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2011年3月11日,WTO上诉机构公布了"美国——对来自中国某些产品最终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措施"一案的裁决报告,推翻了原专家组的裁定,认为美国对中国进口产品同时采用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做法构成了违反WTO规则的"双重救济"。本文认为这一裁决对中国出口企业意义重大,但同时也要防止美国利用本案裁决的含糊之处改变策略,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3.
4.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5,(5):56-67
近年来,美国在一系列对华双反调查中反复认定中国国有企业为"公共机构",使中国面临更加严峻的反补贴局势。虽然WTO上诉机构在DS379案中确立了认定"公共机构"的新标准,支持了中方主张的"政府职能论",但美国在执行该裁决时却采取了有意拖延和规避执行等手段,最终认定有关国有企业仍为"公共机构"。为有效保障胜诉果实,有必要深入研究美国执行WTO贸易救济案件裁决的程序规则及其在DS379案中执行"公共机构"裁决的具体做法,并思考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对外贸易总量持续增长。现代经济、产业的发展互动性更强,趋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自由化使得各国对于国内和国际贸易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对外贸易中的倾销与反倾销作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 相似文献
6.
中美知识产权争端虽由来已久,但一直限于中美双边框架内谈判与磋商.2007年4月,美国就中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机制问题提交WTO争端解决机构(DSB),这标志着美国试图启用多边机制解决中美双方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争议,这也是DSB受理的第一起就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机制所引发的争端. 相似文献
7.
美国"337调查"是目前国际上最具变通性和杀伤力的贸易保护手段,中国企业在"337调查"案件中蒙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损失。分析我国被提起"337调查"的现状和频发的原因,提出针对美国"337调查"的应对措施,以期对中国企业起到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美国"337调查"是目前国际上最具变通性和杀伤力的贸易保护手段,中国企业在"337调查"案件中蒙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损失。分析我国被提起"337调查"的现状和频发的原因,提出针对美国"337调查"的应对措施,以期对中国企业起到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WTO争端解决机制在“贸易与环境”问题上的裁量标准——对“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雪平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0,17(6):50-56,62
WTO争端解决机制在处理与环境问题有关的贸易争端方面已具备一定经验,但近年来,国际环境情势的变迁,使这一机制不得不考虑其作为人类事务逻辑链上一环的作用,认真审度"贸易与环境"问题的裁量标准,"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案"或是一次挑战性的尝试。本案中,该机制既要依循WTO规则保障申诉方的贸易权益,也要考虑被诉方国内环境政策的目标和价值,为此,须着力解决好一些左右其裁量标准、进而影响其裁决结果的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美贸易“铜版纸案”为视角,阐述了“铜版纸案”的背景,代表观点、媒体观点、市民观点。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两大利益博弈主体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在汽车零部件案中,专家组已经基本形成了对我国不利的报告意见,虽然最终裁决还会有一段时间,但这种结果已经很难改变。 相似文献
12.
“后报复”阶段的规则研究与多哈DSU改革方案——以US/Canada-Continued Suspension案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玲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2,(5):53-59,69
DSU规定了实施报复的条件和程序,但对报复实施后的监督和终止却疏于规范。US/Canada–Continued Suspension呈现了"后报复"阶段的各种问题。上诉机构报告对终止报复的条件、解决后报复执行异议的适当程序、有权且负有义务启动程序的争端方等的裁决和诠释,对完善WTO裁决执行机制具有正面的体制性意义,但也因突破了DSU案文和忽视进行中的DSU谈判,被指责为超越权限的造法。多哈回合DSU谈判对"后报复"问题形成的两种改革方案均未全然接受上诉机构报告的结论,而是各自采纳了互不相同的逻辑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
14.
刘轶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0,17(2):37-40,63
我国证券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点是放宽商业存在形式的市场准入,主要依据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和主动实施的对外开放措施。分析表明,我国存在外商控股服务提供者、非外商控股外商投资服务提供者、外资参股中资服务提供者和纯中资服务提供者等四类证券服务提供者,不存在外商独资服务提供者。为维护我国证券服务业的安全和所有服务行业的整体经济利益,建议以中资股东是否拥有实际控制权为标准,适度从宽地划定证券服务业国内产业的范围。此外,在关于国内产业范围的谈判中,应注意坚持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确定"实际控制权"的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5.
16.
"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长期困扰着中国出口企业。文章以此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对WTO上诉机构对中美双反案和中欧紧固件反倾销案的两份裁决的研究,认为这两份裁决分别从不同侧面表明,身处"非市场经济地位"的企业和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待遇的企业在贸易救济案件实践中各有利弊。中国企业即使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其在未来的贸易救济领域仍然可能遭遇到严峻挑战。中国学界和实务界对此应有清醒认识并提前做好相应准备。 相似文献
17.
赵海乐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2,(1):5-12
在现今的多边贸易体制之下,国营贸易企业承担了多重义务。除GATT第17条对国营贸易企业明确的义务界定之外,国营贸易企业还需承担作为补贴提供者、补贴接受者与反垄断法上的义务。这些义务体现了现行多边贸易规则对国家参与经济的不信任。国营贸易承担的多重义务,从根本上讲是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关于国营贸易存废之争的投射。对我国而言,在积极参与新规则的谈判与修订、为本国国营贸易企业创造合法的发展空间之余,还应同时采用包括私营贸易企业、行业协会等其他手段,完善对出口竞争的统筹与调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扩张日益成为公司发展的主流。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对目标企业的收购来实现自己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的计划。但是收购的目标能否真正实现是很多企业非常关心的问题。文章正是基于对财务尽职调查的研究,提出了在公司决定收购的准备阶段一定要聘请专门的会计师对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并就该报告形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提高公司收购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企业产品定价能力上升,发达经济体亟待寻找更为有效和隐蔽的贸易保护措施应对我国竞争,以维护其本国利益。本文从分析美国企业诉讼我国企业出口价格协调案情况出发,深入考察美国对华反垄断的动因以及我国应对美国反垄断规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