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流动性过剩已经影响中国经济持续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中国流动性过剩的深层次根源在于中国特有的二元经济结构,是二元经济结构在货币层面的反映。治理流动性过剩根本上应从改善二元经济结构入手,短期内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近日举行的一次行业论坛上,一位行业权威人士在谈到转变发展方式时指出:“结构性过剩是市场经济必然的,过剩也是创新的基础,倒逼企业有所创造,进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当下人们都在谈论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常态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适当降低增长速度,再进一步解读,就是需求出现阶段性不足,如果再像以前那样高速发展,就会出现明显的产能过剩,导致经济出现危机。  相似文献   

3.
博斯 《董事会》2010,(10):46-49
钢铁产能过剩在中国早已不是一个新鲜名词,然而减产难,减掉已建成的产能更难。目前,钢铁业陷入这种被动的局面,其症结在于中国式的增长模式、地区竞争和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4.
声音     
"如果产能过剩是‘适当的过剩’,政府应该容忍,甚至乐见其成。"——工信部部长苗圩指出,从1992年中国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逐渐出现商品过剩和产能过剩的现象;但这本身不是一件坏事,只有适度的过剩才会有企业竞争,如果都是短缺,企业就没有动力。但他同时强调,如果一个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就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并采取措施。比如一个行业产能利用率低于75%或者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引起广泛讨论的“东亚奇迹”争辩后,中国近年来出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过剩”现象再一次引起国内外各界对政策干预有效性的普遍关注。中国产业政策似乎长期陷入“刺激—过剩—淘汰—再刺激”的循环路径。基于一个拓展的“2×2”伯川德模型,本文显化了以不同方式施行的补贴可以产生不同政策效果的理论机制,即以竞争兼容方式施行的补贴可通过扩大竞争,抵冲补贴对创新的负面影响并获取创新激励效应,但行业存在一个有效竞争阈值,当竞争程度已经过高时,继续施加补贴会降低企业对行业竞争压力的敏感性,引致企业“为补贴而生产”和产能过剩风险。本文的核心结论是:产业政策存在一个以行业竞争程度等行业异质性为特征的最优实施空间,越偏离最优实施空间,施政效果可能越会背离政策制定者的初衷。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个具有较高适用性和系统性的中国产业政策优化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6.
<正>中美钢铁贸易摩擦不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日在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和财政部长雅各布·卢时表示,产能过剩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贸易增长低迷和市场需求下降,中国化解过剩产能要按市场规律办事。在此之前雅各布·卢对中国钢铁产能过剩发出质疑,并直言中国的钢铁过剩问题"破坏并扭曲"了全球市场。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结合以往数据及当前中国正在开展的去产能行动,对这一说法予以了强有力的回击。  相似文献   

7.
李国洪 《化工管理》2009,(10):30-30
无机化工:产能过剩需求不振,价格反弹乏力 近期无机化工产品的价格维持低迷,虽然国内房地产市场销售触底反弹.但相关上游产品,如纯碱、PVC,价格仍然难以启动。主要原因在于全球无机化工产品供给明显过剩.即使国内房地产市场反弹.仍然难以缓解全球范围内的低成本纯碱过剩,国内纯碱价格反弹无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摩配》2006,(5):23-23
市场化下,产能过剩是常态产能过剩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意思是指问题不是出在产能过剩上,但却是通过产能过剩表现出来的,产能过剩是问题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应该说,在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情况下,产能过剩是常态,而产能不过剩则是非常态,因为需求是存在波动性的,如果产能不过剩,就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行业利润就会超过社会平均利润,也就会引入大量的投资用于扩充产能,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产能过剩也是市场竞争的需要,如果产能不过剩,就会导致供不应求,也就没有竞争了,这不利于效率的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延缓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  相似文献   

9.
一、全球钢材生产能力过剩问题在世界钢材市场上目前钢材生产能力过剩可能是暂时现象。前几年,世界钢材市场经常发生包括涂层板卷在内的专门钢材产品短缺。目前世界钢材市场钢材生产能力过剩主要原因是全球钢材需求下降所致。如果在未来几年里钢材需求继续增加,那么,绝大多数钢材产品生产能力过剩程度将得到缓解,一些钢材产品生产能力过剩局面将要消失。鉴于许多新的钢铁工程项目取消,在下一个10年里钢铁工业利润率看来不会受到钢材生产能力过剩的威胁。目前各国仅对现有钢铁厂进行一些现代化改造,几乎没有上一个新钢铁工程项目,去增…  相似文献   

10.
所谓人才产业,是将人才的效用开发和增值运作作为产业、将人力资源物化为商品的一个经济实业。企业在制定其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将过去内部使用、配置人才转向将人才投放市场并进行商业化运作。这既是企业人才整合及产业概念的一种创新,又是解决国有煤炭企业人员过剩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11.
沈小雨:年初《汽车界》的“三人谈”照例应该是展望今年汽车_72业发展的情况,不过前些天我参加了一个会议.范围非常小,中国汽车工业有关领导同志和汽车方面的专家出席并作了重要的发言,有一位合资企业的负责人。也是惟一参加会议的合资企业领导.在会上放了一炮。他说:“对中国的汽车工业而言,目前有两种说法让我颇费理解:一个是自主品牌活题,一个是产能过剩论。”关于自主品牌和创新的问题我们上期已经谈过.今天我们是否就产能过剩这个问题聊聊?  相似文献   

12.
去产能是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重心之一。在探究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原因的基础上,评述各类产能过剩的治理措施,并针对煤炭行业去产能规制存在的问题,从科学评估目标、量化分析工具、科学实施兼并重组、创新驱动变革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很多工业产品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特别是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国际需求趋弱,产能过剩现象愈发明显。本文作者曾长时间在国内醋酸生产骨干企业工作,对行业发展有深刻认识。本文旨在通过对醋酸行业产能过剩现象的分析来反映我国出现的产能过剩现象,为大家提供一个思考产能过剩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化纤大国,化纤产业可以说是占据了全球半壁江山。近几年,聚酯纤维的快速发展奠定了中国在世界的领跑地位。但是,随着这种快速发展而来的,就是化纤产业的结构性过剩。在过剩面前,在并不明朗的国内外经济大环境面前,化纤产业,尤其是聚酯产业,到底如何做到创新和可持续?必须承认的是,聚酯产业需要新思考。  相似文献   

15.
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从分析流动性过剩的现象入手,剖析我国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以及此类通货膨胀的特点,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家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任务,力图改变产能过剩现状,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由于电力产能过剩、成本攀升,发电机组利用率不断下降,煤电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依靠单一电力生产的盈利模式必须改变,转型发展已势在必行。"知之非难,行之不易"。抚顺发电公司作为一个1908  相似文献   

17.
尚友 《化工管理》2013,(7):38-38
在3月6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笔者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化解产能过剩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点。当前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要通过深化改革,分业施策、多管齐下,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实现标本兼治。据悉,国际上通常衡量比较正常的市场竞争,产能的利用率超过80%比  相似文献   

18.
产能过剩是我国最近经济运行中一个受关注的问题.对于产能过剩,按其成因大致可分为:短期市场波动型、宏观需求波动型、行业周期演进型、产权驱动型四种类型.本文认为以重化工业为主的本轮产能过剩,是转轨经济中所特有的产业演进到成熟期后所出现的一种特殊的产业组织现象.基于这种判断,本文通过构筑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这种特殊产业组织现象的成因,并相应提出了治理产能过剩的政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一、充分认识企业经营的生命在于创新江泽民总书记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企业来说 ,创新就是企业经营的生命。所谓“创新者生 ,墨守成业者死”。企业经营者只有不断地在管理上创新 ,产品上创新 ,技术上创新 ,企业形象上创新 ,才能确保企业历久不衰。如果企业一旦停止了创新 ,停止了进取 ,哪怕只是在原地踏步 ,其实也是后退 ,因为其它企业在前进、在创新、在发展 ,你的产品会过时 ,技术会落后 ,最终会被时代所淘汰。所以一个精明的企业家总是把他们的智慧凝结于创新上 ,他们总是立足于商战的制高…  相似文献   

20.
创新时代来临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如果要找到自人类文明史以来始终纵横捭阖又历久弥坚的一个词汇,那么“创新”一词当之无愧。创新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在于它创造了资源——只有当人类在自然界中发现了某种事物的用途,并赋予它经济价值,这种事物才成为资源。在此之前,植物只是杂草,矿物只是石头而已。1912年,经济学家约瑟夫·彼得首次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创新理论:“创新是企业家向经济中引入的,能给社会或消费者带来价值追加的新事物,这种新事物以前从未从商业的意义上引入经济之中。”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创新对于生产力增长的驱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