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6,(1):4-5
影响今年国内粮食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是供求关系、国家政策价格支撑、天气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等。从国内供需情况看,处于总体供需基本平衡,供应略紧的状态,不同品种差别较大。今年稻谷收购国家启动了最低收购价格预案,而且主要以储备收购为主,收购量较大,经营性收购量较小,目前晚稻政策性收购继续在执行中,如此后市政策性价格仍然对稻米价格构成较强的支持,对稻米价格的下跌有较强的抑制。南于我国很多稻谷产区遭受持续阴雨、低温气候、病虫害和遭遇台风“麦莎”影响,使今年稻谷减产严重并且整体品质下降,供应相对减少。此外,今年后期国内一些地区相继爆发了禽流感疫情,使得全球家禽养殖业受到较大影响,玉米、豆粕等饲料市场出现低迷,影响了大豆、玉米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现行粮食价格政策缺陷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粮食收购保护价格政策和销售最高限价政策不完善、不配套,使财政补贴增加,粮食企业亏损,农民也有意见。一、粮食价格不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现行粮食保护价定价反映了市场调节的不完善性。价格调节生产和消费,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但粮食定价往往是政府干预,出现了两种负作用:①支持价格的运用,从长期看确实有利于粮食生产的发展,但使财政支出增加,政府背上沉重的包袱。②政府为了限制粮食价格上涨而制定的粮食销售最高限制价格一般是在特殊时期使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其价格水平低,既不利于刺激生产,又不利于抑制需求,在… 相似文献
3.
一、2006年国内粮食市场形势分析影响2006年国内粮食市场的因素主要是国家政策、供求关系、天气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等。根据对目前粮食市场信息的分析和我国粮食经济基本运行规律的掌握,笔者初步判断:2006年我国粮食生产继续呈增长态势,粮食库存充裕,市场供给压力较大,粮食供求关系正处在由前两年的偏紧状况向阶段性、结构性供过于求的状况转变。从市场层面上分析,粮食市场价格与2005年相比整体将进一步回落。但考虑到中央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经济政策,国家将继续实行保护农民种粮利益的最低收购价政策。虽然这种政策将会对市场粮价下跌起…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省市场粮价稳定.其中小麦和稻谷稳中略降,玉米稳中略升。粮价上升存在一定压力,但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支撑和粮食产需缺口的存在,今年粮食价格总体水平不会有大的下降。具体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12005年粮食价格走势回顾2005年上半年,国内市场粮食价格呈先持稳后连续回落的走势,总体看,至2005年年底,全国粮食主产区小麦、稻谷、大豆收购价格低于2005年年初水平,玉米价格高于年初水平,但和2004年同期相比,小麦、稻谷、大豆、玉米均低于2004年同期水平。2005年第一季度,粮 相似文献
6.
粮食价格政策的演变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价格政策由计划取向向市场取向转变,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的演变过程。回顾这一过程,寻找目前粮食价格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进一步深化粮食价格改革,促进粮食生产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障市场供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粮食价格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前,我国对粮食实行严格的政府定价政策,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严格控制粮食市场,严禁私商经营粮食的政策。自1979年以来,粮食价格政策在改革开放中逐渐向市场化的方向演变,大致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年~1984年)基本维持“统购”,提高收购价格这一阶段粮食… 相似文献
7.
2006年,全国粮食获得丰收,粮食价格继续保持稳中小幅上涨的局面,12月底稻谷、玉米、小麦、大豆价格均高于2005年同期水平.预计2007粮价将继续保持稳定上升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全国粮食市场在经历了数字的疲软之后,目前仍然还是不景气,粮食市场何时才能转旺?市场粮价有无回升的机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此作一些分析,供粮食部门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必须警惕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六大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初露端倪。全面放开粮食价格后,由于相关措施还不完全到位,必将出现风险。现就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出现的风险及如何防范和化解风险进行一些探讨。全面实行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将出现六大风险:一、粮食价格波动风险目前,我国粮食总量供大于求库存积压严重。在过去政府确定的保护价粮食普遍高于市场价格,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比国内粮食价格明显偏低的情况下,国家全面放开粮食价格,有利于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有利于粮食全面走向市场。放开粮食价格后,由粮食企业根据“购得进、销得出、有效益”的原则自主确定粮食收购价格,虽然对… 相似文献
11.
粮食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特殊农产品。粮食有公共产品性质,生产应受到公共财政的支持;同时,粮食生产市场自发调节,必然会引起粮食供给和价格的巨大波动,给农民的利益展。为了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大多数国家政府都曾对本国粮食价格稳定粮食供给的目标。价格干预的主要手段是实施粮食保护价格政保护价格时,政府就按保护价格收购粮食或向粮食生产者支付差价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确实发挥过巨大的作自由化进程的加快,政府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负效应也日渐突出,对象。作为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现行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也的困境。如何选择高效率的财政农业支持方式,以便更有效地促进财政农业支持政策研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的不可替代性和社会保障性决定了其具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较大,单纯依靠带来损失,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进行过干预,以达到保护本国农民利益,策,即当粮食市场价格低于政府规定的补贴。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在刺激粮食生用。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农产品贸易成为WTO各成员国被要求承诺削减的面临政策效应递减,政策目标难以实现粮食生产和保护农民利益,是当前我国 相似文献
12.
13.
2008年我国粮食生产获得了连续第5个丰收年,总产达到5250亿公斤,比2007年增长4.7%.由于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综合影响,2008年我国粮食收购、销售价格出现了新的格局,呈现错综复杂的波动局面.但是.在国家及时出台一系列强有力调控措施下,总体来讲还是基本稳定的.从2008年我国粮食市场变化及国际市场粮食供求状况看,2009年粮食市场价格趋势在2008年基础上将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4.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6,(4):5-5
作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执行主体,中央储备粮总公司2005年顺利完戚了稻谷、小麦、玉米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等各项任务,成功实现了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拉升了主产区各粮食品种的市场价格,早稻、中晚稻、白麦、红麦价格分别稳定在每斤0.70元、0.72元、0.72元、0.69元的国家调控目标价格以上,维护了粮农利益,调动了其种粮积极性,使中央惠农政策真正落实到千家万户。粮食主产区农民高兴地说,“如今到国家粮库嬖粮,一句话,舒心。” 相似文献
15.
16.
我国粮食政策的目标及其相机选择--新中国粮食政策演变的一种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粮食政策目标的不同主张粮食政策有两大目标:安全、效率。粮食政策的目标从来都是一个经济学与政治决策者研究和思考的重要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粮食政策目标的选择无论是在经济学界还是在政治决策层面上都存在着相左的意见和激烈的争论。从不同意见的争论中可分为两派:安全论派和效率论派。安全论是中国传统粮食政策目标的主要理论基础。由于粮食缺乏可替代性,鼓励农民种植积极性,确保粮食的供给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并成为我国传统粮食政策的核心目标。《汉书》中常被引用的“王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体现出了为政者决不能… 相似文献
17.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6,(3):4-4
从当前情况看,今年粮食价格仍具备基本稳定的较好基础,前期价格变化不大,中后期粮价走势仍需密切关注。(一)当前粮食供求状况较好,为粮价稳定打下了较好基础。2005年粮食产量达到9680亿斤,比上年增产近300亿斤,当年粮食产需缺口进一步缩小,粮食供求关系处于紧平衡状态,多数农民 相似文献
18.
粮食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粮食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同时它也关系着公民个体的生计。粮价的涨跌左右着农民的收益、粮企的利润,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国内粮价的高低变化必定与国际粮食市场有着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我国对稻谷仍然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收购的稻谷品种、水平与2004年相同。稻谷几个品种的市场价都高于最低收购价。中籼稻、晚籼稻和玉米、大豆的市场价低于上年,早籼稻、粳稻和小麦市场价略高于上年,谷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市场价稍低于上年。在2005年粮食价格疲软的情况下,国家实行最低收购价,极大地起到了提升并稳定粮食主产区粮食市场价格的作用。成品粮零售价比原粮收购价高10%以上,因此当年收购的粮食当年销售,粮食购销部门获利不小。化肥、农用柴油(0号)和农膜的市场零售价大大高于上年,使粮肥(化肥)、粮油(农用柴油)和粮膜…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