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作为装备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工程机械行业,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前不久在山西太原召开的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四届三次理事会暨第十届中国工程机械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  相似文献   

2.
"十三五"时期,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随着国家相关扶持政策不断推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也迎来了新机遇。但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高端装备制造业生存发展压力不断加大、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产业发展能力仍需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为确保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应维护高端装备制造业生存环境、提高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开拓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能力、全面提高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安全。  相似文献   

3.
市场结构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是决定一国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保持自主地位的关键因素和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和军事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将装备制造业作为单独门类列入九大行业振兴规划,于2009年2月4日原则通过了“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强调了装备制造业在振兴我国经济中的战略地位。由于装备制造业直接向其他产业提供技术手段和设备,其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整个制造业的增长速度和质量。根据国家技术前瞻研究组的研究表明,对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起重要作用的前20项技术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业。[1]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20,(1)
文章分析了辽宁装备制造业利用FDI以及产业安全现状。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利用FDI现状具体包括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利用FDI变动趋势、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利用FDI结构特征。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现状具体包括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较小、装备制造业对外依存度较高、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金文 《经贸实践》2013,(3):22-24
现代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国家安全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足现代工业的核心。顺应全球装备制造业“绿色、智能、超常、融合、服务”的发展趋势,以智能化、自动化、成台套化为主攻方向,2013年,浙江省提出把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作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要任务。至此,一幅描绘着由传统装备制造向现代装备制造转变、  相似文献   

6.
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占领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战略性产业。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较低,高端技术对外依存度高、易陷入"产业低附加值陷阱"并极易危及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我国装备制造业存在技术研发投入低、外资控制力强、未形成明显的产业集群优势、融资难等问题,阻碍了技术更新换代、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要加强对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引导,强调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相结合,促进不同制造企业协同技术创新,解决装备制造业融资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陆桥视野》2009,(2):52-52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成立十九年来一直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第16位,中国500强企业第168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84位,江苏省装备制造业首位,已成为工程机械产品品种和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最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8.
机床行业属基础性装备产业,其先进性直接决定机械制造业的水平和能力。机械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必须以机床行业的发展为基础。本文选取机床行业中占据首要地位的金属切削机床行业,介绍了行业的所有制结构、市场结构状况,为行业改善整体绩效和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9.
装备制造业是衡量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产业,更是经济安全、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只有认清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发展对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更好地促进襄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装备制造业是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提供各类技术装备的战略性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技术进步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对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空间布局内其产业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并对测度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论:按照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将空间布局内的五大区域进行划分: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并提出提升各个区域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产业基础能力关乎国家产业安全、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其重要性愈发受到业界和学界关注,但是关于产业基础能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针对现有研究缺口,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价值链视角,探索制造业产业基础能力的内涵、维度及量表。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产业基础能力进行解构,提炼出4个维度的能力,即技术支撑能力、生产组织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产业驱动能力,并开发出相应测量体系。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开发的测量量表具有较高信效度,可弥补现有研究对产业基础能力测量量表开发的不足,对后续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我国区际产业转移大背景,使用1999-2016内地年30个省市、27个二位数工业行业数据定量测度区际产业转移,选择产业关联较强的电子设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使用投入产出法识别关联产业、测算其关联产业溢出,利用2004—2016年内地28个省市面板数据构建模型对关联产业溢出效应与电子设备制造业转移的关系、产业转移中的关联产业溢出与电子设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2014年中国工业空间基尼系数出现拐点,总体工业由之前的分散转移转为新的集中转移,而电子设备制造业仍处在向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集聚的分散转移中;②电子设备制造业转移中的产业关联溢出效应确实存在,且促进了电子设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业高质量发展;③产业转移中第三产业关联溢出效应对电子设备制造业分散转移的作用高于工业,但工业的关联溢出对电子设备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的作用明显高于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3.
创新视角下提升山西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支柱性产业,它的发展和强大将会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明显增强。以山西为例,通过对山西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创新是提升山西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有力法宝,并且从创新战略、创新思维和创新路径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安德洪 《现代财经》2008,28(1):59-62
输变电设备制造产业是与电力工业密切相关的行业,受国民经济影响较大.本文以电力设备制造产业集群为例,阐述了基于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组织模式和整合机制构建模式,为提高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The paper analyses and researches the contribution degrees of Hubei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Using econometric methods, it carries out regression and empirical research, and finds that the contributions of Hubei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is very obvious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re is plenty of room for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市场势力是竞争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拥有较高的市场势力可以扭转市场竞争弱势地位,促进产业持续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市场势力程度可采用市场集中度指标来测算。选取中国产业分析平台提供的4位数产业作为研究样本的测算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总体处于低集中水平,7个子行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最高,行业内大企业的规模优势相对明显。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创新活动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短时期内,创新对装备制造业的影响效果不明显,在中长时期,创新对装备制造业市场势力是起促进作用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制造业安全态势与安全隐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造业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利益”在制造业领域的反映。制造业安全是指:确保制造业领域的自身利益不受侵犯,保障本土制造业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竞争与发展的自主能力不受侵犯;确保本土制造业的规模、技术能力和生产水平足以支撑国家利益体系不受侵害,保障国家长期稳定发展。我国制造业生产设备相结陈旧、技术落后,科研能力薄弱、对国外技术高度依赖,管理水平低下,外资的大规模进入和不合理分布,对经济安全有关键作用的产业大都在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这种局面严重危及我国的制造业安全。  相似文献   

18.
技术创新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省是全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产业基地之一,河北省装备制造业是河北省经济中的重点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但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面临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紧迫性。通过借鉴国内外以技术创新引领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典型经验,指出以技术创新推动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提出推动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包括重点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加大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经费投入,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密切产学研合作,建立区域间创新资源共享的新模式等。  相似文献   

19.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讨了产业融合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以及网络中心性和网络异质性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基于2006—2015年省际装备制造7个子行业面板数据,采用ISCNFI指数测度模型和基于产出距离函数的超越对数前沿分析方法,分别测度装备制造业产业融合程度及创新效率变化情况,进而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产业融合程度与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即随着产业融合程度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网络中心性强化了产业融合对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而网络异质性削弱了产业融合对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20.
西部装备制造业作为军民融合产业的重要产业形态,其转型升级直接影响军民融合产业的深度发展。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与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与制造业相伴而生的产业,其产业空间集聚对促进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军民融合产业升级的作用日益显著。从产业空间集聚视角,以西部装备制造业为例,基于2003—2014年西部1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西部军民融合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①西部军民融合产业升级的空间相关性显著,西部军民融合产业的生产效率具有正向空间相关性,在空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存在依赖性;②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西部军民融合产业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③外商直接投资、国家资本占比、信息化水平正向影响西部军民融合产业升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西部军民融合产业升级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引导西部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发展可以作为促进西部军民融合产业转型升级与深度融合发展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