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今年是武钢投产40周年,同时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回顾武钢40年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两个明显的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前20年,武钢在曲折中缓慢前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20年,武钢在改革开放中高歌猛进。后20年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发展变化,并不是偶然的,而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第一,改革开放为武钢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20年来武钢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武钢有了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2.
1997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人民迎来了香港回归和十五大召开的盛事,武钢炼铁厂职工不仅同全国人民共同分享了这一喜悦,而且在这一年里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全年提前19天完成了生产任务,降成本1.08亿元。这一成就的取得,是铁厂人勤俭创业的结果!几代铁厂人为这一目标的实现走过了漫长而又艰辛的道路。1958年9月13日,武钢炼铁厂一号高炉流出了第一炉铁水,这不仅标志着武钢的正式建成,而且标志着新中国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诞生,在我国钢铁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在炼铁厂一号高炉投产前后的日子里,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先后亲临现场,观看出铁,并鼓励铁厂职工出好铁、多出铁。铁厂职工没有辜负党和国家的重托,艰苦创业,团结奋战,相继投产的一号、二号两座高炉生产顺利,各项指标蒸蒸日上,写下了我国大型企业开工史上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炼铁厂党委按照公司落后遭淘汰,创业促发展活动要求,结合自身特点,推出了被职工称为铁厂达沃斯的铁厂论坛,以立足铁厂,面向市场,智慧铁厂,给力武钢为宗旨,使铁厂论坛逐渐成为提升职工  相似文献   

4.
潘明达 《武钢政工》2008,(10):22-23
武钢集体企业是在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大潮应运而生的。在武钢50年发展历程中,尤其是武钢改革开放以来的近30年,武钢集体企业为武钢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了大量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和现实贡献,在职工之间、企业之间、市场之间与武钢钢铁主业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纪念武铜投产50周年,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广大职工爱国爱厂爱岗热情,实业公司党委开展了“千丝万缕协力情——实业公司纪念武钢投产50周年”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5.
当武钢这座钢铁巨人奏响新世纪前进序曲的时候,金属资源公司迎来了建厂30周年华涎。废钢铁是炼钢不可缺少的重要炉料.充分利用废钢铁资源是钢铁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有效措施,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金属资源公司就是承担为钢厂供应合格废钢炉料这一光荣使命的,金属资源公司的前身是武钢碎铁厂,成立于1970年。30年来,金属资源公司随着武钢改革开放的步伐而不断发展壮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废钢供应量从26万吨跃升为100万吨;厂区占地面积田14.36万 m~2扩展为28.34万 m~2;固定资产总值由1772万元增长为1.95亿元。废钢加工手段发生  相似文献   

6.
作为公司冶炼的首道工序厂,炼铁厂要认真抓好"大讨论",从思想上、行动上为提高武钢市场竞争力作努力。一、把提高武钢市场竞争力的着眼点放在转变职工思想观念上。炼铁厂的产品不直接进入市场。因此,部分职工认为:市场与炼铁厂很远,市场竞争与炼铁厂没有直接联系。在"提高武钢市场竞争力"大讨论开始后,我们把"市场到底离铁厂有多远"这个问题拿到职工中进行讨论,力求在思想观念上让职工们来一个大转变。首先,我们以铁厂在武钢所处的位置让职工进行比较思考。作为公司的主体厂,炼铁厂上要承受上游产品涨价的压力,下要保  相似文献   

7.
1997年对中国人民特别是对于武钢职工来说,是一个极为不平凡的年度。武钢人不仅伴随全国人民品尝了香港回归和党的十五大召开的喜悦,也度过了改革开放以来武钢最为艰难的一年。在辞旧迎新之际,武钢面临的究竟是怎样的形势?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这是职工最关注、最热门的话题。对此,我们从回顾过去、正视现实、放眼未来、着眼当前入手进行了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武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前所未有的机遇;摆脱武钢困境不靠天、不靠地,命运完全掌握在职工自己手里。  相似文献   

8.
斗转星移,今天,当新世纪来临的足音越来越清晰地击打着我们的耳鼓时,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大业也走过了她20年的风雨历程。20年翻天覆地,20年饮水思源。在这金秋送爽的日子里,我们《武钢政工》编辑部特邀了部分二级单位宣传部长(政工科长)进行座谈,大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畅谈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方方面面发生的巨变,抒发了对改革开放的感受及情怀。下面是他们的发言——  相似文献   

9.
努力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刘本仁改革开放以来,武钢的生产建设有了很大发展。1995年与1978年相比,生铁产量增长73.79%,钢产量增长112.6%,钢材产量增长254.69%,实现利税增长7.8倍,即接近翻了三番。从...  相似文献   

10.
长期困扰武钢的哄抢、盗窃企业物资等严重治安问题,经过为期一年的综合整治,得到了良好治理,基本改变了武钢及周边地区治安混乱状况。一、主要成效(一)发案率明显下降。辖区刑事案件特别是盗窃案件大幅度下降,群体哄抢活动基本遏制。(二)各级领导治安责任意识增强,领导责任制得到落实。部分治安管理难度大、过去问题较多的单位,从思想入手,主动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如轧板厂、碎铁厂、铁  相似文献   

11.
在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年之际,总结武钢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对于我们更加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推进武钢的改革和发展,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实现了五大突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武钢一直处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之下,生产上是执行型,经营上是封闭型,发展上是依赖型,缺乏内在活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武钢在各个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五大突破。1.从整顿入手,改革企业管理制度,实现由生产型管理向市场经济管理的突破。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十年动乱的影响,武钢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生产长期处于不正常、不稳定状态。针对这种状况,武钢以改革为契机,以恢复生产、加  相似文献   

12.
统战系统召开的"爱武钢、献良策、作贡献"成果交流大会,是在公司改革开放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重要时期,也是在纪念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和公司投产40周年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大会。这次交流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认真总结武钢14年来开展"爱献作"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开展"爱献作"活动的任务,动员和组织广大统战成员为实现武钢跨世纪改革的宏伟目标和今年3亿元以上利润目标而努力奋斗。一、十四年来开展"爱献作"活动的回顾武钢统战系统开展爱武钢、献良策、作贡献活动始于1989年底,至今已整整14年了。14年来,武钢1.5万多统战人员以振兴武钢为己任,不断解放思想,团结拼搏,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充分发挥文化素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武钢加大了对外形象展览展示工作的力度,先后组织参加了国家经贸委、中宣部等组织的《光辉的历程——建国50周年成就展》等大型综合性全国展览30余次,以及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的在北京、上海、广州、阿联酋、泰国等地举办的国际性冶金专业性展览20余次,充分展示了武钢良好的企业形象,为提升武钢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武钢展览展示的组织工作得到了上级主  相似文献   

14.
1978年12月18日,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同遵义会议一样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了。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的历史性转变。从此,我们伟大的祖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2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武钢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也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一、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武钢投产40年来,基本建设总投资308亿元,1978年以后,武钢在一米七轧机系统相继投产的基础上,依靠自筹资金,先后兴建了5号高炉、三炼钢厂、自备电厂、高速线  相似文献   

15.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自1958年9月投产以来,武钢在为国家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和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以来,武钢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培养"四有"职工队伍为目标,把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文化、技术素质作为全面提高企业素质的根本途径;坚持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武钢的改革和生产经营不断向前发展。近几年来,武钢先后获得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90年代初,武钢提出了"精干主体,分离辅助,资产经营"的改革发展思路,先后组建具有委托法人资格的"四大"、"四小"公司,企业发展公司是其中之一。1993年3月2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企业发展公司正式挂牌运行,成为武钢生活后勤服务经营实体。1995年11月20日,武钢将11个主体厂生活后勤服务部门成建制划归企业发展公司集中管理,并按专业公司的职能重新组合,下辖房产公司、快餐公司、综合服务公司、绿化公司、旅游公司、食品饮料公司、幼教中心等7个专业公司。1998年8月24日,武钢将企业发展公司改制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10月,武钢又根据市场形势的需要,将企业发展公司由子公司转为分公司。10年来,企业发展公司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始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一次具有重大历史转折意义的盛会。这次会议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我们党在此基础之上逐步形成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创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纪元。20年来,武钢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指引下,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两个文明"建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步入了武钢建厂以来生产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对国家贡献最大,职工所获实际利益最多的历史新时期。概括起来,武钢在如下几个方面发生了令人瞩目的新变化。一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企业钢铁生产规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改革开放前,武钢由于受极  相似文献   

18.
武钢人新三字经是能源总厂供水厂党委书记陈云滋同志为配合职工职业道德教育编写的。其内容既体现了武钢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又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意识,并就工作、学习、道德,情操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要求,具有知识性,读起来琅琅上口,现刊发登出,供大家学习。  相似文献   

19.
《武钢政工》2011,(2):36-36
《武钢政工》源于1982年创刊的《武钢论丛》,1984年更名为《武钢政工》,1986年3月1日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在全国公开出版发行,是武钢自办、国内发行的月刊。20多年来,《武钢政工》为记载并推进武钢“三个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在业界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近20年来,武钢党委统战部围绕“发展武钢”的主体思路,在全公司广泛开展了“爱武钢、献良策、作贡献”活动。这项活动有效地争取了党外知识分子的人心,凝聚了党外知识分子的力量,促进了武钢的繁荣和发展。武钢总医院钢都门诊部在“爱、献、作”活动中,充分发挥党外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