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组织全国学者开展中国山水旅游文学研究,弘扬民族文化,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中国山水旅游文学研究会筹备处已在最近成立。参加筹备工作的有高等院校、旅游系统和新闻出版等部门的同志。筹备处当前的工作中心是进行研究会的筹备工作和第二届全国山  相似文献   

2.
龚胜生  徐迎 《旅游学刊》2007,22(3):26-30
中国古代游记是中国哲学土壤中生发的一朵奇葩,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学思想,如人类应是自然保护者的思想、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人类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思想、人类与自然生而平等的思想等.这些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整体的自然观的哲学基础、和谐的人地现的价值取向、人化的伦理观的实践途径等特点.挖掘和提炼中国古代游记中的环境伦理学思想,对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规范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提升旅游开发商的道义责任,开阔旅游研究者的理论思路,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经中宣部批准的首届中国山水旅游文学讨论会于1987年10月24日至27日在佛教圣地九华山召开。到会专家、学者、教授等80余人,来自全国各地近70个单位。会上收到专著5部,论文37篇,与会代表就下述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关于开展中国山水旅游文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专家们认为:(1)我国是一个旅游历史悠久、旅游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的文明古国,数千年积存下来的山水旅游文学遗产,亟待清理和总结。(2)当前旅游业有部分从业人员对  相似文献   

4.
古代园林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从中国古代园林设计上分析,自然美和理想主义观念有效融合,不仅凝聚人们对于自然的向往,还充分体现人们的生活体验,作为独具匠心的艺术设计手法,本文基于充分研究,浅析几点研究心得,以此旨在表明古代园林设计的艺术性、自然性与生活性,以期待能够助力现代化园林设计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是体现人与自然统一与和谐的最高理想,这一思想在中国园林有了广泛又深刻的表现。本文从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国园林的渊源和天人合一思想对园林选址、布局的影响方面出发探讨了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国园林的美学关系。同时中国园林具有高度的生态价值和审美文化价值,中国园林设计要坚持生态设计理念要走进自然、贴近自然,要符合与自然协调共生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研究原初美学起源的人多不胜数,有美产生于巫术、美起源于性及美产生于味等多种说法。同时大多数研究者都承认美与味有着必然联系但美是否是起源于味便不得而知。本篇主要从味是什么,从美与味的本字及古音韵学知识、味给美提供生理基础及味范畴扩大等方面来论证美起源于味。  相似文献   

7.
任唤麟 《旅游学刊》2014,29(10):116-128
20世纪3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古代旅游研究的成果陆续出现,目前尚无有关研究的全面综述。该文分别对早期中国古代旅游研究以及中国古代旅游文学、旅游史、旅游文化、旅游地理与旅游经济研究现状做了概要梳理,并以中国知网期刊论文为数据来源进行统计分析,认为1997年以后中国古代旅游研究有所发展,现有成果的研究重点分别为中国古代以及明清、唐宋旅游,长江中下游地区旅游,旅游史、旅游文化与旅游文学。基于以上梳理与分析,研究认为中国古代旅游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突破视域、理论、方法以及实用性评价标准的局限。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国内掀起一阵文学旅游之风,并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本文参考了大量研究文献,并在此基础上从基本理论研究、宏观理论研究两个大的视角着手,对中国文学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文章最后对所研究内容进行了整体性的总结与展望,旨在为相关研究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讨论遗产保护制度,不能只知言必称希腊.还需研究中国古人留下的遗产保护制度.要认识中国版的遗产保护制度,当从遗产登录标准说起.而要研究遗产登录标准,必须从《祭法》研究起.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都城在古代城市中等级和规格最高,是中国考古最常见和最重要的遗存类型之一。从上世纪初发掘安阳殷墟遗址以来,古代都城一直是中国考古学调查、发掘和研究的重镇。对古代都城城门的发掘与研究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梳理相关考古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记载,对中国古代都城城门的门道、门楼、门卫房、门阙和廊庑等建筑的结构和形制进行初步探讨,梳理和总结古代都城城门建筑在形制上的演变,并进一步探讨古代都城城门建筑的功能及其演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璟 《旅游学刊》2007,22(1):9-9
我国拥有汗牛充栋的古代旅游文献.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中,旅游文献主要集中在史部地理类和分散在集部中,数量上浩如烟海,内容上亦包罗万象.古代旅游文献的丰富,与中国古代旅游主体的多样性多层次相关.上至帝王巡游,下至百姓节庆,还有高僧云游、官吏宦游、使节出访等,旅游甚至在中国的某些历史时段内达到普及化的高潮.古代旅游文献的丰富,与"人文山水"是我国旅游资源的最大特性和魅力有着密切关系.中国的风景名胜大多积淀着历朝历代的文化传统,或发生有重大特殊的历史事件,地表上还留有很多历史文化遗存.自然山水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相似文献   

12.
徐霞客:中国古代的旅游圣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圣人的概念界定切入,参照徐霞客对中国旅游文学的独特贡献,提出他是中国古代的旅游圣人,是把毕生献给中国古代旅游事业的第一人。进而从徐霞客的旅途生活,论述了他最可贵的三种精神,即吃苦精神、探险精神和乐观精神。  相似文献   

13.
各种门类艺术是人类对现实审美关系的最高形式和结晶,是人类审美经验凭借各自不同的媒介,自由创造发挥的最佳方式。就拿山水诗画和现实生活中的山水景物比较,艺术反映出来的东西比现实生活中的东西,减色一点,要少一点;但艺术反映出来的又比现实生活中的东西要高一点,本质一点,因而也更加理想一些。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说过,“以蹊径之怪奇言,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山水决不如画。”因此,艺术作品中自由创造所积累的审美经验,比起现实生活中偶然触  相似文献   

14.
学界乡村旅游论文鲜有涉及古代。但世间万物皆非无源之水,乡村旅游亦然。本文系统考论中国古代乡村旅游肇始于殷商上巳日的祓禊民俗,发展于官吏旬休制度,盛行于众多节假日休闲,并论及隐逸文化与乡村旅游的关系。证明当今市民渴望乡村生活是对古代隐逸的集体无意识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史学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时间沉淀,有着鲜明的特点。中国古代史学与西方古典史学的发展相比而言,是具有统一式特征的,西方史学发展则是小区域较为明显。中国古代史学与西方古典史学之间因为思想方式以及发展进程各异,导致了二者之间的特征差异,通过特征所展现出来的特点也不相同。为了将中国史学发展的特征进行更好的体现,本文将中国古代史学与西方古典史学进行了对比,方便对其进行更好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超女王贝整形致死的事件引起了各媒体对整形手术的关注。整形手术对于多数人来说还是一门相对神秘的技术。提起整形,我们往往会想到韩国的整形技术,认为这是一门现代医学技术。而事实上,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了整形技术,人工酒窝、唇裂修补术等整形技术当时在世界上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而手术疗法早在三国时期以华佗为代表的中医学家就开创了。  相似文献   

17.
城隍庙属道教宫观,遍布全国大小城市,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宗教建筑的城隍庙,包涵有丰富的道教思想,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天文、地理、建筑、绘画、雕刻、音乐、舞蹈、文物、庙会等等。城隍庙古建筑群,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不仅是我国传统艺术的宝库,也是我国历史文化的见证。有不少城市的城隍庙,已列为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一个古老城市的象征。  相似文献   

18.
语言艺术是英语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一部作品好坏的首要考虑因素。它有着深厚的国家文化底蕴。作者在文章中创造出无数具备鲜明特点的人物形象,设置各种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以此来满足读者的需求。语言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英语文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随着中国国内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渐渐地从追求物质生活开转而追求精神生活。随着学生家长的精神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开始重视孩子个人素质的提升,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最终成为一个学习认真、精神丰富的人,所以国内有部分教育家希望能够将声乐教育融入到孩子的日常教育之中,他们希望通过声乐教育慢慢地培养孩子审美能力和美学思维。从艺术家的角度上看,声乐表演单纯的就是一种再现性的艺术,作曲家与演奏家通过这种表演形式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出来。可是在美学家的眼中,他们认为声学演奏是一种富有创造性使命的艺术,在其创作艺术作品的时候,将自己的美学思维融入到了创作之中,赋予给作品以灵动的生命。最终在教育学家眼中,他们将美学家的美学思维和艺术家的演奏手段巧妙地结合到一起,最终应用到中国国内素质教育之中[1]。  相似文献   

20.
语言作为人们交流的基础,其对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国家自身文化理念建立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英语作为当前国家通用语,做好对英语文学中的语言艺术的全面了解和掌握,有助于提升我们对英语的学习和认知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