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工厂化水产养殖是指借助现代设备与控制技术构建的养殖系统。在增氧条件下,工厂化水产养殖的溶解氧5mg/L,远高于国家3mg/L的标准,养殖密度100kg/m3,也远高于空气增氧时养殖密度的30~50kg/m3,可见增氧可以在保障鱼类正常生长的基础上,增加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分析探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增氧技术对推动养殖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1增氧技术的发展现状水体中的溶解氧主要受两种作用影 相似文献
2.
3.
<正>底层微孔管曝气增氧水产养殖技术,采用底部充气增氧办法,主要是将微孔曝气管铺设在池塘底部,使用空压机或风机对管道充入一定压力的空气,空气经微孔曝气管至池塘底部进行曝气增氧。增氧区域范围广,溶氧发布均匀,增加了底部水体的溶氧量,加快对底部氨 相似文献
4.
5.
<正> 水产养殖除了放养前进水,及干塘时需要使用水泵外,养殖过程中不少养殖者仍将水泵注水作为增氧的手段,水泵常常发挥增氧或调水功用。实践中发现,相当部分养殖者水泵使用不当,既造成能源浪费,也不能发挥水泵应有的作用,在解救浮头时,坐失抢救良机。水泵的科学合理使用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微孔增氧"技术采用底部充气增氧办法,增氧区域范围广,溶氧发布均匀,增加了底部溶氧,加快对底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氧化,抑制底部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微孔增氧"造成水流的旋转和上下流动,将底部有害气体带出水面,改善了池塘的水质条件,减少了病害的发生。池水溶氧的充足,保证了水生动物的生长,提高了水产养殖的成 相似文献
7.
8.
9.
<正>微孔管底层曝气增氧技术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项水产增氧技术,目前在沿海的一些地方应用已经较为成熟。这一系统增氧的独特性,是利用充气设备,通过铺设在池塘底部的充气管对池塘水体充气,快速消除水体跃层,充分改善池塘水体尤其是池塘底层水体低溶解氧水平,优化养殖水体环境,降低养殖动 相似文献
10.
11.
<正>一、溶解氧在水产养殖生产上的意义。(一)急性影响——窒息死亡。当水中溶氧过低时,鱼、虾就会游向水面,呼吸表面溶解,严重时则吞咽空气,这一现象称为"浮头"。如果溶氧继续缺乏,达到溶氧上限值则会引起鱼虾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12.
青虾养殖使用微孔增氧技术与机械增氧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微孔增氧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增氧新技术。虽然微孔增氧造价高于一般机械增氧,却能够使水体底层溶氧丰富均衡。多用于鱼、虾、蟹类养殖。为了将此项技术引进到"优质高效青虾池塘养殖示范项目"中,为发挥我县2010年渔业科技入户示范推广功 相似文献
13.
鱼类等水产动物只有在溶解氧充足的养殖水体中才能够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因为只有溶氧充足才能维持动物正常的活动代谢和生长发育。水体溶氧不足,对养殖生产而言会出现鱼类摄食强度和饲料消化率降低、饵料系数提高、生长缓慢、抗逆性(如抗病性)下降等现象。因此,养鱼者要对养鱼池溶解氧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养殖水体结冰厚,封冰期长,封冰期一般为100多天,所以冬季鱼类常因缺氧而造成大量死亡,同时也成为淡水养殖中一个重要问题:为此简单介绍几种“生物增氧”技术。 相似文献
15.
16.
在目前的水产养殖中,普遍采取鱼种苗高密度放养、高密度投饵,鱼类高排泄物,造成养殖水体环境恶化;加上有的鱼塘缺少水源补充,淤泥过多,塘小水浅,容易造成缺氧浮头染病死亡,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在珠江三角州地区池塘养鱼中,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使用增氧机。增氧机是池塘养殖成功,取得高产增收的必备机械设备之一。现在使用的增氧机主要有:叶轮式、水车式、潜水式(推流吸气式)、喷水式(增氧排灌两用浮水泵)、水底气管式、充氧式等增氧机。随着科技的进步,增氧机的类型也不断改进与完善。合理使用增氧机,不但可以预防和减轻浮头,而且可以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17.
18.
<正>为提高河蟹养殖效益,探索河蟹养殖增效新途径,2009年我县开展在挖田养蟹池内铺设纳米微孔增氧管道养殖试验,取得亩产成蟹150公斤、亩均规格150克、亩纯利润8000元的好收成。现将该项技术终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时而狂风暴雨,时而骄阳似火,大湖湖区的天气总是那样变幻莫测,由于气候的影响,特别是三季度鱼儿成长的高峰期,每年洪湖的养殖户都是心惊胆战,一年的收成可都在水里,全家的希望就指望这几个月,可是养殖也是一个半望天收的行业,每年收成的不确定性太大。然而,对于洪湖最大的水产养殖公 相似文献
20.
<正> 1、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氧换水。黄梅天常出现雷雨和闷热天气,气压较低,加上水温持续升高,鱼虾等摄食量增大,排泄物也增多,水质极易恶化,造成缺氧。因此,每天要及时开增氧机增氧。如碰到异常天气,应适当延长开机增氧时间,以保证池内有足够的溶氧量。同时,要勤换新水,隔天换去底层水10-15cm,促进池塘上下层水体交换,维持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