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清诗总集的序跋,对研究有关总集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有些序跋,由于种种原因,总集本身却未曾收录,这就有了拾遗补阙的必要。而根据有关文献,至少可以为《感旧集》、《宛雅》全三编、《白山诗介》、《熙朝雅颂集》、《黔诗纪略》、《墨江修禊诗》等若干总集提供增补。  相似文献   

2.
从清诗及清代社会思潮的大背景考察《艺概.诗概》的使命,从中国文化的深厚背景找寻刘熙载诗评的理路,从清儒与宋儒的关系考察刘熙载之所失,是捕捉《艺概.诗概》目的的基本手法。  相似文献   

3.
2004年2月13日的《汇读书周报》报道了刘世南先生的《清诗流派史》已由人民学出版社再版的消息,这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刘先生此书在1995年曾由台湾津出版社出版,但印数仅一千册,内地极为罕见。在书的末尾,刘先生曾附有一首长诗以记其事,诗中不无忧虑地写道:“不知问世后,几人容清玩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对体育运动中归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综述,文中列举了有代表性的研究结果,指出了运动归因研究多偏重教学和竞技体育,在大众体育中的研究比较弱,应该加强此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研究信息问题由来已久,对信息问题的关注扩充和拓展了经济学研究视野、研究方法、研究思维及研究对象.经济信息问题在本质、结构、运行及功用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重大的进展和成绩.然而经济信息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研究在各个方面上的进展也参差不齐,影响到信息经济学学科体系的深化.本文综合了国内外该项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了各研究的进展与缺失,指出了经济信息问题研究可能突破点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外贸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研究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入世后国内学界对中国外贸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对此进行了分类和述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加强对宏观经济管理与政策调控的研究,和对微观企业外销的调查研究,研究领域的均衡,注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合等,以不断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阅读了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波教授的新著《转型期中国房地产市场成长:1978~2008》一书,感到获益良多。我觉得这本书很好地遵循了科学研究的规范方法,为房地产市场研究树立了一个新标杆,在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其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手段都值得借鉴和推广。具体来看,该书在研究范式上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是影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几年,东西方学者学者对这两者关系的研究和探讨也在不断加深。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主要聚焦于在汇率水平及波动对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机制及结论;对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评,表现在国外研究难以本土化,国内研究趋于纯理论化;从加强对发展国家研究、侧重地区性和行业性细分研究、开展案例研究三个方面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温泉旅游研究三十年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30年间,温泉旅游研究文献总量已经积累到了可以综述的阶段,无论是研究活动、研究内容都呈现了可划分阶段的性质并出现了区域分异,评述了中国温泉旅游研究30年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内外8个权威电子期刊数据库有关品牌延伸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发现:国内对品牌延伸的研究落后于国外,相关文献的学术贡献度和影响力比较低。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品牌延伸策略研究以及品牌延伸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方面,而国外的研究更关注品牌延伸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国外研究侧重于定量分析,而国内定性分析比较多,侧重于理论性探讨。最后,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内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清初海宁查昇《宫詹公诗馀存稿》存词达123首,《全清词·顺康卷》失收,《补编》及各类辑佚文章亦未见辑补。将其整理发表,以补《全清词·顺康卷》之缺。  相似文献   

12.
明代胡应麟的《诗薮》是中国一部经典性的诗论专著。本文对其确立的各种诗体的创作原则和审美标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认为清代的有些诗论主张和审美观念,都曾从中吸取过有益的养料。文中并对胡应麟确立的这些原则和标准的原因与既成条件,以及对后世的利弊影响,也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吴超 《嘉兴学院学报》2008,20(3):111-116
朱彝尊贯通经史,治学广博,著作颇丰。晚年选刊《明诗综》一百卷,书中别附“诗话”,得嘉庆时人扶荔山房姚祖恩整理成24卷《静志居诗话》(简称《诗话》),单本行世。朱彝尊虽久仕清朝,但不忘故明,《诗话》内有表彰前明孑遗的“微言大义”。由《诗话》之编撰体例、撰述动机与著录内容更可窥晓朱彝尊的政治态度与治学风格。  相似文献   

14.
沈德潜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诗论家,曾选编了多部诗选集,以唐诗为基点,上溯先秦,下探清代,构建了一部比较完整的“诗史”。这部独具风格的诗史,以“温柔敦厚”的诗教立论,重视人品与诗品的合,一,严谨而又通侻认可诗歌创作风格的多样性,包容诗史“正”与“变”的多种样态,相对降低了唐宋诗之争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5.
“浙西词派”是产生、发展在嘉兴大地上的一个词派,也是清代最大的词派,其人员之众、延时之长、影响之大,十分罕见。创始之初,是由当时的六位词人共同在理论及实战两方面倡导推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朱彝尊。作者通过对朱彝尊不同时期词作的分析解剖.给读者展示了他的词作成就。  相似文献   

16.
清代顺康时期的浙江嘉善,词坛鼎盛,名家崛起,丁裔沆、孙蝓是活跃于这一时期嘉善词坛的两位重要词人。《全清词·顺康卷》第12册收丁裔沆词3首,丁氏《香湖草堂集》存其作81首,可补《全清词·顺康卷》之遗。《全清词·顺康卷补编》第3册收孙蚧词7首,其中“瑞鹤仙”“水龙吟”两首系宋人辛弃疾、陈亮之作,今证其误。  相似文献   

17.
李瑞卿 《嘉兴学院学报》2005,17(4):10-15,106
文章认为,朱彝尊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以李梦阳为主,其诗学追随者为辅的诗学流派,进一步刻画了他们之间的诗学传承关系;比较客观地评价了公安派在明代诗歌史上的地位,以公安派为解散沉疴之良药,而以前七子派为诗学正宗。朱彝尊对公安派既肯定又否定的双重态度与钱谦益形成鲜明对比;以《诗经》和唐诗及前七子为正的诗歌发展观,是他论明代诗歌的理论准绳;对复社、几社等诗歌团体诗人的研究也富有新意。  相似文献   

18.
晚清丹徒籍词人赵彦俞年届六十始在蒋春霖鼓励下尝试作词,七十一岁时成稿《瘦鹤轩词》. 因身历太平天国兵燹,又深受淮海词派词风影响,其咏物、记游、凭吊、送别、题词五类题材词作,皆饱含慨叹身世的满腔愁绪和婉约幽怨. 其在艺术风格上,善用传统意象,情景高度交融;感情基调沉郁,富有幽怨之美;擅化宋人成句,词笔清秀挺拔.  相似文献   

19.
诗歌翻译被认为是难度最大的翻译。我国诗歌翻译理论的研究始于晚清时期,到20世纪初,达到兴盛。胡适、徐志摩、朱自清、王佐良、许渊冲等人的诗歌翻译理论的论述,见证了中国20世纪初诗歌翻译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