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笑口常开     
破损的饭碗 顾客看到服务员给他端的饭碗边缘缺损,有很多豁口,就生气地说:“这样的碗叫我怎么吃,还不把我的嘴割破呀?!” 服务员不耐烦地白了他一眼,说:“你是来吃饭的还是来吃碗的!” 挣扎的原因 老李被两个强盗抢劫,他拼死挣扎,后还是被捉,但是两个强盗只从他身上搜出3元5角钱。强盗轻蔑地问:“就这几个钱还值得你拼命?!”老李心有余悸地回答说:“我以为你们要抢我鞋底那500元呢。” 疑神疑鬼 一位老实的乡下绅士来到城里看牙医,医生说要打麻醉药,那位绅士马上掏出他的钱。 牙医:“先生,现在不用付钱。” 绅士:…  相似文献   

2.
巧嘴媳妇     
<正> 从前,有一个巧嘴媳妇,煮好了米饭,先盛给公爹一碗。公爹吃了一口称赞道:“今天这饭很香,我可要吃三大碗。”巧嘴媳妇听了公爹的夸奖,立刻就说:“嘻,这顿饭是我做的。”  相似文献   

3.
焦晶  吕金奇 《英才》2004,(1):100-101
笃信外在的硬朗,使人难以联想出那个“文革”前,拿着北京最贵的精白面包去换窝头吃的男孩。换来的窝头用来烤窝头片,蘸上红糖,这便是何平童年最快乐的记忆。即便是随后而来的知青生活,对何平来说同样没有苦难。“那时不上学了,乐呀,在山区插队,山山水水的。”“很多人把插队当作苦难,老在诉说吃了多少苦,我特别不喜欢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他是难缠的“刁民”,有人说他是顽强的“环保卫士”。章志标说:“我只是一个农民。”当不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喝不到干净的水时,章志标等黄兴镇蓝田村的村民不再沉默了。某“小化工”老板放出话来,只要章志标不带头闹了,就马上送几十万元钱给他。这天,章志标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不要钱,要命!”  相似文献   

5.
1998年夏末,我在主持刊物工作时有机会读到毛泽东的1968年1月家庭生活收支详细账,并从中了解了不少内容。 账目的收入部分有三栏,分别是:“上月接转14095.45元;毛泽东工资404.8元;江青工资243元”。 那个年代,一个国家主席家中有一万多元活钱在账上不新鲜,特别是毛泽东。据毛泽东警卫李银桥说,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的稿费就达100万元,毛泽东本人不经手,由中央特别会计室管理。家用不够,或有重大的花销时,经毛泽东同意,从稿费中拨转、开支。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奉贤区的刘老伯,现在每月可以从“镇保”领取740元钱,他说:“我们也有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养老金,有了这笔钱,吃用开销不发愁。”南汇区惠南镇的农民李大娘说:“过去农民最怕生病,参加‘镇保’后,看病有医保,我们心里踏实多了。”松江九里亭村的村民小顾患上尿毒症,仅医疗费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的“三不谈”毛泽东同志从小就树立远大志向.不断培养坚强毅力。青年时代,他给自己规定了“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锁事;不谈男女恋爱方面的问题。被同学们誉为“身无分文,。。忧天下”的人。董必武的“三不许”1949年11月.董老因公去南京,几位随员想把一辆别克牌小车要来带回北京。董老得知后便向身边工作人员提出:“三不许”,不许向地方要东西;不许以我的名义在任何部门搞活动;不许接受礼物。从此这个“约法三章”便成了董老和在董老身边的工作人&拒腐防变的座右铭。任弼时的“三怕”任弼时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有…  相似文献   

8.
似是而非     
一个人去吃早点。他要了一碗豆浆,店家把豆浆端来,他又改要米粥。喝完米粥,他拒绝付钱。店家问及缘由,说米粥是刚才那碗豆浆换来的,物物交换,何须付钱?“可刚才那碗豆浆你也没付钱呀!”店家说。“那碗豆浆我喝了吗?没喝我为什么要付钱!”店家愣了。费心思量时,那人早溜了。生活中常有这种事发生。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为了鼓励人们多开车,少运动,曾经说:“运动是没用的。如果你是个健康的人,就不需要运动;如果你生了病,就更不能运动了。”英美烟草公司为了证明吸烟不影响人的健康,组织了数十位化学家和医学…  相似文献   

9.
笑口常开     
吹牛的后果一个爱吹牛的人夸口说:“世界上什么肉我都吃过。”一个巫婆好奇地问道:“先生,鬼肉你也吃过?什么滋味呀?”他信口开河说:“吃过的,比人肉还好吃呢!正巧一个办案的人走过,听他说吃过人肉,便把枷子往他脖子上一夹,喝道:“走,坐牢去,这是你不打自招啊!客套老朋友见面,免不了寒暄一番。甲:“哎呀!好长时间没见了,您好!您好!吃了没?”乙:“吃了,吃了。”甲:“走走,到家再吃点。”乙:“不!不!不了。”过不几天他们又重逢了。甲:“您好!您好!吃了没?”乙:“还没呢。”甲:“唉!您也真是,没吃还不赶…  相似文献   

10.
杏花     
“爹,老师说明天下午再不交学费就要除名了!”父亲抱着残腿刚过家门,还未放下肩上的锄,杏花就嚷唱着说。“嗯广爹指了指脸上的汗,“你没把咱家的情况跟老师说?”“说了。老师说只能减免一半,还得拿40元呢!老师说他也有难处……”“唉!”爹叹了口气,瞅了一眼躺在床上的杏花娘,嘴角抽搐了一下,“你妈吃药了吗?”“吃了。”杏花回答,“俺给妈熬好药,又烧了碗汤,才做咱的饭的。”爹心疼地看了看杏花,点点头,显得很激动。他知道孩子才刚满十二岁呀!他从锅里目了碗煮得半生不熟的饭嚼着,看着比方桌高不了多少的女儿,吃着吃着…  相似文献   

11.
全国刚解放不久,中央机要部门在北京香山盖房子,有位领导找了一处幽静的山坡,顺便为自己盖了两层的小楼,尚未住进去就让毛泽东知道了。他双手叉腰,上上下下地打量着那位干部,终于按撩不住,吼了起来:“你的派头真不小啊,我看和过去的帝王将相差不多了。”毛泽东背着手大步来回踱着:“你这么干,还配当共产党的干部吗?老百姓要戳着脊梁骨骂我们呐!”“主席,我错了。”“你错了?当初盖房子不知道错?我看你是明知故犯,有意拆我的台……”毛泽东越说越气,最后大手一挥,厉声喝道:“拉出去枪毙!”众人大惊失色。毛泽东见身边的人未动,又连说了两遍:“拉出  相似文献   

12.
刚刚九岁的儿童被人投毒害死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河南省夏邑县百万人民为之震惊。“六·一”惨案1998年6月1日,因过儿童节放了半天假的夏邑县骆集乡田庄村9岁的小学生田懂懂,吃过午饭后高高兴兴地背起书包去上学。谁知,他刚刚走到村头便栽倒在地,不省人事。几乎与此同时,田懂懂的家里,来田家推销鸡饲料的河南省虞城县虞园饲料集团公司业务员高号召吃过一碗面条后连喊“恶心”。田懂懂的妈妈王莲花开玩笑地说:“你可能吃着苍蝇啦!”话音未落,高号召便倒在地上,浑身抽搐不止,口吐白沫,牙咬得“咯咯”直响。这时,村民把田…  相似文献   

13.
垫碗     
杨晓东 《乡镇论坛》2014,(33):46-46
礼仪是跟着时代走的。生活变了,有些礼仪也就消失了。即使是土生土长的沂蒙山人,要是年纪还不到四十岁,他也未必说得出“垫碗”是怎么一回事。那时候生活困难,一年到头不见点荤腥,但盖房、结婚是无论如何也要按礼节摆上一桌酒席的。这样,不富裕的人家就用“垫碗”来应付。一段咸鱼每次用两个鸡蛋“垫碗”,工匠们体谅主人的难处,只吃“垫碗”的鸡蛋,把咸鱼留给主人下顿做菜时再用。直到房屋竣工,咸鱼还是好好的一块,在主人的一再推让下,工匠们便不再客气,将咸鱼吃得干干净净。  相似文献   

14.
偶尔和父母聚在一起.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我们兄妹几个儿时的往事,而这些往事又大都与吃有关。因为,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物资匮乏。尤其是粮食不够吃,“忍饥挨饿”给我们那代人留下的记忆太深刻了。那时,我家几个兄弟无论是谁,只要从外面回来.见到母亲的第一句话总是习惯地问:“还有什么吃的?”于是.母亲就把温在锅里的一份或是玉米面窝头或是混合面饼子捎带一碗糊糊粥,  相似文献   

15.
1949年毛泽东同志访苏期间,与斯大林进行了多次交谈.   一天,毛泽东同志在同斯大林交谈时,回忆起同国民党军队作战的艰难岁月,说:有一次,我们的一个兵团被敌军包围,情况极其危急,无论怎样也突围不出去.于是兵团司令向战士们发出号召说:“我们要不顾困难,不怕考验,要视死如归!“……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从来不穿新鞋.一双新鞋拿来,总是先叫警卫人员或卫士代他穿一段时间。旧了,他就要回来自己穿。历史为毛泽东留下很多很多带了一身补丁的形象.其实,他身上的补丁主要集中在外人看不到的內  相似文献   

17.
有一次,台湾诗人林先生在日本到一家中国人开的餐馆要了一份他感兴趣的汤。入座不久,服务生将一大盆汤放在他面前。他一愣,问服务生:“这么一大盆汤,我能喝得了吗?”服务生理直气壮地回答:“你没有说明是要一小碗呀!”他一时语塞,匆匆喝了几口汤,心里感到不是滋味,便按一大盆汤的价格付了钱后拂袖而去。 后来,他又到一家日本人开的料理店,要了一份同样的汤,也没有说是一大盆还是一小碗。不一会,服务生给他端来一小碗汤,并说:“如果不够,请再来一碗。”他只喝了一小碗,当然只付了一小碗汤的钱。再后来,他每次去日本,都…  相似文献   

18.
烦恼即觉悟     
《英才》2008,(2):14-14
今年1月的“黑色星期二”的中午,我正在广济寺听清远法师讲禅。一人一碗罗汉菜、一碗白米饭,清远说:“如果你要吃,就别剩下一粒米。”出家人见不得浪费,清远讲禅的斗室里挂着他的价值观:“慈悲待人,平等接物,智慧处事,广结善缘”。  相似文献   

19.
叶永烈 《秘书工作》2006,(11):18-21
当秘书缘于毛泽东“点将“   对于胡乔木来说,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件是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从此,毛泽东深刻地影响了他.胡乔木后来成为“中共中央一支笔“,也正因为他长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  相似文献   

20.
“有WiFi吗?”吃什么、玩什么、买什么都不重要,有WiFi才最重要.有了WiFi,就可以把吃的、玩的、买的拍照,然后上传朋友圈,附和他人赞美,然后用手机写下格言:“生活中要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可惜大家都没看身边,都在低头玩手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