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生产离不开“天时地利”,农业生产过程从根本上讲是人类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过程,靠政策、靠科学、靠投入固然是农业发展的催化剂,但自然灾害的危害使人们还是难以摆脱“靠天吃饭”的困惑。多灾,可以说是农业困惑的症结所在。万县地区常见常发的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山地灾害(滑坡、岩崩、泥石流、地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加入WTO后,“三农”问题极为突出,为保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黑龙江垦区农业互助保险应运而生。农业互助保险是垦区为规避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而建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作为农业发展“保护伞”和“稳定器”的农业保险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入世后,根据国情、省情,建立、完善相应的农业保障体制,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显得非常重要。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自然灾害和农业保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农业大国,探索农业自然灾害的规律,研究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影响,加强农业保险,对于扭转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地位,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解除农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对于加速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一、我国农业...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我国既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因而转移农业生产中的巨大风险,保护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成果免遭意外损失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逐步建立和完善“三农”保险制度,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辽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几个问题杨新华一、辽宁农业发生了根本变化,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一)农业生产连续四年获得全面丰收。去年,我省农业生产战胜了严重的春早秋吊等自然灾害,“两高一优”农业发展迅速,粮、棉、果、菜、蚕茧获得全面丰收。粮食生产在播种面积相对减少...  相似文献   

7.
江西是一个农业省份,“八五”期间,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江西经济大厦建立在现代农业基础之上”和“打一场农业开发总体战”的战略构想,并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农业的决策,始终认真扎实抓农业,全省上下做到了从组织上加强对农业的领导,从政策上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扶持,各个部门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各级农业部门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指导和服务。虽每年都遭受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但农业仍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成为建国以来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呈现出四方面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促进农业保险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业保险是为了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的一种保险,是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作用越来越明显,农业保险对防范农业风险、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商业化运作——以上海农业保险为例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通过对上海实施农业保险的历史经验的调研,总结了上海农业保险成功运作的几个关键方法和模式:政府补贴、“统保”、“共保”、“以险养险”。在上海这种较为特殊的都市农业的背景下,农业保险业务由于自然灾害较少以及政府补贴等因素得以顺利地开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上海采取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商业化运作的办法为农业提供风险保障,对国内其他地区开展农业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农业持续发展的思路国家统计局《关于199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中指出:“全年农业总产值8008亿元,比上年增长3%……但农产品流通体制还不完善,农业发展不稳定问题依然存在”。这说明农业生产虽有较大增长,但其发展具有不稳定性。农业发展的不稳定性与生态环境基础脆弱密切相关。正如十三届八中全会的“决定”所指出:“人口增长过快和耕地减少的趋势尚未有效控制。农业投入不足,物质技术基础薄弱,综合生产能力不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我国农业发展之所以会同时呈现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两种态势,其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在发展农业生产时,没有处理好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农业保险的必要性首先,农业的基础地位极其“弱质性”的产业特点,决定了农业需要一种为其提供灾害损失补偿的风险保障制度。农业不仅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而且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但是作为“露天工厂”的农业,其生产容易受到各种灾害的影响而遭到破坏。贵州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省份,每年因灾害造成农业生产的损失数以万计,加之长期以来忽视生态环境保护,致使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业生产条件脆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尽管贵州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全省农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农村工作通讯》2011,(10):21-23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造成损失重。农业防灾减灾的任务尤其艰巨。本文集纳了一些农业防灾减灾方面的知识,以期对农业生产中科学抗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把农业导入市场经济轨道的前提是“重新认识农业”张慎把农业导入市场经济轨道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有一个前提,这就是思想上要重新认识农业。不能单纯认为“农业就是动植物生产”。应当明确,“农业是以动植物生产为中心,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全部内容的总和”,这才是符...  相似文献   

14.
崔佳 《农村经济》2006,(12):84-86
本文首先探讨了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对农村社会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和危害,进而分析了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控制和补偿的现实情况,最后作者就如何提高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控制水平,如何增强受灾农民抵御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美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保险是指专门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在国外,农业保险已成为政府支持农业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发达国家,保险制度更为健全。全美国的农户大约只有200万,但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其农业之所以发达,农业保险制度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九三垦区连续三年遭受自然灾害,粮食产量大幅度减产,加之我国粮价低迷,农业经济效益走向了低谷,给职工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是九三垦区走出困境的惟一选择。在垦区开发建设 50年中,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的实践证明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机化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抗灾能力,而且只要措施得当,就会起到重大的减灾作用,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因此在发展质量效益农业过程中,离不开农机化的载体作用和抢农时的突击作用以及实现优质高效的保证作用。对此,笔者认为,节本增效是农机…  相似文献   

17.
我县地处陕南秦岭山区,山大沟深,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大山区。县境总面积三千四百七十七平方公里,五十八个公社,四百四十七个大队,两千三百五十七个生产队,二十六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二十五万,居住相当分散。四十二万亩耕地百分之九十以上分布在山坡上,其中三十度以上的陡坡“挂牌地”十二万余亩,二十五度以下宜耕面积不足二十万亩,有些地方还是“看天一条线,看地空中悬,说话能听到,见面走半天”的深山峡谷。农业生产类型多,差异大,自然灾害频繁。流传着的口语是:“山上桃花雪,山下春天雨,东乡苗干死,西乡涝成灾”。历史上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相似文献   

18.
《农业协定》将国内农业支持政策划分为“绿箱政策”和“黄箱政策”,鼓励各国减少对农业的价格干预和贸易扭曲的黄箱措施,尽量采取与农业生产“不挂钩”的收入支持和其他绿箱措施。我国目前使用的绿箱措施只有6项,分别是政府一般服务、粮食安全公共储备、国内粮食援助、自然灾害救济、环境保护计划和支持地区发展,旨在通过转移支付途径增加农民收入的补贴措施是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措施中最缺乏的。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明清农业自然灾害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学术界对明清农业自然灾害的研究不多,成果亦甚少。直至近些年来,人们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才给予较多注意,不论在文章数量还是在研究范围上都远远超过以前。现把建国以来报刊所见有关明清农业自然灾害研究的一些问题做一简要的概述,从中可窥见一些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一、“农业自然灾害”概念的提出学术界对自然灾害的研究早已进行,并在很大程度上也涉及了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探讨。只是“灾害学”这一名词的明确提出要一直拖延到80年代初。不过,灾害学毕竟还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它主要是对灾害群的研究,“农业灾害学”仅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在这以后,许多报刊杂志仍如以前一样,依然把一些泛论灾害的论文归于农业自然灾害名目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为应对农业自然灾害,建立了完善的以农业保险为主以灾害援助为辅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从价格和产量损失等方面对农场主的生产经营风险进行了分散.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自然灾害严重地影响了农民收入,因此,建立能够补偿农户生产损失的灾害救助机制势在必行.鉴于此,本文首先评价了美国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进而分析了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及不足之处,最后对我国如何完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从立法、资金支持、组织结构设置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