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雅 《董事会》2008,(12):40-41
如果要评选家电行业最霸道的人,估计绝大多数的业内人士都会郑重地写上“董明珠”这三个宇。“铁娘子”、“女皇”,从业界对董明珠的评价中,我们也许能清楚地了解到,董明珠是个说一不二的人。对此,董明珠也是当仁不让。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董明珠甚至还说过“我永远是对的”这样的非常绝对的话语,以至于圈内人在形容董明珠的厉害时,都用了这个一句话:“她走过的路都长不出草来!”  相似文献   

2.
死亡档案     
她叫春梅,今年,假如她能够活到今天的话,也仅仅是十八岁的年龄。但这美丽的年龄己经不属于她了。虽然她的死被某些人归为偶然,但事实却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人这样一个答案:必然。骑车人如此说骑车人S今年22岁,春梅是S之弟的女朋友。1996年8月22日下午S心急如焚地要到医院,尽快去掉春梅肚子里那块“心病”。在去医院的路上,春梅的泪水就像断了线的珍珠,扑籁地从脸上滚落下来、S说:“别光哭了,小心着点车。”她说:“死了才好呢,省得活着受罪。”边说边把车子骑上了快车道。S连连说:“快回来,危险。她回过头来,冲着…  相似文献   

3.
还是有一手     
李洲 《施工企业管理》2011,(10):107-107
“我们还设计了其它一些装修方案……”老秦又气喘喘吁吁地抱来一摞装修图纸。王经理看了看图纸,紧锁眉头。  相似文献   

4.
有两个人在树林里过夜。早上,突然树林里跑出一头大黑熊来,两个人中的一人忙着穿球鞋。另一个人对他说:“你把球鞋穿上有什么用?我们反正跑不过熊啊!”忙着穿球鞋的人说:“我不是要跑得快过熊,我是要跑得快过你。”  相似文献   

5.
一座大型建筑竣工后,要由专门的行家作出质量鉴定才能验收,一项新产品的问世,同样要由专家进行评审,才能确认是否可以批量投产。在一般人眼里,能够担此重任的,没点专门的学问是不行的。随便拉出一位“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二杆子,你就是“赶着鸭子”,他也不敢“上架”。然而,如若用于对人的评价,则好像无需什么专家不专家,也用不着学问不学问似的。那可真是“说谁好谁就好,不好也好;说谁不好谁就不好,好也不好”。上级评价下级,可以张口就来;百姓评议领导,也可任着性子放言。有的只言其表,不及其里,有的以偏概全,不及其余。因而往往发生错看、错用的情况。于我们的事业,无疑是不小的损失。 其实,评价人,也是一门挺深奥的学问。 法国大文豪莫里哀写过一则叫做《恨世者》的喜剧,其中有这么一段:“一个求爱者当他的爱情高涨到极端的时候,就是这样——连爱人身上的毛病也是可爱的。面色苍白的妇人,就说她是肤色白皙堪与茉莉花相比;黑得令人害怕的妇人,则称她为可爱的‘栗色美人’;瘦的说她是身段苗条举止灵活,胖的说她是凝重庄严。”这正好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情人眼里出西施。” 单是情人之间的事,却也无关大局,然而若是关 系到企业用人、社会选人,也就是我们...  相似文献   

6.
国网济南市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二次运检班另一个响亮的名字是“高兆丽创新工作室”。乍一听这个名字。有两个特别吸引人的地方:一是高兆丽一定是个女班长;二是一个女班长带领的队伍能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2972个主业班组、49类班组中脱颖而出,一定有她的“杀手锏”和“独门秘籍”。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走进了高兆丽和她的团队。  相似文献   

7.
笔者有个同事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分配在上海某汽车公司工作。不久前,儿子说公司分配给他一辆“内部价”轿车指标,比市场价低20%,因他不想开车,便委托他妈找个“买主”。她问我要不要?我算了算,“内部价”比市场价要便宜两万多元钱。而且这个“内部价”肯定还有“水分”,否则她不会这么卖力向我推销。只可惜我没这么多现钱。她还说,她儿子所在汽车公司的员工每人都可享受一次性的“内部价”指标购买本企业生产的轿车,有了车还可享受每月数百元的汽油补贴。许多人听说这事后,都羡慕她儿子找了个好单位。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87岁的老母亲突然得了肠梗阻,住医院要动手术,她担心过不了手术关,于是在手术前对我们兄弟姐妹说些嘱咐的话。她对我说的话是:“你不适合办公司,而适合当老师!”她对我一锤定音。我就办不了公司?忘了听谁说过,“聪明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但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办企业的人,相信都犯过各种错误。我原来在四通做出过成绩,那是主管开发工作,不是第一把手。后来离开四通自己出来办公司,结果没办好,没赚到钱反而赔了。  相似文献   

9.
张聪慧说自己是为设备“把脉问诊”的人。在山西柳林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她独当一面,全盘负责高温高压部件的金相监督,使用的工具多带“探伤”两个字:磁粉探伤仪、超声波探伤仪……前不久,由她独创的动态检验法因找到了“一对一”的检验依据,避免了金相监督的盲目性,被柳电公司以个人名义命名为“张聪慧动态检验法”。张班长有句名言在职工当中流传颇广:“这是一个人的责任,但绝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张聪慧坚守这个信条,曾为柳电2号机大修立下过显赫战功。机组解体初期,在一点一点、一片一片细查了汽轮机低压缸近500片叶片的损伤程…  相似文献   

10.
张明佳 《现代班组》2011,(10):44-45
“别跟我提刘一梅,她的事儿我一概不知。而且一提她,我胆固醇都跟着升高。看见没。我现在都煮芹菜籽水喝了……”当其他科室的人向我打听刘一梅时,我总是无可奈何且反复地跟他们解释说我不了解她。“谁相中她了,谁有那份闲心,谁自己去问好了,我是难以评论外加无可奉告。”  相似文献   

11.
微博     
《IT经理世界》2011,(10):24-24
张欣:一位朋友说她以前是个积极的人,但近来着迷微博,让她变得焦虑。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后来调整,首先是把上微博的时间控制在“有空时”,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说“做人难,做女人更难”,但在我们石横特钢公司轧钢厂一棒生产线却有这么一位大姐,她气质优雅,工作出色,家庭美满。她用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用心去生活,幸福就不会遥远。她就是我们的班长——刘静。  相似文献   

13.
延安红日     
仲夏,烈日,正当午。我们乘坐的客车驶入延安,强烈的阳光竟没有从车窗照进来,陪同我们的女孩生长在延安,她说:“延安是直照日,很温暖,晒不着也不会热的”。  相似文献   

14.
态度印记     
关于态度有个段子:三个工人正在砌墙时,恰巧有一个爱管闲事的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工人爱理不理地说:“没看见吗?我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抬头看了一眼好管闲事的人,说:“我在盖一幢楼房。”第三个工人真诚而又自信地说:“我在建一座城市。”  相似文献   

15.
难以想象,阳光灿烂的周艳泓谈起车来竟然是怕字当先。因为她自小就晕车,而且晕得厉害,有时坐公车都呕得一塌糊涂。当然这不是她怕车的最主要理由,她与车打交道的时间虽不长,却三次历险,庆幸的是每次都化险为夷。她调侃地说:“我当属大命之人,应有后福。” 第一次她声称是最恐怖的一次。用她自己的话说:小命差点儿丢掉。那是1998年3月,她从杭州去上海赶“三八”妇女节晚会,而3月9日要回北京参加她与世界情歌王子胡里奥的中央电视台直播节目。在沪杭高速公路上,车子突然冲上护栏,将睡在后座的周艳泓掀到前面,如果没有玻璃,她肯…  相似文献   

16.
读《老子》一书,开篇即遇到一个老大的疑惑。《老子》说:“上德无为而无不为”。既“无为”,又怎么能“无不为”呢, 原来老子讲的“无为”,不是什么事都不干。正如庄子说的:“清静因应,无所不为,谓之德人。”《老子》说:“图难于易,为大于细。难事作于易,大事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里,我们就可以略知什么是“无为而无不为”了。南怀谨老师说:“实际上道家的‘无为’,也就是‘无不为’,以道家的精神做事做人,做到外表看来不着痕迹,不费周章。譬如盖一栋房子,就在最初,把这栋房子将来可能发生的毛病…  相似文献   

17.
妈妈的青春     
我们年轻人最爱谈论的是青春,那种感觉总像是嫩草、鲜花,芬芳却毫不世俗。 可是最怀念青春的不是我们,而是我们的父母。在这儿,我只想说说我妈妈的青春。 我对她的了解只限于家里照片上的那个当年的姑娘。虽然是张黑白照,但我仍然感受到那骨子里露出的活跃的青春气息,是一种对生活的期望──一条大路伸向远方,路旁绿树成荫,又有阳光斑驳。有个叫“玲”的姑娘推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站在稍远的地方,但分明看得清那种笑容清洁而毫不做作,含蓄而不张扬。我知道,这是年轻的朝气,发自肺腑。那个叫“玲”的姑娘,当然就是我妈妈。不知她…  相似文献   

18.
国庆节后,北京再次陷入十面“霾”伏,微信上北京人霾中自乐:“一哥们说,前一段雾大,站天安门边上都看不到毛主席照片;现在说,掏出一百块钱都看不着毛主席。”虽有些夸张,可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京“霾”之深重,由此更加重了我们对蓝天白云的渴望,对美丽中国的呼唤。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与社会》2011,(4):49-51
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休闲标准化委员会主任魏小安:说到首届“中国休闲创新奖”,搞这个活动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字一玩,两个字一会玩,再说两个字叫好玩,最终的目的是要玩好。因为我们中国人是最不会玩儿的一个民族,我们从来都讲工作,我们从来都认为加班加点就是好同志。谁要说咱们去玩儿一玩儿,  相似文献   

20.
造人与造物     
无论是从政治上、经济上或其他什么角度来看,人都是最重要的核心要素。已经有无数事例证明了这个观点。在谈论人的价值方面,我曾经被三个人的讲话所打动。伟大领袖毛泽东说:“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说:“把我的厂房、机器、资金全部拿走,只要留下我的人,4年以后我又是一个钢铁大王。”而IBM的前总裁沃特森也曾说:“你可以接收我的工厂,烧掉我的厂房,然而只要留下这些人,我就可以重新建起IBM。”关于人的价值的描述,在企业家嘴里也许只是一句套话。不过,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