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天、绿地,之江沃野。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这一大背景下,以"生态人居建设、生态环境提升、生态经济推进、生态文化培训"为主要举措的美丽乡村建设正在浙江大地上全面积极推进。能否享受到高效、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恩施市实施林业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效,使恩施市森林资源得以保护,水土流失得到遏制,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林业事业得到很大发展。同时,这几大工程对于恩施未来林业发展和生态的变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林业工程建设对恩施林业发展的影响作了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近年以来,浙江省衢州市立足城乡统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致力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整体联动推进,以"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生态家园"为总目标,以美丽乡村创建为抓手,以"科学规划布局美、  相似文献   

4.
楚雄州按照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五句话”的总体要求,以开展“五进农家”活动为载体,以实现“五个突破”为主要任务,全力组织实施“抓百村建千村促万村”的宏大工程,推进有彝州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自《恩施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通过评审以来,恩施市各相关政府部门一直秉持着"打造山水森林城,建设生态旅游市"的森林城市建设理念和终极目标,通过利用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着眼于保护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的可续发展,并在凸显城市历史文化和特色以及保障各大工程项目成效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战略措施,力争建设一个能够体现恩施特色和品牌的森林城市。本文着重对恩施市在森林城市发展情况及建设过程中的道路绿化项目和相关保障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之一。阿坝州生态文明建设演进历程,关键在变化,重点在调整,具有非常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本研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从经济发展、林业建设、自然保护区创建等多维度全方面地呈现阿坝州70年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经验,并对阿坝州未来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作展望,以期完善我国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并为更好地实施“一州两区三家园”战略新目标,加快构建“一屏四带、全域生态”发展新格局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后,我省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统一谋划和部署,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主载体,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8.
邱珉 《南方农村》2012,28(7):39-43
广东省湛江市以创建生态文明村为载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实施“四通五改六进村”,努力推进“六个一”工程,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湛江市的经验,对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选择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9.
2012年底,李克强总理到湖北恩施市调研,确定了恩施市综合扶贫改革试点工作,先行先试。目前,湖北恩施全国综合扶贫改革试点建设形成了"国家战略、省级推动、州市实施"的工作模式。这无疑给位于鄂西南的恩施市加快开放、开发与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有利条件,也为农发行加大力度支持扶贫开发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平台。本文就农发行如何支持恩施市全国综合扶贫改革试点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沙湾镇以“生态兴镇、富民强镇”为目标,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着力点,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记者王明谭)记者从10月12日在吉安市召开的江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二五"时期,江西将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中心,以特色产业发展、村庄整治建设和农村新社区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五新一好",全面提升全省新农村建设整体水平,努力开创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按照中央的总体要求,我省各级围绕省委确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六个新”的目标,注重科学规划、分类指导、试点示范、整体推进,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路子。目前主要有五种类型:一是特色产业带动型。依托优势资源,培育支柱产业,通过“一村一品“带动村社综合发展。二是农家文化旅游带动型。挖掘农村民间文化和生态资源,通过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三是市场流通带动型。发展农村市场,以市场促产业、以产业兴乡村。四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型。以水利、道路、沼气等建设和“五改三建”为重点,依托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项目,完善基础设施,促进新农村建设。五是工商企业帮扶型。企业与乡村结对帮扶,提供项目、资金、技术、信息,支持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三区三州”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役的西部深度贫困区。近年在国家和有关部门的多举推动下“三区三州”将生态渔业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探索出“大型水库生态养殖”“人放天养生态放养”“土著鱼类增殖修复”“稻渔综合生态种养”“循环节水生态养殖”“多产融合休闲渔业”等生态渔业扶贫模式,取得良好的产业扶贫成效,对促进乡村振兴、建设小康社会有重要作用。但在基础建设、科研创新、装备技术、人才培养、品质提升、产品推广、品牌建设等方面仍有待加强。笔者通过实地调研“三区三州”生态渔业扶贫模式并总结其发展经验,提出“三区三州”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为稳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新农村是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实生态文明的有效载体,生态新农村的特征在于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作为上海世博会唯一乡村案例馆的宁波滕头村,其成功实践展示了建设生态新农村的创新举措。生态新农村是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改善农民生活为落脚点,形成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良性循环,目的在于建设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安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上海市委八届九次全会通过的关于上海推进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决议指出,要“大力推进崇明生态岛建设”。强调“十一五”期间,要以长江隧桥工程、长兴岛造船基地建设为契机,注重基础性开发,统筹产业发展,推进循环农业、集体农业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人才集聚力度,为生态岛建设积蓄后劲。陈良宇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推进新郊区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聚焦崇明,政策倾斜崇明,直至取得重大突破。”市委、市政府把崇明新农村建设摆到如此重要的位置,作为解决上海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地区,给我们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根据中央和市委要求,结合崇明实际,我们提出了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归纳为6个化,即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泰和县地处吉泰盆地中部,近年来,该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面上打基础,点上抓示范,示范树精品”的思路,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现已打造成产业经济型、新村建设型、古村又化型、旧村整治型四大类型新农村示范点。2008年被评为“江西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新农村建设工作亮点频闪。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规划先行、政策引导、典型引路、产业支撑、农民主体”的原则,打造了一批以水果、蔬菜、生猪为支撑,融池园经济、生态家园、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示范村。按照“原居住地农民生活社区、城郊农业生态园区、原居住地农民就业从业基地”标准建设的“槐树人家”,其建设。管理、发展模式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示范。  相似文献   

18.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保护是关键,要推进农村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以解决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突破口。湖南省古丈县实施“生态立县”,推进新农村建设,该县的岩头寨镇已在2009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美乡镇。该县农村的环境保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基本要求。因此,我们要正确理解生态文明的涵义,大力探索生态文明在农业发展中实现的途径和方式,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黔东南自治州山高林密、沟谷纵横,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建设小康社会中选准着力点是关键。而交通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以“三农”为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文化教育和培养人才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投资和发展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