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东亚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东亚整体的经济格局已不再存在适合"雁行模式"的条件。本文论述了"雁行模式"重构下我国经济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提出了利用外资加快我国产业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弢  吴林兵 《企业导报》2012,(12):87-88,3
本文比较雁行模式、梯度转移模式和网络型产业转移模式三种比较典型的产业转移模式,然后从"六何分析法"的角度探索这三种产业转移模式的演进方式存在的共同机理,分析得出产业转移模式是在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和形成机制三种机制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下利用外资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东亚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东亚整体的经济格局已不再存在适合“雁行模式”的条件。本文论述了“雁行模式”重构下我国经济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提出了利用外资加快我国产业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雁行理论     
在去年11月北京APEC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其中,"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让我们以北京雁栖湖为新的起点,引领世界经济的雁阵,飞向更加蔚蓝而辽阔的天空"等词语广受瞩目。与此相关的"雁行理论",也再次引起关注。"雁行理论"(或称"雁型模式")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根据日本棉纺工业的发展状况,针对日本经济如何在战后重振,于1932年提  相似文献   

5.
在东亚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度盛行的"雁行"分工模式逐渐式微,东亚各经济体间开始由产业间梯度分工转向产业内甚至产品内分工,"雁行"体系逐渐演化为网络分工体系。本文比较全面地分析了东亚地区垂直专业化的原理、特点,并以中国为例来分析国际垂直专业化的收入分配效应,说明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差距也可能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日本经济新闻》在一篇报道中称,尽管经过了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但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只相当于上世纪60年代前期的日本,当年以日本领头的亚洲“雁行发展”模式也转移到以上海为龙头的中国国内。 《日本经济新闻》通过对一系列数据指标的对比分析,得出上述结论。在目前日本国内“中国经济威胁论”不绝于耳的情况下,该报道显示了中国经济与日本的巨大差距。 报道指出,200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855美元,只相当于日本1964年的水准;中国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9.2%,接近日本1960年38.8%的水平;因家…  相似文献   

7.
后起国家转变为先进国家,都是在引入先进产业和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自己的产业技术,逐步摆脱产业升级和结构演进对产业转出国的依赖,克服产业结构演进路线的雁行转移模式的制约,实现超越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8.
产业区域转移的理论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区域转移是当前影响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国外对产业转移研究的理论来源主要包括雁行模式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与新经济地理理论、国际投资区位理论及国际贸易理论等。近几年国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领域:(1)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2)技术转移的梯度和“反梯度”理论;(3)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的关系;(4)国内产业转移与企业扩张问题。台湾学者近年来对台湾产业转移至大陆的现象研究也比较多。今后一段时间内,对于国内区域间的产业转移的研究将成为热点,研究的领域和研究的深度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使用的研究方法将趋于多样化,基于地区细分和产业细分的研究将逐步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9.
陈锐 《企业活力》2014,(3):35-42
在战后远东地区,日本率先实现了经济发展,成为发达国家,并且通过产业输出带动了一批中小国家经济的成长。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以日本为中心的"雁形阵列"。但仅仅依靠产业转移是无法形成内生的增长动力的,当中国开始进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东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中国转移,由于中国有着较好的产业基础,转移到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真正进入了中国的经济内部小循环,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有力推动力量。中国目前发生的产业转移不仅不会损害中国的经济增长,反而有利于中国本土产业力量在全球的优化布局。  相似文献   

10.
一、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弊端凸显,难以为继 "十二五"是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拐点.首先,就业难将成为头号社会问题,压力巨大."十二五"期间,我国面临转轨就业、大学生、转业军人、经济结构摩擦性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等相互交织的"多碰头"局面,尤其是作为失意的精英群体的大学生,处理不好,会演化为社会动荡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11.
谢健 《企业经济》2002,(6):68-70
一、温州模式的形成及其特点 温州模式是指温州农村经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独具特色的商品经济发展模式.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尚处于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经营格局,贫穷、落后、人口众多,小农经济特征明显,是当时的国情.如何在农村发展商品经济使几亿农民摆脱贫困,改变"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人民正在探索的大问题.而改变了原有农村以农业为主、城市以公有制经济为主的经济格局,从而令世人另眼相看.温州模式的形成,是温州80年代前期改革的最重要的成果,它的价值在于最先发动并打破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一统天下"的突破口,率先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竞争发展的局面,从而为中国探索经济体制改革之路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201801号)根据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本刊现就如下选题约稿。1.构建中国现代经济体系的定量研究2.数据科学对经济转型的重大影响研究3.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金融开放、金融安全的定量研究4."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数量经济学应用研究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海外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6.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产业转移模式与路径研究7.我国大型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定量研究8.基于结构性数据的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研究9.分享经济核算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10.基于保险精算的精准扶贫研究  相似文献   

13.
皖江城市带中小城市发展要避免我国30年来城市化发展失衡和发展速度趋缓的弊端,通过发展中小城市带动产业承接和产业转移.中小城市承接产业转移后的经济发展为消除"二元经济"格局,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和促进安徽省皖江城市带率先崛起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种由中小城市率先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模式,对我...  相似文献   

14.
通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存在资源使用效率低,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经济与环境的矛盾日趋激化.面对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中国开始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变,走节约型发展道路.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说明,缓解我国资源全面紧张的状况刻不容缓;同时,如同"知识经济"一样,"循环经济"已经融入中国主流经济概念当中,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冯凯 《集团经济研究》2007,(32):210-211
温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相对于"苏南模式"和"深圳模式","温州模式"是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以经济的民有、民营、民享为基本特征的模式.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温州模式"显示巨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国企管理》2021,(23):64-66
面对成立之初无高端品牌、计划资源闲置、税利严重倒挂、产品库存大、赢利能力低等一系列现实困难,四川中烟公司党组,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在近些年来的探索中,创建了具有特色的"雁行宽窄"党建品牌,广泛开展了"党员突击队""攻坚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创先争优活动,营造了"支部建在责任区、党旗插在品牌上"的良好氛围,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较好融合,取得较好成果.  相似文献   

17.
转型期的中国城市发展与地方政府企业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剧烈变迁,我国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对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合国外地方政府转型研究和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提出了"地方政府企业化"的概念,以指代现阶段中国地方政府在转型中普遍表现出的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的行为模式.并将之与企业化政府、企业家城市、城市经营、城市管治等概念进行辨析.最后通过与西方地方政府转型的比较,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企业化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一、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中国经济"内需增长路径"的要求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刻不容缓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人的城镇化",即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中国经济"内需增长路径"的要求,因为中国经济依靠政府主导投资、政策刺激和  相似文献   

19.
刘建飞 《新远见》2010,(5):20-30
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加快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国际力量加速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由欧美向亚洲、由"一超"向"多强"和"非极力量"转移。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过程中所开展的各层面国际经济合作,客观上成了国际力量转移的助推器。中国在世界格局变化中表现突出。这既得益于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上的非凡作为,也与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有密切关系。一、合作是当今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20.
底特律从辉煌的"汽车之都"演变为一个没落、颓废、濒临破产的城市,揭示出经济社会发展的众多规律.对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财政收支的审慎性以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是经济结构转型有内在规律,顺应新旧主导产业变迁趋势,实现有效的结构升级是避免破产风险的良方.新旧主导产业的更迭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固守旧有模式对经济发展而言是危险的,结构升级是避免破产的最基础支撑.美国汽车行业在日本企业行业的冲击下竞争力大大降低,加上向新兴经济体转移部分产业环节,使得美国汽车产业成为一个缺乏创造性的旧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