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城市房屋强制拆迁中政府需要保护被拆迁户包括生命权、财产权、参与权在内的各项权利。强制拆迁行为必须遵照合理程序,保障居者有其屋。国家应该及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法》。城市房屋拆迁的正确程序是:规划—公示—安置住房—补偿—拆迁—土地拍卖—开发商进行开发。政府和开发商介入房屋拆迁的顺序绝对不能颠倒,不能够少的环节一定不能够少。  相似文献   

2.
城市房屋行政强制拆迁是当代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行政强制拆迁程序法律规范的缺失,实践中野蛮执法、暴力执法,严重侵害拆迁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根据行政法基本理论,探讨规范城市房屋行政强制拆迁程序具有重要意义。完善行政强制拆迁应当明确相应的基本原则,并据此健全程序规范。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房屋的强制拆迁应当由法院统一行使。城市房屋强制拆迁的司法制度就是在拆迁权利配置上,由法院规定并组织城市房屋强制拆迁,剥夺行政机关的强制拆迁权。在拆迁裁决还没有司法制度的前提下,由政府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向有管理权的法院提出强制拆迁申请,由法院审查后,决定是否采取强制拆迁措施。法院的审查,不但包括在非诉案件中对拆迁裁决的审查,还包括在行政诉讼先予执行案件中对拆迁裁决的审查。对中国城市房屋拆迁强制措施司法制度进行构建,是一个涉及到立法及司法的系统工程,不但要在立法上夯实其法律基础,而且要在司法的过程中对许多问题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200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及各级地方人大和政府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是强制拆迁的主要法律依据,然而拆迁立法本身存在着诸多与宪法、民法等法律的矛盾和冲突“,依法”侵犯公民合法房屋所有权的事件屡有发生。只有重构城市房屋强制拆迁立法,解决诸法的冲突,完善司法救济途径,建立合理的补偿标准,才能有效地解决房屋拆迁中的矛盾和问题,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强制拆迁的性质及法律依据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了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通过依法采取强制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当前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中出现的一些暴力拆迁现象为切入点,深刻剖析现今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中政府部门行政程序的现状并通过查阅国外房屋拆迁的相关政策法规,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房屋拆迁的行政程序规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城市房屋拆迁改造是政府、企业和民众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和对大连市近年来经历过城市房屋拆迁改造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从多角度分析了他们在房屋拆迁前后生活方面的变化情况,以及对拆迁改造政策的评价;从有利于城市房屋拆迁改造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房屋拆迁是一个敏感而又普遍的社会问题。但在目前的城市房屋拆迁领域中,由于房屋拆迁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我国城镇房屋拆迁工作矛盾重重,只有建立完善房屋拆迁价格评估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对1993-2007年大连市搬迁的被拆迁人进行的问卷调查和有关统计数据,测算了城市改造中引致移民因拆迁补偿不足而承担的似税重负.这种税负具有或然性、非普适性和不易回避性.在既定的拆迁管理框架和运作流程下,"纳税人"的谈判砝码极其有限,一般都依赖于制度外方式来解决纠纷,这恰恰使冲突向风险社会推动,而其流变后的形式特征又在向现行的制度框架挑战.因此本文建议,提高拆迁补偿标准,消弭拆迁税负;发挥司法调节作用,杜绝强制拆迁;政府提前收购列入拆迁计划的房屋用于廉租.  相似文献   

9.
城市房屋拆迁是一个关系到公民个人财产权利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政府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重要体现。但现实中拆迁时各方的利益博弈却存在严重的不均衡,被拆迁人利益经常受到侵害。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在于重构我国房屋拆迁制度的立法理念;厘清政府在房屋拆迁中的职能定位,退出拆迁人和被拆迁人之间的民事关系;同时需要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控制政府权利的滥用以及加强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监督。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旧城区因开发建设需拆迁改造,在拆迁过程中形成了大量拆迁档案成为我市今后城市建设和发展、管理不可缺少的历史依据和权威凭证.人们在重视房屋建设的同时,却忽视了对房屋拆迁档案的收集和集中统一管理.笔者就如何保证城市房屋拆迁档案的收集、集中统一管理,提出以下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