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本质的、稳定的和不断生成、完善与前进的规律。这些规律主要有:继承坚持与发展创新相统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反对各种错误倾向的斗争中推进;坚持依靠群众,为民谋利;坚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进取等规律。认真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规律,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境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周幸 《经济师》2011,(7):20-21
文章阐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引导和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具有鲜明的历史感。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西方资本主义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难题,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样板,具有重大世界意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坚持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最良好的条件。进入21世纪以来,学术界与公众对国学的关注持续升温,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研究和学术建设却遭遇了平台式发展,形成了国学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边缘化"并存的社会现象。借鉴国学普及经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全新的学术领域。若把弘扬中国优秀思想文化与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拧成一股绳,必将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开拓出全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坚持践行马克思思想社会主义,并在多次的实践中逐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推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完善.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丰富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既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又要坚持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而如何兼顾二者进步成为近年来国家建设的主要目标.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的实现,正是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明高效融合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在全党,而且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弘扬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并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它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它的逻辑主题是探索和解决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通过革命导师分析具体化思想的由来、内涵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必须与各国的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指导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培育弘扬当代湖州精神是弘扬民族精神在湖州的具体体现,是建设文化大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湖州精神是一种能反映湖州特色的城市精神,是21世纪湖州人现代意识和城市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精神的体现,是民族精神的地域化体现,是一个城市物质、文化、精神品德,风格品位的表现,是湖州人民群众长期实践的文化结晶。弘扬当代湖州精神,赋予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内涵,并以当代湖州精神这一强大精神动力引领和激励全市人民创新破难,为“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湖州在长三角杭宁城市带中间率先崛起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民族性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用民族文化语言等形式阐释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彰显了鲜明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提出并回答了许多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两次伟大创新。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经济领域革命和建设的特殊道路;结合中国文化和社会特点探索经济领域革命和建设的特殊方式;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主要特色。在学习与传播中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奠定基础;在运用与实践中把中国经验上升为系统理论;在辩论与斗争中进一步创新发展并普及发扬,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主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要继续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要继续立足我国国情和实践开展研究,着力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培育弘扬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是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本身始终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旧事物不断消亡,新事物不断出现,这是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不仅强调实践第一的观点,而且强调要在批判旧世界中建设新世界,并始终坚持自我批评的精神,善于吸收人类历史上的一切科学文明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以实现理论上的自我超越。这种实践性和开放性,既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  相似文献   

13.
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特点和优势。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来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推进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从理论上保证了党的创新发展。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更加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以武装全党,促进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西方国家的社会科学研究已经进入"去西方中心"的新阶段。而在东方,随着东亚国家经济的成功,兴起了"东亚思潮"。面对这种情况,为推进西方经济问题研究,我国学者应该进行理论创新,突破"西方中心论";应该摆脱自由主义的束缚,清除其政治经济和学术影响;应该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变化和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建立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也在与时俱进,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和观点,特别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是21世纪中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三个代表思想把党始终置于时代前列,要求党必须随时代生产力和社会进步的趋势,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平 《经济师》2010,(9):23-2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物化于中国的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主题相结合,是取得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确保了中国不会被西化;坚持服务于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发展观,使社会主义永葆活力;坚持开拓创新,实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能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土壤中,同时使传统文化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一、必须弘扬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在党的作风建设中 ,思想作风建设从来都是基础和中心环节 ,贯穿于各项作风建设之中。当前 ,世界在变化 ,我国改革和建设在推进 ,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 ,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党只有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 ,党的思想理论才能发展 ,党的事业才能前进。进入新世纪 ,特别是加入WTO ,给劳动保障工作既带来了机遇 ,也带来了挑战。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劳动保障工作 ,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进一步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破除满足现状、小进则满…  相似文献   

18.
实事求是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内在逻辑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中国化在历史上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三者之间虽存在着共性,是一脉相承的,但由于三者产生的时代背景、面临解决的时代主题以及创造者个人特质的不同,在实践中造就了实事求是思想与史俱进,与实俱进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化、时代化的目的和归宿。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人民大众的理论,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色和发展、创新的途径,只有实现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才能由精神力量变为改造世界、改变亿万群众命运的巨大物质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相似文献   

20.
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深化对中国化和时代化关系的科学认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中的实际紧密结合,指导中国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