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论鄂尔多斯文化与地方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文化是中华三大文化之——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鄂尔多斯文化以蒙古族文化为主体,融合吸收了汉族等多民族文化的成果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
民歌是一种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歌唱艺术,在语言艺术方面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青海蒙古族民歌是青海蒙古族人民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的理想、期盼的诉求,不但在语言方面尤其在地域性特点方面,折射出青海蒙古族在生活方式、文化等方面不同于国内其他地区蒙古族的一些个性的东西,由此可以窥见青海蒙古族文化心理方面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3.
藏、蒙古、彝族的生态经济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是依靠社会群体一代代传承、保持和发展下来的,是民族存在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整个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和宝贵财富。藏、蒙古、彝族文化不仅表现在语言、艺术、习俗、宗教、法律等方面,同时也包含着在历史的长河中与其环境及其变化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生态经济中。藏、蒙古、彝族对自然、环境、资源的认识不同,因而其适应方式也不同,利用环境资源的生产和管理方式也不尽相同,从而其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也不完全相同。藏、蒙古、彝族社会经济、生态、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各有千秋,但他们的生态伦理、文化习俗与生态经济原则密切吻合,充分…  相似文献   

4.
一、蒙古族古代生态文化的理解与界定蒙古族古代生态文化是该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体,是草原民族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称。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其与自然环境发生互动关系的内容,诸如这个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法律制度等,这是一个相互影响、协调的整体。蒙古族古代生态文化内容十分丰富,无论是生产生活的物质方面,还是宗教信仰的精神方面,以及生态法制当中,都体现了蒙古民族"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5.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段的南北两侧,是甘肃省惟一的蒙古族自治地方,全省绝大多数的蒙古族聚居在这里。肃北蒙古族大部分是在清朝中后期,由青海厄鲁特蒙古中的和硕特部北左翼右旗及北右翼末旗而来,其余部分来自新疆土尔扈特部和原外蒙古喀尔喀部。由于先进入青藏高原藏文化圈腹地,后迁至河西走廊西段汉、藏、突厥文化的交汇地带,使肃北蒙古族文化不仅具有民族性,还带有独特的地域性特征。这在"剪胎发"礼中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6.
东巴文化集纳西族传统文化之大成,是纳西族古文化的主干部分。它在纳西族历史上传承的时间久远,既有文化典籍,如三大史诗传承悠久;又有民族文字,突破了“六书”造字方式。因此,东巴文化对纳西族的社会生活、文化习俗、民族精神等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内蒙大草原深处蒙古族群众中广为流行着一种趣味盎然的棋类运动至今还未被更多人们所赏识,那就是蒙古民族千年传承的草原文化瑰宝——蒙古象棋。  相似文献   

8.
在青海民族发展史上,俺答汗和固始汗是两个最为著名的蒙古族汗王.他们都发兵进军西藏,挽救黄教,赠封达赖、班禅,弘扬黄教,在黄教发展史上做出了极大贡献. "蒙古敬信黄教,实始于俺答".俺答汗在青海修建仰华寺,邀请三世达赖喇嘛举办法会,黄教从此传入青海.这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魏源提出的新见,也非常符合青海蒙古族发迹和藏传佛教历史.  相似文献   

9.
草原“五畜”在草原游牧人生产、生活中的功能是不言自明的常识。骆驼为戈壁游牧人提供乳、肉、毛等日用产品,也是戈壁游牧人的主要交通工具。从蒙古高原经中亚,赴欧洲的古代“丝绸之路”是以蒙古双峰驼为主要交通工具的。蒙古双峰驼具有耐饥、耐渴、耐风沙、能负重。善于行走戈壁和沙漠.享有“沙漠之舟”的美誉。蒙古马在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化变迁中占有非常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达斡尔族作为新疆人口较少的民族,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跨度中,其传统文化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成为达斡尔族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和难题。达斡尔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建设有:细化家庭教育,发挥现代媒介的作用,加强民族文化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1.
辽宁是除内蒙古自治区之外蒙古族人口最多的省份,蒙古族在辽西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深厚的文化积淀为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基础。辽西蒙古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有赖于国家在政策资金上的支持和引导,适时出台适合的辽西蒙古文化产业化的相关政策,是辽西蒙古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2.
达斡尔族是中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历史悠久,文脉绵长,孕育了极为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保护文化多样性、振兴民族地区经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作用。推动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充分发挥教育引导、风俗示范、技术创新和制度支撑的作用,促进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持续繁荣和发展,赓续中华文脉。  相似文献   

13.
摔跤,是受蒙古族人民欢迎的娱乐活动项目。在民间节日生活中,有群集盛会,便有摔跤活动,比如祭祀摔跤、节日摔跤,礼仪摔跤等。传统的摔跤活动,能使蒙古族男士掌握战胜猛兽、制服家畜的技巧和能力,展示勇猛顽强、克敌制胜的信心和力量。现在,直接和猛兽、家畜较量的机会和场合越来越少,而体育竞技的摔跤比赛却大放异彩,博得热爱体育运动的人们的喜爱。青海蒙古族因生活环境和习性的关系,其摔跤运动有其自己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言明 《东北之窗》2014,(12):53-55
正在中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自治区,点缀着一颗璀璨的草原明珠——克什克腾。克什克腾旗因成吉思汗的近卫亲兵而得名,古老而悠远的蒙古族文化在这里留下了清晰的印迹,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在这里交织、融合。克什克腾旗是蒙古、汉、回、满、壮、朝鲜、达斡尔等10个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悠久的发展历史、灿烂的历史文化、旖旎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民族风情、博大的人文景观、丰富的物产资  相似文献   

15.
"德都蒙古"是指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蒙古族以及祁连山北部居住的甘肃肃北蒙古族.如何保护和传承"德都蒙古"文化,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对指导当地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及其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民族认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法主要对于"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保护现状、保护方式及传承人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并对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性发展的路径与方法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6.
徐畅 《魅力中国》2011,(11):262-262
殉情这一人间悲剧,在世界各地各民族中都存在,但没有哪一个地方和哪一个民族像纳西族这样惨烈严重,并成为一个历史性的社会习尚,产生系统性的有关殉情的宗教仪式和经书、绘画作品,产生凄艳哀婉的各种殉情文学作品,在民间形成各种有关殉情的神秘信仰、禁忌习俗等。在纳西族,殉情悲剧孕育出了一种可能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殉情文化”。本文由历代文献记述入手,旨在对纳西族殉情现象的概况做一个清晰说明。  相似文献   

17.
蒙古民族是一个较为古老的民族,始源于额尔古纳河流域的一个部落,以“蒙兀室韦”之名初见于《旧唐书》。蒙古民族历来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更有自己的信仰和崇拜。  相似文献   

18.
乌珠穆沁草原却是这片大草原最具代表性的神奇瑰宝,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北部,是内蒙古现存最好和面积最大的草原。这片美丽的草原是蒙古民族文化习俗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又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繁盛福地,  相似文献   

19.
和晓瑜 《魅力中国》2011,(15):87-88
众多文献记载,纳西族有较多的殉情传说和事件,这些殉情传说和事件构成了纳西族独特的殉情文化。历来的一些文献记录了纳西族的殉情习俗,对纳西族殉情的起源、过程、方式、种类等都有详实的记录。随着纳西族文化成为诸多学者探讨和研究的热点,其殉情文化已亦被很多学者讨论,这些方面的著作、论文非常丰富。讨论的主要领域集中与对其进行文化美学意义和产生原因的解读。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经历了一个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的转变过程.“五族共和”思想及相关政策,是当时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现实而富有远见的选择,对于在共和政体下重构中华民族的认同,保持中国领土及主权完整,起到了巨大作用.由“五族共和”释放出的民族平等、团结、友好相处的善意也对西藏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统一的国家内部,各民族通过长时间的文化交流,彼此理解和帮助,信任和接受对方,建立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实现彼此间的多重认同与和谐共存,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任务.孙中山的“五族共和”思想以及围绕它而形成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制度安排,对于我们当前处理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实践依然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