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清洁能源是应对气候变化,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清洁能源发展及其替代市场供应的角度出发,剖析国内外清洁能源市场发展现状,查找金融支持清洁能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梳理国外优惠金融政策、金融基础市场建设、绿色产业认证等金融支持清洁能源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共同效益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现状及探索研究我国金融支持清洁能源发展的路径,并从加强顶层设计、搭建市场机制、激发清洁能源供需市场、提升金融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措施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绿色金融助推林区清洁能源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伊春市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小兴安岭纵贯全境,森林覆盖率为83.4%,素有中国林都之称,被联合国授予绿色伊春荣誉称号,2007年又被联合国评为世界十佳和谐城市(全国惟一获此殊荣的城市)。作为典型的绿色资源  相似文献   

3.
十三五期间,青海省委、省政府结合地区要素禀赋,着力推进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把发展清洁能源作为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取得了良好成效.通过对青海省金融支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情况开展调研,发现青海省金融机构在支持清洁能源方面开展了大量有效的工作,为支持清洁能源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存在政策补贴迟滞、贷款主体不符合融资条...  相似文献   

4.
课题通过剖析赤峰市绿色金融发展现状,找到地区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建议:一是发挥利率自律机制作用,促进新能源信贷市场规范健康发展;二是推广产业链融资模式,依托核心企业破解其上下游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三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力度,满足不同绿色产业发展需求;四是尽快出台与绿色项目名录对应的银行绿色信贷审核标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人民银行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中心支行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宣传和推广下,锡盟绿色信贷业务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积极推动了绿色信贷产品在盟内的首单落地。本文以中国银行锡林浩特分行创新“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碳排放权质押”绿色信贷模式为典型案例,对该种创新模式绿色贷款的背景、运作方式、成效、创新举措等进行深入的调研,并提出推广应用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陈涛 《甘肃金融》2022,(1):42-44
本文先是简要回顾了甘肃清洁能源发电的发展历程,其次从贷款市场份额、利率和期限、信贷管理机制三个方面剖析了金融支持清洁能源发电行业的特征,进一步分析得出清洁能源发展存在不良风险出险的几乎都是民企、266号文件民企受益有限、融资渠道单一、发电企业信息披露不足等突出问题,最后提出加强政策引导、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增强地方法人机构支持能力、给予清洁能源民营企业政策倾斜支持、拓宽融资渠道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我国更加重视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寻求更为低碳高效的能源,推动能源转型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趋势。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推动能源转型很好的突破口,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催生庞大金融需求,对金融机构也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白城市金融机构以白城市承接“陆上风光三峡”、“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北方氢谷”、“零碳城市”建设为牵引,不断扩大绿色贷款投放,取得了较好成效。本文通过对吉林省白城市金融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金融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9.
在2018(第九届)清洁发展国际融资论坛上,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先生指出,过去,企业通常是利用土地、以房产作为抵押物来融资,希望企业家们能更加注重以企业的信用去发行债券融资,逐渐把企业的信用等级建立起来。他说近年来,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倍受社会各界关注。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绿色金融、清洁能源和生态可持续三系统耦合协调空间关联网络,结果表明:三系统耦合协调度呈显著且复杂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显示出“无标度”和“小世界”特征,空间溢出效应明显;空间关联网络“中心”省市较为均匀分布于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样本考察期内,三系统耦合协调度提升过程呈东部引领、中部传递、西部崛起和东北落后之态;“经纪人板块”中部地区和东南沿海省份发挥着良好的“桥梁”作用,“净溢出板块”西部和东北省市发挥了良好的“资源库”作用,“净溢入板块”东部沿海省市多处于空间关联网络中的“中心”位置,其自身耦合协调度的提升能通过空间关联网络高效传递,实现全国绿色金融、清洁能源与生态可持续共融共享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探讨了推动内蒙古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建设当中,发展能源金融体系的重要意义,并就当前内蒙古金融业支持能源产业当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能源金融组织机构的发展与创新、能源金融市场的参与、能源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开发以及政策环境的培育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张毅颖 《现代金融》2023,(12):38-43
能源转型催生大量的投融资需求,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是支持能源转型的重要动力,也是能源投融资实践创新的体现。本文介绍了我国能源供应结构和消费结构,分析了推动能源低碳转型的金融支持路径,梳理了金融支持能源低碳转型的国内外实践,并对金融支持能源低碳转型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十三五以来,云南省深入贯彻《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以绿为底,以绿賦能,实施绿色能源战略,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以下简称“昆明中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统筹和指导云南金融机构围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以及相关政策安排,通过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提供金融服务,实实在在为支持云南绿色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绝的金融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5.
绿色金融对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吉林省绿色金融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政策推出缓慢、规模较小、品种单一、合作局限等是现阶段吉林省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源于经济发展水平、制度建设、信息平台、人才流失、供求失衡等因素的影响.基于此,吉林省应立足于现阶段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如何降低能源强度,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值得探讨。本文旨在评估绿色金融发展在降低能源强度中的作用,基于2010至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熵值法测度绿色金融指标,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评价绿色金融与能源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发展有助于降低能源强度;机制分析发现绿色金融可以通过增强环境保护力度和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来降低能源强度;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金融降低能源强度的影响对东部地区和非资源禀赋型省份有显著影响,对中西部地区和资源禀赋型省份的作用尚未显现。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发展绿色信贷,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支持金融创新与产业结构转型,促进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快自身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绿色信贷的政策演进进行了研究梳理,总结了上海辖内银行业在绿色信贷领域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目前影响和制约绿色信贷发展的内外部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监管角度提出了建立银行业绿色信贷行业标准、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激励以及提高环境风险专业化管理能力等政策建议,以进一步推动我国银行业转变观念,使绿色信贷在促进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同时,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金融创新的助推器,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发展循环经济的金融政策支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循环经济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和趋势。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符合我国的国情和资源利用现状。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建立区别于传统经济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和新型的信贷资源配置机制。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旨在促进金融资产和信贷资金“绿色配置”,推进循环经济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金融业积极支持绿色发展,产品及服务创新不断涌现,绿色信贷初见成效,各类交易平台逐步形成,国际合作势头良好。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相关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绿色投资不足且融资渠道单一,金融机构功能发挥不够、支持力度有限,金融创新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建议: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大力推广绿色信贷,推动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创新,为绿色发展提供全面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20.
以全国首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试点区县——重庆市荣昌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荣昌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巨大的资金需求与金融机构较弱的信贷支持力度并不匹配,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虽做了不少有益尝试,但仍面临绿色信贷激励机制不完善、农村产权和权益抵押融资配套机制不健全、农业信贷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及畜禽粪污资源利用市场化运作难等问题。建议政府尽快完善金融支持畜禽业绿色发展的必要条件,建立差别化金融支持机制,支持畜禽粪污处理新技术发展,加快农村产权土地改革步伐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