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海洋环境治理绩效评价存在“四重四轻”现象,导致绩效评价机制与海洋环境治理模式错位,严重影响海洋环境治理效果及海洋主体功能区生态预算治理PSR评价。借鉴发达国家(地区)海洋环境治理绩效评价实践的成功经验,基于陆海统筹视阈,对不同海洋主体功能区生态预算治理PSR设计差异化指标,建立将海洋环境治理动态绩效与预算治理能力纳入评价范畴的区域海洋综合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区域利益是客观存在的,良好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有利于区域利益的协调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顺利推进。河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中面临着区域主体不成熟、地方政府理性的有限性、区域主体参与性不强和区际间区域利益关系尚未理顺等问题,需要着力构建一个包括协调目标、协调内容、协调主体、协调程序、协调手段及实现途径等在内的完善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并通过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推进区域治理主体多元化、构建区别对待的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与区域利益补偿机制等途径实现区域利益的有效协调。  相似文献   

3.
郭恒 《企业导报》2014,(21):17-18,25
在区域一体化和新国土空间规划--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大潮下,传统区域公共管理受到严重冲击并陷入困境。在此形势下,整体性治理作为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公共管理的新兴理念其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有效结合必然成为区域公共管理的有效新路径。笔者在传统区域共管理困境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一新路径进行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4.
奥运功能区是朝阳主体功能区之一,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对朝阳区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意义重大.运用BA模型研究奥运功能区产业结构网络的无标度特性,在此基础上将核心产业节点数与功能区产值进行分析和拟合,找出节点增加与GDP增长的相关关系,对功能区产业的培育与规划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工商管理部门是治理网络传销的重要主体,虽然当前阶段工商管理部门在网络传销治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网络传销治理工作并不能松懈。本文在对网络传销的模式作出论述的基础上,从发挥工商管理部门职能方面对网络传销的治理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关于主体功能区规划政策需求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进一步细化,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而主体功能区政策,既是实现主体功能区规划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实现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关键所在.因此,深入研究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于区域政策的现实需求,系统科学地设计好主体功能区相关政策,对于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延边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吉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体要求,明确空间布局与主体功能定位,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推动延边经济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明确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主要任务,积极推进延边主体功能区建设,对延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谢治菊 《城市问题》2011,(11):77-83
流动商贩治理是城市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流动商贩的有效管理有利于促进城市社会管理的优化。传统城市社会管理体制下的流动商贩治理存在治理理念落后、治理主体单一、治理机制不健全、治理模式暴力因素明显、治理成本较高等问题。在新型城市社会管理模式下,要实现对流动商贩的有效治理,必须在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手段、治理机制、治理模式等方面有所转变。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从国家“十一五”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到2011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布,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党的十九大认为我国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再到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主体功能区战略地位,主体功能区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步上升,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制度、重要战略。主体功能区划有利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缩小区域差距,有利于构建更加合理的区域分工体系,有利于实现区域政策与行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特邀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0.
在以多中心、平等治理及和谐关系为特征的城市合同治理方式的推动下,法国构建了世界上较为成熟与成功的善治模式,体现了当今社会对善治的系列要求。法国区域治理所采用的城市合同治理模式,具有以下三点启示意义:即有计划、有步骤的市场分权是实施城市合同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跨界治理机构的协调参与是城市合同有效进行的保障;城市合同是有效处理区域公共治理主体间利益矛盾冲突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叶盛 《管理观察》2017,(20):72-74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球化背景下掀起了政府治道变革运动,但资源配置中不仅存在市场、政府失效,政府治理也可能失效,善治理念应运而生。当前,"善治"已然成为国家治理的主流"范式",成为学界、政界的主流"话语"。善治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治理过程,是一种网络协同治理模式。善治主体间关系是一种动态、复杂的网络互动"嵌套式"系统过程,从而实现社会有效治理及公共利益最大化,最终达到"多元自主、协同治理、共治共善"的总的、抽象化价值追求,走向善治社会。  相似文献   

12.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开发和布局的基本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也是全局性、战略性的规划,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一项协调区域发展和统筹谋划区域未来发展的工作,需要正确评估区域发展潜力和定位区域主体功能与发展方向。若要正确评估区域发展潜力和定位区域主体功能与发展方向,不仅要认真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现有开发密度,  相似文献   

13.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低碳浪潮的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与空间发展秩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阐明了经济结构调整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对立统一关系,经济结构调整最终统一于主体功能区战略之中。以区域功能为主线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廓清了经济结构调整与主体功能区战略关系的迷雾,厘清了两者的逻辑关系,深化了对经济结构调整与主体功能区战略关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东北地区,不仅在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按照国家部署,我国将在2007年底完成国家级主体功能区规划,2008年底完成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其中,一是东北地区由于其土地类型的复杂性,将在国家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二是《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相似文献   

15.
融合关系经济地理学和区域治理理论,以尺度、关系、领域为核心变量建立区域治理和城市经济网络演化互构作用框架,探索省域尺度城市网络演进与治理模式。结果发现:(1)区域治理框架下尺度、关系、领域协同交互演化,促使治理空间和经济网络动态重配,形成相对稳定的地理架构与“流空间”深度嵌套构成的城市经济网络体系。(2)福建省城市经济网络呈现沿海延展、纵深发展、递进演化、空间趋同等特征,形成以厦门和福州双核带动,多尺度镶嵌推动大中小城市网络健康协同演化。(3)福建省治理过程呈现不同治理模式创新迭代的过程,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均衡网络化治理迭代模式。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模式是指一整套的治理公司交易关系的制度。这套制度决定了在企业众多的利益相关者中,由谁来控制企业、怎样控制,以及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主体之间分配等。健全的公司治理模式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参与创新网络是高技术企业服务发展的重要途径,探索合作利益分配机制和科学治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基于参与主体特征与合作利益分类,构建夏普利(Shapley)值二阶段修正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揭示高技术服务创新网络的利益分配机理。研究结论表明,经两阶段修正后的利益分配机制,能有效避免平均主义和"搭便车"现象,更能体现利益分配的公平性与科学性。对于促进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创新网络、提升价值创造和动态发展能力具有深刻的启示和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8.
全球生产网络是一种新型资源配置方式。本文首先介绍了全球生产网络的产生背景和组织结构。在分析传统的企业和市场治理模式缺陷的基础上,指出全球生产网络由于其网络信用和特异资产的存在,而具有有效克服企业和市场缺陷的优越性。文章建立了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解释,得出有启示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生态功能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富艳  丁晨 《价值工程》2010,29(1):69-69
结合我国生态功能区治理的实践,对各利益主体进简化,建立一个利益主体共同治理的简化模型,构建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和必要的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的保障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传统行政区下的环境治理模式无法有效解决具有强外部效应的区域公共环境问题,跨行政区的府际合作是区域环境治理的必然选择。以具有典型区域环境治理特征的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为例,从政府网站选取了98项与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正式政策文本和126项政府行动文本作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该区域大气环境治理政策演变、政策行动和主体关系结构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区域环境治理的政策体系呈现分层简单多元化特征,激励性制度的使用多于约束性制度,共同策略不足、权威性协调组织缺乏,地方层面合作行动力量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