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潮商》2014,(2)
正华人首富李嘉诚家族在西进欧洲的道路上狂奔。4月8日,李嘉诚次子李泽楷71亿港元抛售北京盈科中心。这是继去年下半年至今,李嘉诚家族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第七次抛售。尽管李超人竭力否认自己并没有抛弃香港和中国内地,但和记黄埔财报数据也许能更真实反映李嘉诚的决绝之心。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英国将成为李氏欧洲商业帝国的核心。和黄如此看好欧洲,究竟为了什么?  相似文献   

2.
在香港,大概没有比李嘉诚更引人注目的名字了。在香港,也许没有别人象李嘉诚那样令人羡慕,令人妒嫉,令人叹服。你看:他经营的地产、金融、酒店、石油、电力、货柜码头遍布五大洲;他的主要产权,就有34.85%的长江实业、800万股(0.26%)的和黄,62%的嘉宏、34.3%的港灯、43%的赫斯基石油、100%的青州水泥、4.9%的大东电报;另外,他个人持有加拿大温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家》2008,(1):38-40,42
2007年11月21日,台湾《商业周刊》、《全球商业经典》编辑团队到香港长江集团总部拜访了李嘉诚先生。李嘉诚先生谈到了他的成功之道以及对风险的控制,他说自己花90%的时间在想坏情况下会出现的问题;"审慎"是一种艺术,必须拿捏风险和投资的脚步。以下是对话摘录。  相似文献   

4.
动态     
《房地产导刊》2006,(3):9-9
房企2005业绩下滑地产公司连拉警报;李嘉诚15亿元开发广州四住宅用地;和黄青睐青岛地产;新世界百货进军重庆今秋开业;世邦魏理仕入成都;瑞安地产将启动香港上市计划  相似文献   

5.
众甫 《中国企业家》2006,(12):19-19
从眼前看,国企大盘称霸香港对民营企业的集资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从长远来看则不是这样香港资本市场原本以英资和华资公司来划分。前者的代表是汇丰银行,后者的代表是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黄。改革开放后大陆企业成长壮大,把香港资本市场作为海外融资平台,纷纷到联交所挂牌上市,中资板块逐渐成形。截至2006年5月 31日,香港主板上市的中资公司达171家、  相似文献   

6.
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Forbes)近日评出的’99世界超级富豪排行榜披露,去年排名全球19名的李嘉诚一跃排名世界第十,在亚洲富豪中列首席。李嘉诚是香港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的主席,他传奇性的致富生涯,以及他在香港政商界所具有的影响力,使李嘉诚博得另一美名———“李超人”。房价暴跌趁机吸纳1939年,抗日战争期间,李嘉诚随着父亲从老家广东潮安逃到香港,当时李嘉诚年仅12岁,读了两年书之后,因太平洋战争,香港沦陷,隔年他的父亲重病去世,身为长子的李嘉诚只好辍学挑起家担。1945年香港光复,他…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否存在着企业家素质危机?整个社会是否存在若发展理念的危机?至今没有人清楚地提出这一问题,也很少有人关注这些问题。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上,香港李嘉诚先生的致辞透露出深深的忧虑,更是发人深省。李嘉诚说:“全球化对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有着独特贡献,但有人认为它像一个脱缰的社会,其不断延伸、复杂常变及互相矛盾的性质,既为参与的人创造商机和庞大的财富,也压迫着更多的人,令他们生活得更艰苦和绝望,令他们感到  相似文献   

8.
读者     
《中国企业家》2006,(12):10-10
“团拜”李嘉诚 读贵刊《拜访李嘉诚》一文,些许感慨。李嘉诚,这位78岁的老人、名声响亮的香港首富,在华人世界里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人们惊叹于他在商界取得的巨大成功,更钦佩他的人格魅力。然而一直以来,部分中国的企业家将李嘉诚视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典范,这其实是一种误读。李嘉诚的成功在于以科学的西方企业制度为基础,辅以中国文化元素的“品行”,例如为人谦和、生活简朴、以及对待子女的“严厉”。  相似文献   

9.
任建 《企业文化》2007,(9):62-63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见证了这不平凡十年的香港著名企业家、长江实业集团主席李嘉诚,谈及回归,感慨良多。香港回归祖国,"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功。李嘉诚认为,十年来,这一构想在香港就体现为"中国主权" "香港生活",而中央政府"50年不变"的庄严承诺使得这两种观念十年来能在香港平稳过渡,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10.
精神快餐     
财富的另一面 一位香港记者曾经采访过亿万富翁李嘉诚,记者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用了十分尊敬的词语,告辞的时候,还表示了对李嘉诚的崇拜。李嘉诚却说:“先生,我同样崇拜你。” 记者愕然。李嘉诚解释说:“我愿意拿一半的资产和你换青春,你愿意吗?” 李嘉诚富可敌国,但却无法换回逝水流年。在许多人眼里,富翁的生活是随心所欲的,他们可以用金钱换来自己想要的东西,其实富翁的生活并不是如人们想象的无忧无虑。 比尔·盖茨说他最快乐的事情不是每天看着自己信用卡里有用不完的钱,而是能够回到家和妻子、儿子共度良宵,看看电视、喝喝咖啡或者和  相似文献   

11.
汪洋 《企业导报》2001,(7):23-23
<正> 世界巨富、香港首富李嘉诚是香港最成功的财富精英。2001年《财富》论坛在香港召开之际,他向新闻界透露了他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运动节俭学习思考 李嘉诚至今仍然坚持每天清晨6时起床,接着就是运动,其中大多数时间都是打高尔夫球,或者游泳,然后便投身于一天忙碌的工作之中。或许是对做生产和赚钱的热情使李嘉诚奋斗不息,他说:“我从未考虑过要退休。”身为和记黄埔  相似文献   

12.
一个只读完初中的人,一个茶楼卑微的跑堂者,一个五金厂普通的推销员,经过短短几年的奋斗,竟然成为香港商界的风云人物,乃至风光无限的香港首富。创造这一商业神话的人便是后来被誉为"香港超人"的李嘉诚。李嘉诚创造商业神话的秘诀就在于他超人的经营智慧、超人的商战胆略和超人的企业家精神。一、未学经商先学做人"未学经商,先学做人",这是李嘉诚经常说的  相似文献   

13.
嘉诚审帐     
1950年,李嘉诚拿出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在香港筲箕湾创办了长江塑胶厂。1957年,李嘉诚抢先研制投产了塑胶花。  相似文献   

14.
邓元鋆 《英才》2010,(8):120-121
李嘉诚是我非常尊敬的企业家之一。他是一个香港人,他的奋斗、成功历程部是在香港完成的,他对香港经济有巨大的影响力。虽然我跟李嘉诚没有过直接的交流,但作为同样在香港出生的中国人,我深深受到他的经营管理理念、为人处事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善于创造奇迹的香港,近几十年来创造出了一批令人瞩目的“世界级”富豪,他们靠着白手起家、节俭勤劳、抓住机遇、稳扎稳打,跻身世界富豪排行榜。被称为香港四大家族的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郭炳湘兄弟,都属于这一类型。他们富于传奇色彩的创业经历和明确的人生追求,受到世人的普遍关注。北京黄金地段的四大商业中心——王府井的东方广场、新东安市场、  相似文献   

16.
在“李嘉诚撤资中国移情海外。的舆论风潮下,李嘉诚称长和系永不迁册,永不离开香港。  相似文献   

17.
《英才》2005,(3):9-9
谈到商业关系,我想起一位著名国企的老总与我说过的一件往事: “我们与李嘉诚约好见面的当天,香港挂起风球警报,很多公司都不上班了。然而,李嘉诚并未取消这个约会,我们便准时前往。车子到了停车位,我们看见李嘉诚撑了把大大的黄伞在风雨中等候,谈完了,他又撑着伞送我们上车,一直目送车子驶离。每次谈到与和记黄埔相关的合作时,我就老想起他撑着黄伞的镜头。”  相似文献   

18.
资讯     
◆人物“哈药教父”刘存周出任东盛集团CEO兼董事有“哈药教父”之称的刘存周前不久辞职后,备受业界关注的去向谜底终于揭开。日前,刘存周正式出任陕西东盛集团首席执行官(CEO)兼董事。据悉,刘存周加盟东盛的原因主要是他认为,首先东盛企业已具有足够的规模;二是基于郭家学良好的声誉、诚实做人的品德及其艰苦创业的精神;其三,东盛拥有一支良好的管理团队和企业文化;其四,东盛建立和完善了现代企业制度。此外,刘存周认同东盛提出的二次创业战略计划和目标。看好西部李嘉诚斥资百亿挺进西安房地产日前,香港富豪李嘉诚旗下的和黄地产以总价…  相似文献   

19.
新书推介     
正《李嘉诚全传》刘屹松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年11月定价:32.00元李嘉诚被美国《商业周刊》誉为"全球最佳企业家",其统领的"和黄"集团被美国《财富》杂志誉为"全球最赚钱公司"。本书揭示了这位商业天才如何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世界顶级企业家的传奇,让读者领略到一代儒商叱咤商海的无畏气魄,探究了李嘉诚如何把握地产市场的财富良机。除此之外,本书还  相似文献   

20.
香港首富李嘉诚拥有上百亿美元的资产和庞大的李氏财团,在香港可谓是举足轻重。他的创业经历极具有传奇色彩,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几个闪光的亮点。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1950年夏天,年仅22岁的李嘉诚拿出多年当学徒的积蓄,并向亲友筹借5万港元,租了一间厂房,创办了“长江塑胶厂”,生产塑胶玩具和简单的日用品。在最初的一段时期,李嘉诚凭着自己的商业头脑,以“待人坦诚,执事以信”的商业准则,发了几笔小财。几次小小的成功,使年轻而又经验不足的李嘉诚忽略了商战中变幻莫测的特点,他有点过于自信了。他急切地去扩大他那资金不足、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