验合格的农产品直接进超市出售.蔬果超市的经营者认为,通过这种模式,超市得到了质优价廉的商品,从而形成价格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江西省11个地(市)的24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抽样数据,实证分析企业家精神、合作社能力对合作社"农超对接"行为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社理事长的企业家精神对合作社"农超对接"具有显著影响;合作社资源、合作社活动即合作社能力在企业家精神影响合作社"农超对接"中均发挥了中介作用,其中合作社活动的中介作用略高于合作社资源的中介作用。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无形资源竞争观分析范式,即企业家精神—企业能力—企业绩效分析范式是合理有效的。最后,依据研究结果从合作社、政府、理事长自身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由于我国"农超对接"各方面条件尚不成熟,我们认为"农超对接"应当慎行  相似文献   

18.
2010年5月23日,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的“永业生命素杯”中国合作经济年度(2009)主题论坛暨全国合作社农产品推介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农超如何对接成为此次论坛的焦点。“农超对接”是农产品渠道组织形式的一次创新,这种形式受到越来越多商家的青睐。在“农超对接”中,合作社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农产品通过合作社直接与超市对接,成为了农超对接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19.
据《京华时报》报道北京将加大力度促进“农超对接”合作项目。并已将“农超对接”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对于企业实施“农超对接”,符合条件的每个项目原则上按不高于120万元的标准予以补贴支持。  相似文献   

20.
春节期间,农产品的供需状况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菜篮子""米袋子"工程事关百姓民生。"农超对接"作为一种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通过农超对接,既维护了农产品价格稳定,增加了农民收入;丰富了市场供应,方便了居民购物;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为保障食品安全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