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制造"迅速崛起 目前,国际上正在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这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特点是,传统的制造业将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打造制造业信息化航母将成为今后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制造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末有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中,使制造业的产品研发方式、生产组织模式和经营管理理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已成为制造大国,但远不是制造强国。自主创新不足,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仍是中国制造业的软肋。针对我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和全球化竞争的挑战,顺应国际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党中央制定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战略方针。制造业信息化已成为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是提升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文章指出了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制造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分析了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新型感知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制造业正发生着巨大转变,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向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下一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从全国以及江苏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态势、制造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技术经济几个层面分析了建设江苏省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基于ASP模式的江苏省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及其开展网络化、协同化服务对于加快全省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灵魂,是制造业行业转型优化升级的重要动力,必须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趋势。然而,随着我国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崛起,人工费用和材料成本的提高,传统制造业依靠人力发展的道路已经越来越窄。技术创新薄弱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制造业企业由生产型向制造创新型转变。对于制造业来说,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必须要将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到研发活动中,加强科技投入强度,不断提高以研发投入为核心的企业创新能力。文章对制造业企业在投资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从而深入了解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抓好科技创新和攻关等项目的培育,促进我国传统装备制造产业的升级换代;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科技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推动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具有比较优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世界制造业在全球化趋势下,进行战略性重组.经济运行的节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迫切需要现代物流的支持.现代物流理念和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将成为现代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文章从未来世界制造中心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目前物流业在整体规划、服务标准、信息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制造业现代物流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宋歌 《开发研究》2021,(5):90-97
智能制造已成为当前全球主要国家制造业竞争的焦点.在厘清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基础上,回顾河南省近年来推进智能制造的实践,明确传统制造业智能化升级面临的困境及应采取的策略,认为河南省智能制造水平总体不高,主要受传统制造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广大中小企业有心无力、各层面智能化进程不均衡、基础保障与支撑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制约;而加快河南省传统制造智能化升级,要从产业、企业不同层面探索切入智能制造的差异化路径.根据行业的不同性质,可围绕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生产设备和产品的智能化,以及制造模式的转型推进智能制造;根据企业数字化基础及规模差异,可通过逐层逐步、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进智能制造.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与企业要协同发力,着力推进数字"新基建",提升中小企业积极性,推动智能制造协同发展,优化智能制造发展生态.  相似文献   

10.
《中国招标》2006,(F08):4-7
中国虽然正在向制造业大国转化,但应该看到,中国制造的产品品种少,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还较低,目前真正在全球市场上处于领先水平的制造业企业则更少.从制造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看.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创造产业的主体技术多依赖国外,企业集中度低,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而且围绕大型骨干企业的中小企业群体也未形成,距离实现决策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化.市场需求和生产供给信息化、企业管理和社会管理信息化的目标.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11.
中国虽然正在向制造业大国转化,但应该看到,中国制造的产品品种少,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还较低,目前真正在全球市场上处于领先水平的制造业企业则更少。从制造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看,远远落后子发达国家。特別是创造产业的主体技术多依赖国外,企业集中度低,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而且围绕大型骨干企业的中小企业群体也未形成。距离实现决策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化、市场  相似文献   

12.
振兴甘肃装备制造业的实质目标是实现装备制造业的高技术化和高度信息化,应当实行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的技术进步模式,重点支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成套技术、关键性和共性制造技术、基础性技术、原创性技术和与工程化有关的设计技术;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工艺,研究、开发和试行网络化制造模式;促进劳动密集行业和资金密集行业的技术升级.  相似文献   

13.
IT也需监理     
当前,IT监理制度在国际上已成为工程建设组织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在我国政府全面实施信息化强国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一个以电子政务带动我国其他领域信息化、通过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在IT工程的建设中引进监理机制已日益成为投资方的共识.  相似文献   

14.
库存管理是制造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制造企业库存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其实施低成本策略获取利益最大化及增强企业实力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从我国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现状出发,指出了我国制造业企业库存管理制度不健全、库存量不合理、库存信息化系统使用不完整、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并提出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信息化系统的使用优化库存管理方式、优化机构设置及提高人员素质等对策,为提高我国制造业企业库存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以来,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各大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大企业也逐步借助信息产业的发展提升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IT行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方正科技作为中国IT企业的佼佼者,长期以来一直积极拓展行业市场,并把尖端的IT技术和信息自动化产品技术投入到了各行各业的生产发展之中。这不但为企业的发展做出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后,我国IT制造业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目前我国的IT制造业已有很大的规模,但其附加值很低,基本上以装配业为主,产业的上游、那些高附加值的环节都被外国公司所控制,我国很多企业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它们的加工厂.由于这些企业缺乏创新能力,价格战往往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近几年,这种价格战从家电企业逐渐扩展到PC企业,使大多数企业的利润率都降得很低,这种状况不利于今后的发展.为了摆脱这种被动局面就需要尽快发展IT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取得高利润,并确保信息安全;也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实现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崔丽丽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4):1-3,7
文章基于过程模型和资源视角,构建了信息技术价值创造的研究模型,通过对上海398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上海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价值创造过程,验证了从IT投资到产生价值的路径,证实了政府推动政策、IT基础设施、IT管理等因素对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以来,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各大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大企业也逐步借助信息产业的发展提升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IT行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方正科技作为中国IT企业的佼佼者,长期以来一直积极拓展行业市场,并把尖端的IT技术和信息自动化产品技术投入到了各行各业的生产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9.
当前,制造业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和企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制造业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世界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制造技术和制造能力的竞争,谁掌握了先进制造技术,谁就能更好地占领市场,就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从分析企业竞争环境的改变,先进制造的技术剖析,以装备制造业为例,从市场占有和获取利润两个角度对我国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外资企业普遍比国有企业更具竞争优势.最后,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提高我国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晓华 《改革》2021,(10):72-8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制造业呈现明显的服务化转型趋势,制造企业基于研发、制造产品的能力而提供增值服务愈发普遍,我国也将服务型制造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服务型制造的发展受到用户信息、生产成本、服务人才、运行数据等方面的限制,新一代数字技术使制造业在连接、数据、算法和算力、加工制造能力等方面显著增强,为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扫平了障碍.在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支撑下,制造企业在服务化转型中向用户提供的服务从基于能力的服务向基于数据的服务拓展.软件定义推动增值服务的产品化,使制造企业的服务型制造活动得以实现规模化提供,极大地拓展了服务型制造发展的空间.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我国应发挥制造业规模大、门类全、场景丰富、数字经济发达的优势,在强化制造技术、能力从而提供基于能力的服务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基于数据的服务,并推动从制造服务化迈向服务产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