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2018,(9):10-15
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是甘南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经济思想的具体实践。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国家发改委藏区专项资金支持下,甘南立足州情实际,顺应发展形势,积极探索实践,以自然村为单元,"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1500个,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旅游专业村、脱贫致富村的目标要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揽。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受自然、地理、历史等因素的制约,迭部县社会发育程度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整体属生态脆弱区、灾害频发区、连片贫困区,保护与发展、吃饭与建设的矛盾十分突出.迭部县在2015年启动了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2016年又启动实施了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实施了“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全力打造了红色旅游型、生态体验型、特色产业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生态文明小康村.村内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基本公共服务条件、基本社会保障条件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了明显改善,取得了较好开局,做到了生态元素有效整合,富民产业培育有力推进,群众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释放出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发展效益、稳定效益和示范效益.通过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能极大地改善农牧村生态环境,夯实农牧业发展基础,加快生态经济发展速度,传承和弘扬生态文化,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目的,是一条立足县情、着眼长远,建设生态迭部,完善全面小康目标,实现绿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发展》2017,(10)
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并要求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是甘南州州委、州政府贯彻党的十八大、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会议精神,着眼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4.
甘南州以农牧民群众为重点,以精准扶贫为主要抓手,加快农牧村发展、实现农牧业现代化、增加农牧民收入,始终是摆在甘南州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三农”工作中,紧密结合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州情,探索创新农牧村发展模式,以“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和统揽全局的大平台,整合项目资金,全面改善农牧村发展条件,全力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5.
杨胜隽 《宁波通讯》2013,(19):15-18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的难点重点在农村。浙江省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行区,坚持不懈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现农村环境面貌大改观,美丽乡村成为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金名片。宁波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百千工程"(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一任接一任扎实推进,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生态宁波建设的重要抓手,一年接一年积极实施。通过两轮"百千工程"建设,全市共创建全面小康村479个,实现村庄环境整治全覆盖,农村"脏、乱、差、散"现象得到极大改观,普  相似文献   

6.
张荣梅  陈小龙 《魅力中国》2013,(22):377-378,265
深化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是争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本文以定安县南部母瑞山革命老区开展“百里百村”连片创建文明生态村为例,阐述了建设游客度假天堂和百姓幸福家园的海南梦实践举措,为争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具备参考价值的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7.
门槛分析法是城市规划的重要方法之一,曾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及旅游规划等方面的分析研究.以桃源县苏家堆村为例.将"门槛分析法"运用于环洞庭湖区生态小康村的建设规划之中,深入分析农村的门槛限制条件.依据分析结果提出更合理、更具价值的建设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十佳小康村、现代化“乡村都市”——皇城村,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晋城市北留镇境内。皇城村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创办了煤炭开采,轻工、农副产品加工,旅游服务等多种产业,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文明村镇先进集体”、“全国新农村建设明星村”.也是山西全省唯一的一个“中国十佳小康村”。  相似文献   

9.
毛爱华 《发展》2023,(1):28-3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1]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空前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3]甘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相似文献   

10.
王磊 《当代陕西》2008,(12):49-49
李竹成是城固县博望镇军王村党支部书记。他12年如一日,带领全村群众艰苦奋斗,把一个负债百万元的贫穷村建设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村集体经济积累达35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5年的不足千元上升到2287元。军王村先后荣获了“省级小康村”、“市级文明村”、“市级五个好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技术的发展,媒体的形态发生改变,媒体已不再仅仅是文化的传播手段,而是演化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成为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在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的过程中,媒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生态媒体文化是生态文化与媒体文化结合的产物,它是媒体在生态时代承担起自身社会职责和角色定位的具体体现。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传播生态信息、进行生态教育和教化、引导生态化的社会消费行为、促使人们生态价值观更新等功能。就媒体自身而言,它的运营也存在生态化的问题,包括媒体管理的生态化、媒体产业的生态化和媒体技术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12.
关于赴承德、秦皇岛考察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团先后到河北省承德市、北戴河集发农业生态观光园、昌黎县葡萄沟西山场村考察,学到了各地文明生态村建设基本经验,提出了加快黑河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行,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实践的结合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大量涌现。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近些年,我国大力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但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乡村发展现状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路径,具体涉及提高乡村生态文明理念、开拓新的发展路线、加速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创新乡村经济发展模式等,以期给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提供一定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加强隐性教育不仅弥补了显性教育自身的不足,也契合了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接受方式,回应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诉求。通过精心设计校园景观,用良好的生态人文环境进行教育熏陶;以高校环保社团为实践平台,在社团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培育典型,抓好环保示范工程,开展"千乡万村"环保志愿者行动;建设生态文明教育网站,组建"网络生态教育宣传队"等隐性教育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乌石镇新月村地处资溪县南部,辖4个村小组,共有119户、423人,是江西省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也是资溪县唯一的少数民族(畲族)聚居村。近年来,新月村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党建引领、民主自治、依法治村、德润乡村、环境美村,乡村风貌得到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整治,乡风文明得到改善,先后6次被国家民委和江西省政府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集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被中宣部、国家林业总局授予“全国绿色小康村”等荣誉称号。新月村多年来未发生上访事件、治安案件、刑事案件。  相似文献   

16.
江都市大桥镇三丰村,在去年年底被江苏省扬州市表彰为“建设小康村先行村”。“先行村”的字眼,十分诱人。这能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我们来到了这个村探秘。  相似文献   

17.
文章概述了生态文明观的内涵,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武宁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及主要举措,探讨了武宁县建设生态文明的经验与启示。指出,坚定方向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前提,保护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产业转型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制度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实保障,改善民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本期推介     
《老区建设》2008,(18):1-1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提到了全党同志面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黄毓哲在《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一文中对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为什么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和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扩大循环经济规模;把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相似文献   

20.
把小康村、文明村、生态村、和谐村建设有机结合,多数村寨组起了业余文艺演出队或篮球队,丰富了群从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从的文化素质、科技意识和法律意识,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