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企业家》第18期封面故事《大买手复星》当复星披露它的对标企业是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时,新成语"不明觉厉"不由浮上脑海。当然,这个"不明觉历"应另做新解:因为搞不明白,所以觉得自己很厉害。复星年化38%的投资回报是挺好。不过这30年来中国很多企业做得也不错。截至目前,很大程度上说,复星赶上了一个好市场、好形势。复星的商业模式看上去也  相似文献   

2.
复星集团CEO梁信军认为,融资模式决定了投资模式。复星过往主要的投资资金均来源于自己的资产,跟一般PE不一样复星不是PE,更像巴菲特首先声明,复星不是PE。原来大家说多元化不好的时候我们就一直强调我们是多产业公司,现在大家认为PE很好,我们也并不认为自己是PE。复星的模式和巴菲特相近。就全世界来看,投资控股集团有几种极端的类型,一种就是PE,一种是投资控股集团比如GE,管控极其严格。  相似文献   

3.
解疑复星     
李岷 《中国企业家》2007,(15):42-55
郭广昌为何敢于在中国大陆制造和黄、GE的翻版?郭广昌和他领导的复星团队有个坚定不移的信念:一个高速成长的新兴经济体,一定能托起一些多元化产业投资控股公司。这是复星为何敢逆"专业化潮流"而动、标榜要打造一家多产业控股型公司的基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如果用一句话形容2004年的话,我把复星定位在"体检"。今年宏观调控以来,外界对复星无论是造钢铁,还是搞多元化,都有很多的质疑。 复星该怎么办,我们今年做了很多的思考,做了三件事情:一是对复星集团非上市的部分进行了全面的财务审计,把有关的报告提供给利益关系人;第二是对战略进行了调整,提出适度的多元化,但是要坚决贯彻经营的专业化;第三是  相似文献   

5.
李聪 《中国企业家》2013,(18):51-52
CE:随着国际化的深入,复星管理的资产也越来越多,复星高层是如何分工的,现有员工能否满足国际化的需求呢?郭广昌: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复星的国际化团队已经比较成规模了,全球投资的两个专业团队已经表现出很强的实力,投资的成绩也开始显现出来。与此同时,复星旗下的复星地产、复星医药、鼎睿再保险等这些投资平台也打开了,未来我觉得这个投资格局会更加开阔。当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我们还需要积累经验,特别是需要加强管理外籍投资  相似文献   

6.
"我们是不怕的,我们已经做过法律设计并在沙盘上试演过了."2012年12月24日,复星国际有关人士(以下简称"复星")告诉《中国企业家》,早在2011年10月,潘石屹第一次来到上海复星总部的时候,在郭广昌的办公室说了上面的话."他暗示即便没有复星的同意,依然是有办法进入到外滩8-1项目之中," 复星告诉本刊,"但当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句话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中国无数企业因为多元化走向了失败的深渊;很多企业在多元化的道路上走了又走,但最后都不得不回归主业。多元化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遭受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强烈。不过与近年来那些因为主业遭遇瓶颈、不得不尝试多元化的公司不同,复星却把多元化当成了一种运作手段,在其成立的16年时间里,一直在不间歇地多元化投资、收购、融资和出售,获得了飞速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要扎根中国、立足复星优势,按"投资+产业+保险"的思路加速发展,把复星努力打造成一家全球领先、专注于投资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全球性投资控股集团10月28日,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在福布斯中国民营企业全球化论坛暨上海世博会民企馆答谢礼上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世博以前我们各自为政,世博以后我们会抱团合作。"  相似文献   

9.
微博     
《楼市》2012,(24):26-27
外滩罗生门地王之争"谍影重重"复星国际和SOHO中国之间的"外滩地王"争夺大战,不但未随11月29日的开庭走向缓和,反而越发热闹起来。近日,复星向媒体抛出了"母协议""谈判代表疑反水"等重磅炸弹。SOHO董事长潘石屹也立马反击,称"复星没钱""就是想向SOHO要5亿元赔偿"等。@梁玮:在2011年底,求金若渴的证大和绿城,恰逢SOHO的"鸡贼"VS复星的"趁火打劫"。求生的欲望战胜了代表法律规则的母协议,最终,证大和绿城选择"活着"  相似文献   

10.
复星与凯雷将在全球寻求与中国相关的投资机会 复星将在伦敦、纽约等地设立办事处 复星与凯雷考虑在香港、美国发行外币基金  相似文献   

11.
推荐阅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最怕的就是推荐变成了模仿最后闹出邯郸学步的笑话来。尽管如此,复星在20年的投资经验中,最为浓缩的经验就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拿来主义,所以在复星内部,我推荐学习和黄,也学习GE,现在我们也非常看好巴菲特和芒格的保险投资模式,当然,我们的合作伙伴凯雷、保德信也是学习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樊融杰 《英才》2013,(6):40-43
巴菲特的投资模式,究竟会在复星的投资八卦阵中,产生怎样的效果呢?37亿元2012年复星全年的营收为5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9%,然而其净利润却同比增长了8.9%,达37亿元。"我是在身体层面练太极,马云是精神层面练太极,他境界比我要高。"话说得兴起,郭广昌盘起腿来坐在"太师椅"上,时不时嘬上一口普洱茶。  相似文献   

13.
新书推荐     
《大灾难后的金融变局》;《昌运复星:郭广昌的中国式商界传奇》;《长尾经济学》  相似文献   

14.
黄柳 《新远见》2016,(Z1):47
复星嵌入健康服务产业的深度与广度,成就它在医疗投资市场的优势。上市公司复星医药全资子公司上海复星医院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星医药")"浓墨"收官2015年医疗服务投资。继2015年12月初发布公告与温州市中医院共建温州首个三级甲等老年病专科医院后,12月17日,复星医药与青岛城投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城投")签订协议,拟共同投资  相似文献   

15.
读者之声     
《中外管理》2012,(7):14-15
读者评刊主动退出也是一种智慧封面文章《退市:新活法》2012年6期"退市"有主动、被动之分。阿里巴巴的退市,本质上与其说是撤退,不如说是一次主动的进攻,是企业运作,资本角逐中翻云覆雨的深层次竞技,盛大、复星概莫如此。毕竟上市并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其  相似文献   

16.
从复星医药乃至整个“复星系”的活法中总能看到PE(私募股权投资)操作的身影。但是,复星医药肯定不止是在做PE的事。  相似文献   

17.
《英才》2009,(11):36-43
一个横跨多产业的民营集团如何实现资本蜕变?复星式的产业投资成就了复星,还是复星式的成功影响了所投资的企业?所谓的“复星模式”是否具有可复制性与持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上海企业》2014,(12):82-82
<正>近日,复星集团发布"1+1+1"大健康战略,称将打通旗下保险、地产、医药领域构筑深度健康产业平台。背靠复星国际以及复星医药的复星地产无疑在养老地产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同时在上海、宁波、大连三地启动其"健康蜂巢"产品。郭广昌表示,"打通健康养老各个环节只是我们走出了第一步,复星要做的是一个为未来提供良好健康服务背后的完整体系。通过多功能复杂的体系给客  相似文献   

19.
汪群斌  王瀛 《英才》2012,(5):117
争斗,一定不是复星未来的关键词。从8.3万元创业,到2011年净值350亿元的投资组合,集团发展规模一天天壮大。复星现在面临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思考。因此,如果能穿越,我一定是去未来。不为享受、不为猎奇,只想印证一下未来的复星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当我穿越到未来,复星可能已经成为了一家全球化的资产管理集团。我迫切地想知道,那时的复星  相似文献   

20.
何斌 《中国企业家》2007,(19):74-76
重回"农业主场"三年后,新希望依然面临着深耕未来的挑战两年前,当新希望在金融、地产等领域的多元化投资正如火如荼并渐入佳境,却出人意料地在转型8年之后毅然重新"回归农业",提出要打造"世界级农牧企业"(详见《中国企业家》2006年度第1—2期封面故事《捍卫主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