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信社改革试点专项央行票据(以下简称“专项票据”)是人民银行为促进农信社改革而专门出台的一项资金扶持政策。目前,部分地区票据兑付成功,但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确保国家专项票据政策取得实效的内在要求,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按照票据兑付有关规定,2年到期后的首季即可申请兑付,兑付必须满足央行“花钱买机制”的条件,若兑付不能达标,两年申请延期仍不能兑付的,央行则要赎回专项票据,农信社改革将陷入困境。所喜的是,为数众多的农信社机构通过自身的艰苦努力,所认购的央行票据经考核达标获得了成功兑付。  相似文献   

3.
2008年3月25日,山西省武乡县联社1000万元专项央行票据兑付的请示获准通过。追溯到2007年9月28日,武乡联社完成了统一法人改革。统一法人改革、央行票据兑付,两项工作不仅在长治市辖区首家完成,而且也走在了山西省农信社的前列。  相似文献   

4.
专项中央银行票据是深化农信社改革最重要的资金扶持政策,这项政策合理应用将会促进农信社转换经营机制、实现持续健康发展。随着农信社认购的央行票据逐步到兑付期限,通过兑付考核发现,农信社改革进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逐渐凸显,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农信社,诸多因素使农信社的票据兑付成为难点。  相似文献   

5.
农信社改革以前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等历史包袱。2003年改革试点以来,通过央行票据兑付、保值补贴、税收政策等手段,国家已经有效地化解了部分农信历史包袱。目前,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市场化、政策性等手段彻底解决农信社历史包袱问题,仍是改革设计者和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关心的话题。为此,本期推出专题,刊登天津滨海农商行、上海农商行、陕西省联社等地方的实践和研究,以及来自农信社和监管部门的不同观点和政策见解,以期为进一步有效化解农信社历史包袱提供更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各地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央行票据兑付都已“凯歌高奏”,被置换的不良贷款也已列入农信社表外科目管理。然而,笔者在对某县级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联社)调查中,发现在票据兑付之后,其在已置换不良贷款的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7.
兑付前期:夯实基础健全机制专项央行票据兑付,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真金白银,而是以此为契机,推进农信社自身各项工作的开展,提高经济效益才是票据兑付的真实目的。为此,浙江宁波鄞州农合行力图凭借票据兑付这个东风,夯实改革与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8.
平阴县农信社于2004年3月底成功申请到了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经过两年多的艰辛努力,于2006年12月7日成功兑付了央行专项票据。针对这次票据兑付工作,县联社全体员工深刻领会“花钱买机制”的精神实质,多次召开办公会,具体研究解决影响票据兑付的难点问题,反复学习专项票据兑付考核的有关  相似文献   

9.
专项央行票据兑付是农信社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性成果。然而,票据“进门”难,“出门”更难,难就难在必须满足票据兑付的必要前提和条件。那么,怎样才能做好专项央行票据兑付工作呢?几家基层联社央行票据成功兑付的经验与启示,可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首批票据兑付获得成功的农信社中,山东省辖内农信社的成功率名列前茅。在成功置换票据的同时,他们又都获得了哪些具体收获呢? 2006年,票据兑付成为山东省农信社各项工作的重心。省联社坚持以专项票据兑付促进产权制度改革,推动经营机制转换,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实现了全省农信社的稳步健康发展。目前,山东省共有54家县级联社拿到了票据资金,金额40.1亿元,兑付联社家数、金额均居全国第一位。在票据兑付工作的有力推动下,截至2006年末,山东省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3432.14亿元,较年初增加499.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698.19亿元,较年初增加376.01亿元;存、贷款余额,增长额、市场占有率均居全省金融机构第一位。实现账面盈余33.96亿元,较2005年增盈4.56亿元。  相似文献   

11.
专项央行票据兑付是农信社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性成果。然而,票据进门难,出门更难,难就难在必须满足票据兑付的必要前提和条件。那么,怎样才能做好专项央行票据兑付工作呢?几家基层联社央行票据成功兑付的经验与启示,可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农信社改革以前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等历史包袱。2003年改革试点以来,通过央行票据兑付、保值补贴、税收政策等手段,国家已经有效地化解了部分农信社历史包袱。目前,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市场化,政策性等手段彻底解决农信社历史包袱问题,仍是改革设计者和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江西是全国首批农信社改革试点省,到2007年6月末,江西吉安已有10家农信社获得票据资金10858万元。展开动态监测和考核,真正实现"花钱买机制"的目的,不仅在于票据兑付前,更在于兑付后,因此,应进一步完善监测考核办法,对已兑付农信社进行持续监测。关注不良率真实性。一方面,针对农信社隐瞒不良贷款以达到不良率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的全面实施和改革进程的加快,人民银行向农村信用社定向发行的用以置换农信社不良贷款的票据逐步到位,农信社形成了大量表外信贷资产,在表外110科目反映,即央行专项票据置换不良贷款(简称“110”资产)。近期,笔者对农信社的“110”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增扩股金、提高资本充足率是这次深化农信社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取得央行票据扶持的一项硬性要求。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农信社存在资产质量较差、历史包袱较重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多年经营亏损的农信社出现了"募股难"。有的农信社为了达到改革条件,早日取得政策扶持,在募股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操作的问题,这不但违背了农信社募集股金的基本原则和操作程序,给当前的改革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而且背离改革初衷,述不到国家"花钱买机制"的良好愿望,甚至潜伏经营风险和社会矛盾,影响农信社发展和社会稳定。为此,本刊特辑录一组稿件,对这一问题进行专门剖析,以期对各地正在进行的农信社改革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自2004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向农信社发行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对农信社给予资金扶持。到目前,专项票据考核已经或即将到期。能否顺利实现专项票据兑付,最终实现“花钱买机制”的目标,对农信社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内乡县地处豫西伏牛山南麓,属典型的欠发达农业县,经济基础薄弱,资源相对匮乏,2006年地方财政收入仅1.6亿元,县域内各家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仅22.3亿元。2005年3月31日,内乡县农信社认购3257万元专项央行票据。2007年9月6日,其票据兑付申请获得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批准,  相似文献   

18.
2006年,银监会配合人民银行对到期票据进行考核兑付,截至目前已累计3期向7省(市)160家联社兑付专项票据95亿元,票据兑付率逐季提高,平均达到69%。2007年,全国29个省(区、市)农信社全面进入票据兑付期。票据兑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如何实现“花钱买机制”的目标,使票据真正成为“真金白银”,不仅是农信社必须迈过的门槛,也是转换经营机制的重要一环。为此,我们选择了在票据兑付中效果突出且有创新经验的各地农信社,请他们介绍心得,同时把票据兑付前后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通过学者与基层实践者的论述揭示出来,以便为其他农信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镇安县地处秦岭南麓,区域群山环绕,沟壑纵横,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之一。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以来,陕西省镇安县信用联社精心组织,扎实安排,认真做好专项票据发行和兑付筹备工作。今年6月份,他们顺利获准了人民银行总行的复核,1000万元央行票据资金划拨到账,成为中西部地区首批获得专项央行票据资金的合作金融机构之一。  相似文献   

20.
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广东省联社以改革为契机,以稳定为前提,以发展为主线,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创新、管理”八字工作方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促进了辖内农信社的健康稳定发展——第一,扎实做好票据兑付的前期准备工作。按照“分片负责、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级考核、分权问责”的原则,积极推进已经获得央行专项票据的98家联社严格按照人民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