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12月20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低门槛、严监管”原则.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随后.全国各地纷纷进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建设工作.陆续组建了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银监会于2006年未开放农村金融市场,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组织纳入试点范园在农村地区新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金融机构,2007年未,31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村镇银行19家,贷款公司四家,农民互助合作社八家.  相似文献   

3.
2006年底,为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低门槛、严监管的原则,积极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这三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村镇银行目前成立的数量最多,发展状况也相对较好。但是从最初试点之时,村镇银行就面临流动性困境。在2007年5月22日,银监  相似文献   

4.
自银监会2006年底下发《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不论是对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实践尝试,还是理论角度的研究都在不断升温。在这过程中,大家已经明显地感觉到,在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村镇银行不论在发展速度上,还是在规模数量上,都远超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截至2011年末,全国已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786家,其中村镇银行726家,贷款公司10家,农村资金互助社50家,村镇银行占到92.4%。  相似文献   

5.
透析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2006年12月22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放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标准以来,尽管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即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均被给予厚望,但却并未显示出齐头并进的势头,而是形成了村镇银行一枝独秀,其他两类明显滞后的现状,这既有村镇银行有大型金融机构注资,公司治理、风险管控等体系相对完善有关,也有政府政策倾斜,监管部门出于自身监管角度的考虑.  相似文献   

6.
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新兴力量,村镇银行设立初衷是为了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金融抑制”问题.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县域村镇银行面临着吸储难、结算难等问题,在当地老百姓与县域已有金融机构建立了较强依赖性的客户关系背景下,村镇银行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而村镇银行自身受发起行管控,管理体制与当地实际情况融合性不足,法人机构优势难以超越农村信用社,难以在支农支小上发挥立足县域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银行家》2014,(7)
正近年来,为了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金融抑制"问题,在中国银监会调整放宽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引导下,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得迅速发展。截至2013年年末,全国已组建村镇银行1071家(不含分支机构),遍及全国31个省,覆盖1083县(市),农户贷款和小企业贷款分别达1455亿元和1 825亿元,合计占比达到90%。村镇银行的兴起,有效缩小了城乡金融服务差距,提升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但从整体看,村镇银行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还面临着制约发展的诸多问题,亟需在实践中研究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8.
王进  柯常松 《金融纵横》2007,(11):17-19,25
2007年3月1日,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正式挂牌开业,揭开了在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和湖北六省(区)设立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试点工作的序幕。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对缓解当前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缺失、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国内试点省份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安徽实际,提出建设安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赵红梅 《中国金融家》2011,(10):146-148
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设立对于有效解决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农村信用社"一农难支三农"、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6年12月20日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相似文献   

10.
亮点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将突破100家在农村金融改革进程中,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填补了试点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空白,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1.
马冰玉 《时代金融》2014,(29):211-212
<正>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新兴力量,村镇银行设立初衷是为了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金融抑制"问题。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县域村镇银行面临着吸储难、结算难等问题,在当地老百姓与县域已有金融机构建立了较强依赖性的客户关系背景下,村镇银行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而村镇银行自身受发起行管控,管理体制与当地实际情况融合性不足,法人机构优势难以超越农村信用社,难以在支农支小上发挥立足县域支持农  相似文献   

12.
村镇银行是我国在参考和借鉴孟加拉格莱珉银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设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它的设立能够缓解“三农”发展所需资金短缺的问题,极大地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不可否认,村镇银行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为了促进村镇银行的发展,必须拓宽村镇银行资金来源渠道,解决村镇银行的吸存难问题;控制风险,促进村镇银行稳健经营;加大...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底,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政策支持下,全国各地的村镇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2006年末中国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包括吉林省在内的6个省(区),被列入全国首批进行设立村镇银行试点的省份。由辽源市城市信用社股份有限公司发起筹建的东丰县诚信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丰县诚信村镇银行)于2007年3月1日正式开业,成为第一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5.
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将解决农村资金供给问题,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虽然村镇银行已得到银监会的批准,但是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基层央行在执行货币政策、金融稳定及金融服务等方面还有待于加强衔接,人民银行应及时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1月15日,2009(杭州)村镇银行发展高峰在论坛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村镇银行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论坛旨在通过交流切磋,有效解决县域尤其是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优质服务缺位等问题,进一步推进我国村镇银行的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户贷款难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一直未能得到妥善解决。长期以来,我国运用各种手段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其中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为解决农村金融薄弱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农户由于先天的劣势,很难在金融机构取得资金支持。如何进行贷款模式创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旨在以经济发达地区的村镇银行为切入点,对农户贷款的创新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并以江苏省苏州市昆山鹿城村镇银行为例,具体阐述农户贷款创新模式的机制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淑萍 《青海金融》2010,(10):17-19
为进一步加快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步伐,2006年末,银监会调整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机构准入政策,并在四川、青海等六省先行试点。三年多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较快,截至2010年5月末,我国共设立村镇银行185家。为深入了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本文专门选取全国首批试点村镇银行——大通国开村镇银行进行个案调研,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县域法人金融机构中,农村信用联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的步伐加快,但是服务“三农”的定位没有改变,村镇银行作为后兴起的地方小型金融机构,同样秉持“贷款不出县、资金不出省”的经营方向,以支持和服务县域经济为已任。农合机构历经数十年发展,始终与“三农”相融共生,村镇银行称为“草根”银行,小而灵活具有融入农村的优势。两类机构立足县域,将自身经营目标融入一方发展实践,被寄予厚望,并在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大潮中探索前行,如何应对扑面而来的全新挑战值得研究思考。  相似文献   

20.
村镇银行公司治理主要缺陷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卫 《银行家》2011,(9):102-104
自银监会2006年底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后,我国村镇银行日益增多,社会关注度也日益提高。截至2010年末,全国已有349家村镇银行开业,各项存款余额74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95亿元,成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主导力量和县域农村金融服务的有力补充。但村镇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较大缺陷。本文揭示了村镇银行公司治理主要缺陷,提出强化村镇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