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唯物史观将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划分为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两个历史时期。然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家不承认资产阶级经济学已经转化为庸俗经济学。他们在研究对象上强调抽象的资源配置、在研究方法上强化数理工具的应用,企图以此来掩盖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庸俗性质。应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加以批判性的分析,不难发现披上了科学外衣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依然是庸俗经济学。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古典经济学中,西斯蒙第和凯恩斯最主要的贡献在于批判了萨伊定律,肯定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他们所倡导的需求不足论,存在许多相近之处又各具特色。对二者危机思想的比较研究,既可以揭示古典经济学中危机理论发展演进的轨迹,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加深对当代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科学哲学与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大约在70年代后期,西方经济学界开始对整个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研究。当时由于普遍流行着“经济学的发展面临危机”的观点,迫使许多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的基础进行深刻的哲学内省。历史的回顾使他们觉悟到,几十年来科学哲学思想的发展对经济学的发展一直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经过有意识的考察与结合,科学哲学已被公认为当今西方经济学发展的方法论基础。本文简要概述西方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的大致演变,自30年代兴起的科学哲学的基本思想,科学哲学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变迁的关系,以及当代西方经济学在反思中对于方法论的新认识。笔者认为,从方法论的角度综观西方经济学,对全面认识、深入研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4.
个体行为动机与行为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典到新古典经济学是对个体行为动机研究的抽象化突破,而从新古典到行为经济学是对个体行为动机研究的异质化突破.行为经济学通过在经济学中纳入对异质经济行为动机的研究,而使得以同质经济理性为基本假定的新古典经济学成为其特例情形,因此行为经济学不是区别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边缘学派或颠覆性理论,而是以新古典理论为核心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最新前沿理论.  相似文献   

5.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流派渊源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现祥 《经济评论》2004,(5):50-53,62
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基本保留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不变硬核 ,新制度经济学通过引入信息和交易成本以及产权的约束 ,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保护带。它们抛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些硬核 ,如理性选择模型。同为制度经济学派 ,新制度经济学与近代制度经济学派没有任何理论渊源关系 ,但是他们都关注制度问题。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框架对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的趋势呈现出模型化、强调历史的作用、注重制度差异的研究及用制度方法解释发展差异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从人才观的角度看,西方经济学对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的看法主要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第一阶段,人———物质财富的消费者。把人仅仅作为消费者来看待,是西方经济学最初的认识,也是其得以发展的不可逾越的认识阶段。这主要体现在西方经济学的重商主义阶段和古典经济学阶段。在重商主义阶段,他们主要是将金银形式的货币作为财富的唯一形态,而非人的才能,认为一国的财富来自对外贸易,这时期的资本主义的对外掠夺,主要是物质形式,强制输出产品,对人才则不屑一顾。在古典经济学阶段,他们将研究中心从流通领域转向了生产领域,研究国…  相似文献   

7.
周彦 《经济师》2006,(3):26-27
现代西方经济学对信誉问题作过许多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信誉问题进行研究也不乏其人。文章对西方经济学在信誉问题方面的研究作了分析、介绍,特别是对标准新古典和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在这一问题的分析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的演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但是,作为一种思想却源远流长。古典经济学在“能否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有乐观派和悲观派之分,他们主要关注的是土地这种资源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重点转向资源配置机制和资源最优配置条件,除了马歇尔对可持续发展问题持乐观态度外,其他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很少提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主流经济学主要研究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问题  相似文献   

9.
由谷永芬、张英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史>一书已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扩展了作者以往的研究成果,又吸收了近10年国内外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新成就.全书研究了近500年的西方经济学发展历史,分五篇30章,分别叙述了前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19世纪上半期的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19世纪后期的经济学说、20世纪的西方经济理论,也包括了近20年来西方经济学发展的最新理论.该书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自凯恩斯革命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经历了分裂综合再分裂再综合几个阶段。1936年《通论》的出版,打破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统治地位,经济思想分裂成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在学术上表现为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的对立。1948年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出版,标志着西方经济学的一次大综合,在汉森、萨缪尔森等人的努力下,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这个学派曾经在战后西方经济学界占据了似乎不可动摇的主流地位。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动摇了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沈建法  黄叶芳 《经济地理》2002,22(2):249-252
由经济学倡导的“新西方经济地理学”的兴起使西方经济地理学面临重大挑战。也揭示了西方经济地理学存在的问题。本文的目的是评述当前关于西方经济地理学的动向、问题与有关争论。  相似文献   

12.
鲁比尼视野中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经济学家鲁里埃尔·鲁比尼因在西方经济学家中最早预言有可能爆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而备受瞩目。危机爆发后,他跟踪研究,对危机提出了自己的若干独特见解。他尝试分析危机的原因,展望经济发展前景,提出应对危机的政策建议。但是,作为西方经济学家,他对危机根源等问题的认识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为应对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我国政府把西部地区作为基础设施投资重点,取得了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同时刺激全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成功经验。这证明,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发展战略耦合是一项值得重视的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经济增长策略。当前,为抵御新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国家宜把中部地区作为这轮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区域,以收到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步伐、营造区域热点、刺激全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效果。 ?  相似文献   

14.
For more than 30 years, South Korea has experienced exceptional economic growth. In the context of such an accomplishment, is any room left for the social economy organizations? The analysis of available legal and economic data shows that whereas these organizations have a nonnegligible place in the Korean economy, on the one hand their role is limit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ir western counterparts,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boundaries between public, capitalist and social economy sectors are blurred. The family in Korea is the most natural factor of socio‐economic integration; in many areas the family substitutes for intermediaries like the social economy organizations. The economic crisis that touched Korea at the end of 1997 contributed to the weakening of the traditional model of family solidarity and offered new prospects for the Korean social economy,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social protection and social services. This is similar to what seems to be evolving in Europe.  相似文献   

15.
逄锦聚 《当代经济研究》2012,(1):44-49,93,92
在世界经济逐步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我国集中精力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进程中,欧美经济又先后受到债务危机的困扰。美国债务危机的深层根源在于由基本矛盾而产生的有效需求不足,直接原因是为弥补这种不足而采取的财政赤字政策,举债过度。欧美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必将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但就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趋势看,如果因应得当,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持续发展的态势不会因此而改变。欧美债务危机对我国有深刻的启示,应从中吸取教训,采取必要的措施,把我国的经济搞得更好。  相似文献   

16.
Sub-prime lending crisis ha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which is evolving into an economic recession sweeping across the West. Financial crisis leads to the demand reduc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as the largest manufacturing country, China must face overproduction. The role of China as "world factory" determines that financial crisis will severely attack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u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heavy dependence on export, low-level manufacturing link, lack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nd high-tech industry, weak independent innovative ability, unsustainable exploration of heavy-pollution resources, and lack of international famous brands. How to transform crisis to opportunities is an urgent research topic.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financial crisis.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more external drives to chan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refore, financial crisis becomes not only an opportunity for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improve itself based on the existing accumulation but also a chance for China to transform from "world factory" into a powerful n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调节学派,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形态做了一个新的理论阐述。调节学派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流派,其理论和经验研究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本文就是对其危机理论的一个详细介绍,并说明其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资金是西部地区稀缺的资源 ,目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主要靠财政性投资拉动。本文在肯定财政性投资成绩的前提下 ,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以便更好地提高西部大开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倡导并践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并影响着全球经济,更加凸显对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及其危机予以剖析的重要性。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危机体现于"现象经济学"倾向、方法论的形式化、环境假定的绝对化、"价值中立"的先天不足,以及均衡分析和静态分析的有限性等方面。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危机,预示着其进一步演化的转换方向。  相似文献   

20.
This review article surveys accounts of the recent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by ten leading economists – nine in the US and one, Martin Wolf, in the UK – all of whom are critical of mainstream economic thinking. Since their explanations of the crisis are very similar, the review concentrates on their differing views on three questions: the reform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the state of academic macroeconomics; and the global economic imbalances. Some of the writers have also considered recent austerity policies and their opinions on this topic are also discussed. The article closes by referring to some of the gaps in these accou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