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关村广角     
《中关村》2004,(8):80-81
“胡晖现象”反响强烈,中关村研讨创业投资留美博士胡晖在中关村以15万美元创办的海纳维盛公司被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以1800万美元收购,两年增值120倍,一时被称为“胡晖现象”。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于7月20日在世纪金源饭店成功举办了“投资中关村——‘胡晖现象’研讨会”。与会嘉宾针对“胡晖现象”所反映的创业投资环境、初创企业融资、风险投资及投融资体系建设、市场环境、中关村企业的投资价值、创业成功的模式、知识产权以及创投人才培养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此次研讨会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投融资体系建设和…  相似文献   

2.
如今,中国人全面走向世界已不是缥缈的梦想和空洞的口号,早已变成活生生、绿油油的现实。可是,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走向世界?怎样能够保持目标更清晰些?步子更扎实些?道路更宽阔些?细琢磨一下,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封面人物”选定中关村国际孵化园的一位留美博士胡晖,是因为这位年轻的创业者以15万美元创办的海纳维盛公司被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以1800 万美元收购,两年增值120倍,一时被称为“胡晖现象”。“胡晖现象”何以会引起中关村和首都知识界的关注?“胡晖现象”为何出现在中关村?“胡晖现象”说明了什么?“胡晖现象”有无示范意义?且听萧灼基、罗玉中、夏颖奇等各界专家和本刊记者的论述报道。  相似文献   

3.
罗玉中 《中关村》2004,(6):23-24
胡晖把他亲手创办的海纳维盛以1800 万美元卖给美国在纳斯达克斯上市的Vital image公司。尽管有人为海纳维盛的技术被外国公司买走今后又要从人家那里高价买进而感到惋惜,也有人认为这样一个一本万利的机会被美国公司取得而觉得遗憾,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海纳维盛作为一个市场主体的确是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也创造了在不足两年的时间里将其资本从15万美元增值到1800万美元、整整翻了120倍的奇迹!以国际化的眼光来看,海纳维盛无疑是成功的, 它的成功创业及成功被并购反映了中关村良好的创业环境。但是被海外企业并购的事实也折射出中关村企业在寻求发展模式的突破时,所遇到的法律和制度性的障碍。  相似文献   

4.
胡晖 《中关村》2004,(9):32-33
胡晖博士于2000年6月在美国创办海纳维盛公司(HInnovation),开发国际领先的医学诊断信息处理及协作系统的技术、知识产权及产品。先后在国外融资近100万美元。管理团队的主要成员崔彤哲,孙毅也均为中国留学生,均为各自领域专家。考虑到在中国创业的成本优势、中国市场的远景及归属感,2002年6月出资15万美元在中关村设立分公司。2003年其产品进入临床使用,美国专利也被批准。4年来,海纳维盛的国际市场开拓受到业内各国际公司的关注,与GE、IBM大企业有合作协议,多家公司也来洽谈合作或并购,其中包括纳斯达克上市公司VitalImages。2004年2月18日,以1800万美元的理想价格达成协议,由VitalImages公司并购海纳维盛(包括在美国的公司,其产品、美国专利及在中关村的分公司),创造了海纳维盛作为一个技术创新公司被“高价”并购的“胡晖现象”。“胡晖现象”的启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界都作了一些研讨。在这里胡晖也愿根据他们几年奋斗的经历、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5.
汪名 《中关村》2005,(1):26-26
2002年6月,留美博士胡晖、崔彤哲、孙毅3人组成的创业团队回国创业,在中关村留学人员服务总部的帮助下,进驻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际孵化园创建了海纳维盛公司,注册资金15万美元,主要从事医学图像远程传输诊断及会诊软件系统开发。最早他们想在国内市场进行推广,曾多次与国内风险投资公司商讨投资事宜,但国内投资机构都以市场前景不明朗或技术不成熟等原因拒绝投资。今年2月,该公司被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威泰尔公司出资1800万美元并购,使这家留学生企业两年内增值120倍,创下了国内企业内罕见的高增长纪录。“胡晖现象”首先冲击着国内投资商的神…  相似文献   

6.
李政  赵塑 《中关村》2004,(6):15-21
本质上,每个人都是普通的,但当一个人成为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坐标点时, 当他代表历史进行发言时,哪怕所有的一切都是无意中进行的,那么这个人也会成为历史人物。透过胡晖,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这一点。当胡晖将Hinnovation即海纳维盛以1800万美元的成交额卖给美国的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时,他按照“硅谷模式”完成了自己的创业理想。但对于作为海纳维盛重要经营舞台的中关村,却具有震撼作用与开创意义,其引发的思考是多重的。联系到中关村与其区域内的企业正在进行融资、风险投资、天使投资、退出机制等发展模式上的突破,胡晖的行为便具有了历史性的意义与效果。在各界的关注与探讨中,胡晖现象所引发的深层思考使中关村可能会迎来资本与人才国际化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7.
晏燕 《中关村》2005,(12):62-64
中关村"海归"正在成为纳斯达克的新主人2005年11月15日,又一家从中关村走来的企业出现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较之今年8月的“百度”上市,市场反应似乎平静,对此,科技部发展研究中心认为,“这是一种回归理性的必然反应”。这位学者指出,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上市”将是中关村海归企业发展过程中实现质的飞跃的标志。这个判断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夏颖奇的观点不谋而合。夏颖奇对中关村海归的上市趋势用4个字做出评价——“蓄势待发”。这位于1987年首批考取教育部奖学金公派留学的海归官员,在获得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8.
魅力中关村     
夏颖奇 《中关村》2005,(12):58-60
中国经济的强劲动力使得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和伟大复兴成为当今世界不可忽视的势头。26年的改革开放,也造就了中关村成为中国高科技研发的风水宝地。中关村从当年的书香学府成为今天高科技企业和跨国公司的首选之地,这里不仅诞生了联想、四通、方正、用友这样一些民族企业的品牌,而且吸引了2000多家外资企业到这里来设立子公司、研发中心或代表处。特别是最近5年来,7000多名中华民族的优秀学子从世界各地来到中关村,创建了2800多户海归企业。这样,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海归企业三支研发大军就在中关村演绎起了一部高科技创新研发的时代交响…  相似文献   

9.
曹鲁湘 《中关村》2004,(4):70-71
在世人的印象中,中关村最大的优势就是“高科技”——高科技人才、高科技企业、高科技研究单位等等。在21世纪,中关村的这些高科技优势将会不断增强,中关村以高科技的全新面貌出现,全力发挥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文良 《中关村》2013,(10):40-41
在十二五期间,昌平区提出了打造"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的新目标,作为中关村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昌平园也将成为世界瞩目的高新区、科技创新的桥头堡。经过20多年的发展,昌平园目前共有高新技术企业近2000家,2013年上半年实现总收入1205.3亿元,同比增长24%。截至目前,昌平园共有上市企业20家,分布于新加坡主板、香港创业板、深交所中小板、上海主板、美国纳斯达克和德交所初级市场,新三板企业12家,一批高成长性、高科技含量的中小企业积极运作上市。本刊记者深入报道昌平园勃勃发展的上市企业及"新三板"企业代表,期望沿着他们的创新实践以及迅速发展的脉络,寻找昌平园迅速崛起的秘密。  相似文献   

11.
夏颖奇 《中关村》2008,(6):37-37
中关村现在地域面积232平方公里,高科技2企业已经达到了两万家,在中关村这块土地上,我们有很多的大学,国际级的重点大学有30多所,加上普通大学大约70所,国家级研究院、研究所、工程中心有200多个,中关村到现在为止上市公司已经达到了107家,所以这是中关村的内涵。很多外国人或者是来宾,包括中关村人也经常问到,中关村究竟是什么?过去的20年,中关村是中国的创新中心,是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器。中关村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这些年对中国有什么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关村》2005,(4):10-10
36岁的“海归”邓中翰带领着中关村留学生企业——中星微电子公司,以他们的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成为中关村第一个摘取国家科技进步等奖的企业。  相似文献   

13.
沈独 《中关村》2004,(6):26-27
“胡晖现象”是关系到中关村可持续发展的热门话题。正像一位专家说的那样:“‘胡晖现象’的意义不仅在于海纳维生公司的创业成功,更在于引发出的对成功的思考。”我拜读了关于“胡晖现象”的几篇报道,情不自禁地联想起古代“和氏献璧”与“伯乐相马”的故事。卞和因献玉璞被厉王和武王先后砍去左右脚,直至文王即位,“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日‘和氏之璧’”。“和氏璧”的真正价值,在于揭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美玉出乎丑璞”。伯乐善于相马,自然有其独到的“慧眼”:“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司马迁说“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后人有言“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伯乐的“相马经”,同样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骐骥虽疾,不遇伯乐, 难致千里”。窃以为这两则蕴涵哲理的故事,有助于我们对“胡晖现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中关村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有实力、有能力,也有吸引力,召开这么一个中关村有史以来最高级别的论坛。事实证明,无论是论坛层次、论坛规模还是演讲嘉宾水平、参会踊跃程度都证明了此次论坛取得了巨大成功。我们的规划是以后每年的中关村论坛将是由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和企业,办成与国际接轨的高规格论坛,为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创新和研发提供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5.
《中关村》2008,(4)
10年来,我一直在中关村办企业,对身边的中关村的巨大变化看得尤为真切。柳传志作为人大代表谈感悟时如是说。20年前中关村初创时,曾被骂为骗子一条街,如今已经成为历史的笑料。20年后中关村的发展成果,誉为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6.
2000年3月3日,首家由中国海外学子创办的通讯公司UT斯达康公司在美国上市了。当该公司总裁吴鹰按下纳斯达克高科技股板块新股上市交易的按钮时,他的心情激动而忐忑:毕竟在美国上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没有人能预料股票上市后的前景。然而,当交易所5层大楼外的大幅显示屏上,UT斯达康公司的股价飙升到每股73美元,公司市值达到70亿美元时,人们不禁惊呼:又出了一个世界级巨富!  相似文献   

17.
《信息产业报道》2005,(1):46-47
金融界的CEO宁君可谓是一个异数。尽管2002年就已经赢利且成就斐然,但在大众的眼里,金融界并没有多少耀眼之处。其CEO宁君更是无名之辈。直到2004年10月15日。当金融界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以每股美国存托凭证13美元的价格融资8060万美元。成为中国财经信息概念第一股时,宁君才真正走入公众的视野。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宁君表示:“我只抓小事,不作大规划。”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硅谷     
金秋9月,一年一度的中关村电脑节在北京拉开了帷幕。曾几何时,中关村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一区九园和联想、方正、用友、紫光等17000多家高科技企业,以及北大、清华等80多所高等院校和以中科院为代表的200多家科研机构,成为中国高科技的象征和自主创新的策源地。有人将中关村比喻为“中国的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将产学研结合在一起,从20世纪60年代的半导体、70年代的计算机到90年代的互联网再到21世纪的创新服务,诞生了一系列新的产业形态,引导美国社会从工业时代过渡到信息时代,开了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先河。中关村能否…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最早、最成功的二板市场要算美国的纳斯达克证券市场(NASDAQ,全国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纳斯达克市场,不仅吸纳了美国绝大多数最优秀的高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20.
中关村视线     
《中关村》2005,(4)
中关村“海归”开发“中国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6岁的“海归”邓中翰带领着中关村留学生企业——中星微电子公司,以他们的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成为中关村第一个摘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企业。早在2001年3月,数码影像处理芯片“星光一号”诞生,这是第一个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门级数字影像专用芯片,被誉为“结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