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商家销售商品,在一定期限内,实行包修、包换、包退,这是一种既对消费者负责,又可使自己提高信誉和竞争能力的促销手段。这一促销方式,目前已被众多商家普遍采纳。好多商家始终信守自己的诺言,对顾客要求维修的商品及时精心维修,对要求退、换的及时给予退、换。有时,宁可自已赔钱,也不让顾客吃亏受  相似文献   

2.
人心的养育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心力对于一个人来讲,既有一生的宏观战略意义.也有短期的微观战术意义。在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个企业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员工和消费者的人心向背越来越重要。善用“心力管理”,就能挖掘出人心灵中潜在的黄金、钻石。  相似文献   

3.
市场前景: 广告促销气球如今已成为各地企业、商家屡用不止的广告促销品,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商家不得不在广告促销方面加大力度。广告促销气球的用量也就越来越大。随着社会小资时尚的到来,人们对各种休闲、消费环境有了新要求,而五彩缤纷的气球装饰正迎合现代人的时尚要求,因此它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更为可喜的是,有种最新的技术和设备,可大大降低了制版成本和生产印刷损耗,最大程度地满足个人消费者(单笔、少量)气球印刷要求。因此具有了气球印刷开拓个人消费市场能力。这是一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产品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整个企业的生命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消费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就成了组织的首要任务。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很多组织实施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并取得了极大成  相似文献   

5.
贺媛媛  赵秦 《企业导报》2013,(2):105-10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在产品质量、技术占有等方面的差别也越来越小,而强大的品牌却可以为企业取得较大的竞争优势,品牌管理开始成为提高企业之间竞争力的重要工具,因此培育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得到消费者的信赖和认可,并使其长期坚持购买和使用本公司产品或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成为企业营销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同时,伴随消费者消费观念和消费层次的转变,商家简单的通过促销等价格战的方式,很难让消费者对某个品牌或商店形成品牌忠诚,加之商品销售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商家不仅需要从商品的质量、包装和性能等方面改进,同时还需要从企业形象、企业文化和消费者本身特性入手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人需求。因此研究消费者个性需求对于品牌忠诚的形成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真诚相待消费者 曹光明  文献标识码:D   现在到商场购物,常常会遇到这种现象:买前,商家满脸堆笑地把消费者捧为“上帝”,千方百计让你把口袋里的钱掏出来直到交易成功;买后,同样的商家却给你换了另外一副面孔,不要说无忧消费,哪怕是商品明摆着的质量上的缺陷甚至冒牌货,他们依然会找出各种理由与消费者支吾搪塞,对消费者的正当要求不理不采。此时,顾客早已没有了“上帝”的感觉,对商家来说,钱已赚到手,哪还管什么信誉不信誉。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中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够成熟和完善的情况下,许多企业和商家还没有认识到维护消费者权益也就是保证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道理。——常州市清潭化轻染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全芳仅仅有一个好的产品,并不意味着在市场上就能赢得竞争;但如果一个企业注重信誉的话,忠诚的客户就会选择它的产品和服务。——溧阳市特种变压器电器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相似文献   

8.
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最重要的一环在哪里?东北地区最大的商业企业——大连商场的思考是:从我做起,把风险留给自己。调查发现,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已成功地构筑了三道拒假“防线”。一是自己动手“防假”,亦即“正本清源”。时下有不少商家在进货时贪便宜、图省事,给不法厂商和批发商钻了空子,个别单位和个人甚至知假买假,坑害消费者。产品售出后这样那样的问题便接踵而至,不知假的弄得焦头烂额,既怕砸了生意和牌子,又担心自己赔了本;知假的推三诿四,顾左右而言他。随着消费者法律意识的逐渐增强和投诉和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商家觉得,购进假货就好比自己给自己安装了定时炸弹,不出乱子也不得安心。大连商场坚持国内产品从有信誉、有规模、质量有保证、售后有服务的企业进货,国外产品从国内的源头公司直接进货,且责任落实到人,谁进假货就解除谁的合同。透明度提高了,放心“系数”也就大了。  相似文献   

9.
话题背景:红红火火的“五一”黄金周恍然而逝,但众多生产商激烈争夺黄金市场的种种促销场面依然历历在目。从一定程度上说,在产品越来越同质化的年代,促销这种短平快的营销方式已经成为企业争夺消费者的最常用手段之一,它的运用范围,也已经逐步从企业的假日营销行为演变成为企业的营销常态行为之一。对于消费者来说,很少能有碰到没有商品促销的日子。促销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对消费者的让利,这对消费者来说,当然是件好事。按理说,厂家促销,就会给商家带来更大的销量,对商家当然也是件好事。但是,在很多的促销活动中,我们却发现,让利消费者到了商家那里最终都落了个有名无实,商家非常不乐意配合厂家的行动。  相似文献   

10.
《企业标准化》2005,(3):14-16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发生的一些具有社会影响的质量信誉事件对企业和消费者的质量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推动 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促进了企业质量管理的提高,加快了市场信誉机制的建立,健全和完善,而回想这些质量信誉事件时,人们仍心有余悸……  相似文献   

11.
信用和法治是市场经济的两大支柱,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需要一个很好的政治环境、法律环境,还需要一个完善的道德环境,需要弘扬中华民族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讲就是信用经济。对一个地方来讲,诚信是最大的品牌和吸引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一级组织来讲,诚信是最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对一个企业来讲,诚信是有效的市场“通行证”。企业信誉如何,直接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强弱和兴衰。“信则立,不信则废”。信用是进入市场经济,进入WTO以后企业的灵魂,特别是转机变型时期,都应该将诚实守…  相似文献   

12.
质量是产品的灵魂,质量就是信誉,信誉就是销售的保证。企业要在市场上取胜,就必须以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创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奉献给广大消费者,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信任,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13.
质量是产品的灵魂,质量就是信誉,信誉就是销售的保证。企业要在市场上取胜,就必须以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创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奉献给广大消费者,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信任,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是全面实施《安全生产法》第一年,也是《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实施十周年。为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紧急通知》的要求,根据重庆市市长王鸿举在市政府2003年第一季度安全工作专题会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在重庆市"质量安全宣传年"之际,我们要努力营造全社会"人人事事讲质量、人人事事保安全、人人事事守信誉"和"关心质量、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为此,重庆市百佳重质量、重安全、守信誉同盟企业面对巴山渝水三千万父老乡亲庄严宣誓。  相似文献   

15.
中国建筑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核心是工程质量问题.提高工程质量,是众多建筑施工企业不懈的追求目标,也是扩大建筑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信誉的根本途径.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打造精品工程既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本文就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问题做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房这一商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填充墙体裂缝的问题较多,虽然许多裂缝很小,但是由于影响了墙面装饰的美观,而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既产生许多纠纷,又损害了企业信誉,而且增加维修工作量,加大企业成本。因此,如何做好填充墙这一看似简单的工作,是施工单位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引导广西工业企业自觉承诺并履行质量责任,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树立和维护质量信誉良好,根据国家工信部《关于加强2012年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工作的通知》(工信部科[2012]125号)精神,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信委定于2012年10月继续组织开展"广西工业企业质量信誉承诺活动"。一、承诺活动的目的按照工信部的工作要求继续开展"广西工业企业质量信誉承诺"活动,指导广大工业企业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增强广大消费者对我区工业产品的消费信任度,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市场的不讲信誉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企业利用消费者和供应商的信任出售假冒伪劣,占用对方资金,这使得我们传统上的同时博弈发生了变化,本文建立在现实竞争和“经济人“的基础上对企业信誉的单方提供信誉的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提起消费,容易勾起老百姓的伤心事,有过受骗上当经历的人多。市场缺乏足够的信誉,是一种悲哀。可消费者见了假货事不关己,买了假货叹口气忍了,也不足取。老听厂家说质量是生命,商家也一个劲儿捧您是上帝,既然您手里有尚方宝剑,何不就当一回上帝,先要了哪家拿命不当命者的命。  相似文献   

20.
随着各商家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商品促销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赠品”这一促销方式已经为广大消费者所熟悉。然而,究竟该由谁来保证产品的质量?消费者在使用赠品受到伤害时该向谁追究责任?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不久前在北京发生的一起案例就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