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郝鑫 《北方经贸》2012,(9):8-9,11
生产要素所有权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前提和依据。生产要素所有权的统一或分散对按生产要素分配有重要影响。分散的要素所有权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充分条件。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区别在于非劳动要素所有权的分散与否。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在具有分散的要素所有权的前提下,包括劳动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分配,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是劳动成为分配的唯一依据和尺度,非劳动生产要素具有统一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应概括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对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需要弄清几个理论问题:一是需分清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要素和非劳动要素的界限;二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以要素所有权的存在为前提;三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只是要素参与分配的前提条件;四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要以不同生产要素掌握在不同主体手中为前提;五是弄清楚生产要素的"贡献"含义.文章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收入量的具体规定,主要应由市场供应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确定.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实质上是按劳动的贡献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实质上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关系的现象描述;"按贡献分配"是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理论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关系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4.
段翠芳 《中国市场》2011,(31):149-150
目前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收入分配规律的观点很多。国家的政策方针指出我国采用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目前采用按生产要素贡献进行分配的分配政策。其实我国目前不具备实行完全按劳分配的条件,也达不到完全按要素贡献分配,我国目前的个人收入分配规律仅仅是简单地按生产要素分配。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实质上是按劳动的贡献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实质上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关系的现象描述;"按贡献分配"是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理论概括,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关系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6.
理论界对按劳分配理论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认识误区:一是把按劳分配特定形式的实现条件当作按劳分配适用范围;二是认为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存在根本矛盾;三是认为按劳分配只是一种趋势,并不是现实的分配制度;四是认为劳动价值论是按劳分配的理论根据;五是把按劳分配等同于按劳动力要素分配,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包含了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7.
关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若干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要不要实行按要素分配已经不是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必须回答的是如何实行按要素分配的问题.在社会财富创造中的贡献是要素参与分配的唯一合理的尺度和标准.但是,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只是一个基本的法则,要素收入的数量大小不仅受自然因素的制约,而且受社会因素的制约,因而如何度量生产要素在社会财富创造中的贡献成为按要素分配的关键和根本难题.要素价格内含了度量要素对社会财富贡献所需要的信息量,只要实现市场化,就能成为要素贡献的测量器.价格市场化是实现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刘艳 《价格月刊》2003,(5):10-10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都是属于分配关系的范畴.按劳分配,在我们传统理解的涵义里是指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劳动者通过生产劳动,从雇主那里取得维持自身及其家庭劳动力再生产的那部分劳动价值.  相似文献   

9.
崔赟 《商场现代化》2009,(31):36-37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生命力在于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识劳动价值论。一是个人财产和私人资本;二是社会劳动和先进生产要素;三是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  相似文献   

10.
邹升平 《商业时代》2006,(23):6-6,20
生产要素包括物质要素和劳动力要素。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按物质产权和劳动力产权共同分配劳动成果。“按劳分配”是按劳动力所有权对剩余价值的分配,工资是劳动力价值补偿。不属于“分配”范围。明晰产权关系,就是要明晰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的关系;明晰劳动力价值补偿和“按劳分配”的关系;明晰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资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在凸现劳动作用的同时也重视了其他生产要素的作用,因此要素价值论就能有所借鉴。本文以效用价值论为主线,讨论了要素分配论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在凸现劳动作用的同时也重视了其他生产要素的作用,因此要素价值论就能有所借鉴.本文以效用价值论为主线,讨论了要素分配论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沈时伯 《商业时代》2005,(15):17-18
商品的生产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用价值的创造过程同时也是价值的创造过程,由此,按贡献分配中的要素“贡献”应当被理解为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双重”作用,即生产要素在使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和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亚强 《商场现代化》2007,(28):389-391
<正>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不仅是对于十五大提出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而且也是对我国收入分配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指个人依据其所有的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获取相应的要素报酬。这一分配原则有着深刻的理论与现实依据,分析理论与现实依据有助于正确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5.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肯定了管理作为生产要素按其所做贡献参与社会主义分配的地位.然而在整个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管理要素参与分配的模式、路径如何选择,全社会对此并未达成基本认同.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管理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理论依据及方式,以期对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完善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财产所有权、企业所有权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分析要素财产所有权和企业所有权所赋予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的特殊含义。文章认为,要素财产私人所有制和私人所有权使其所有者获得了法律上的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平等权利,形成了一种表面上看来非常对称的“五位一体”的收入分配方式,掩盖了这种分配方式中存在的非劳动要素所有者无偿占有并瓜分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这个基本事实;在现实生活中,是企业所有权而不是要素财产所有权支配着企业生产成果的分配。这对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按要素分配的客体、主体和分配原则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是要素财产所有权向企业所有权转变的必然结果。文章指出,把要素所有者与企业所有者、要素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所有权区别开来对于理解按要素分配方式的特殊性非常重要,正是二者的差别,生产要素所有者在法律上的平等权利才导致了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经济上的不平等和社会地位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只有让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才能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一、关于劳动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探索(一)建立劳动按贡献分配的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在按劳分配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但对劳动按贡献分配,除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深  相似文献   

18.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分歧之一。以往学者的研究,总是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对立,但通过对生产要素的来源和其再生产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导致两者存在差异的原因并不在于"私人占有",而在于"由谁来占有"。"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可以实现相统一的。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只要坚持自然资源的国有化,任何私人使用都必须有偿取得,且出让自然资源所获得的利益归全民所有,则除劳动力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间接形式的"按劳分配"。在此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而不应当将两者相对立。  相似文献   

19.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体现了现阶段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必须充分认识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努力探索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和途径,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使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促进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曾经提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应当说,与十五大相比,十六大关于分配制度的论述又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