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建取得显著成效,为进一步了解蚕沙口村党建工程,加强乡村基层党建,以河北省唐山市蚕沙口村为例采用调研问卷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到蚕沙口村形成以“两个依托”为发展的特色经济带动地区的发展,全面落实了“村党组织+党小组+党员+群众”四级联动网格化制度,发挥党建在乡村中的作用,创新党建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乡村要想振兴,脱贫是发展的基础。要想提高脱贫质量,基层上下都需实干。想要实现乡村的振兴必须首先实现脱贫。而脱贫则需要各个部门和有关人员的互相配合才能完成。随着经济的发展,也为了乡村的振兴,抓党建促脱贫的脚步刻不容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村牧区始终是短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补齐农村牧区这块短板,促进农村牧区全面发展和繁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突泉县是传统的农牧业大县,农村牧区人口占大多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突泉县决胜脱贫攻坚提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宋锐 《中国市场》2022,(30):31-33
文章以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出发点,针对当前乡村经济发展情况,围绕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联性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相关问题,对利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落实的方法进行深入思考与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使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与深化。  相似文献   

4.
广西平南县文化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如何抓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依托特色旅游资源,挖掘平南县文化底蕴,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发展路径,是平南县乡村振兴的重点内容。文章通过分析平南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认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农民主体意识弱、文化产品同质化严重、文旅融合程度低等问题,对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推进乡村振兴提出应持续推行“党建领航+文旅赋能”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强化主体意识,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我国"三农"问题长期性、整体性、全局性的谋划和方略;乡村振兴战略包括乡村振兴总体战略、乡村振兴竞争战略和乡村振兴职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要从描绘战略愿景,构建乡村振兴战略"施工图";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和方案,推进乡村振兴落地生根;因地制宜、特色驱动,确保乡村振兴个性成长,整体发展;实施产业、绿色、人才、组织、文化职能战略,助力乡村振兴可持续等路径着手。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起来的新型旅游方式,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陕西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探讨了陕西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机制与路径。研究发现: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乡村产业的转型、空间结构的转变、居民人文素养的提高、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以及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助推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据此,从构建和完善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体系、产业体系、治理体系、市场体系和人才保障体系五个方面提出了陕西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既是农村信用社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神圣使命,也是农村信用社推进自身转型升级的重大历史机遇。本文通过探讨农村信用社服务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及工作措施,使农村信用社能突出工作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在构建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党的乡村振兴战略,绘就了乡村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在农村地区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落实者,因而在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思考农村地区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问题,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地区推进乡村振兴中作用发挥的问题与对策,为乡村振兴在农村地区的推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新时代的重大发展战略,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文章在梳理了甘肃乡村文化具备的历史性和世界性、地貌多元性和生态多样性、民族性和民俗性等方面的优势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甘肃乡村文化振兴面临基础条件相对薄弱、内生动力不足、文化与产业融合度不高、乡村文化元素开发不够、乡村文化生活单一等方面的挑战,从四个方面提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对策:思想道德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乡村文化与产业融合助推乡村富裕、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丰富乡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发展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又是必须响应的新要求。本文以舟山群岛为例,从乡村旅游的现状、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来阐述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重点,旅游业是民族贫困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依托,乡村旅游在推动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美丽乡村建设、村民脱贫致富、乡村产业聚集等方面。黔东南州是典型的民族贫困山区,根据其旅游资源禀赋特点构建合适的乡村振兴模式对黔东南乡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发展,乡村振兴已然成为国家最为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农村地区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特殊性,因此在乡村振兴这一战略实施环节需要对乡村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综合性考量,并以此为基础,从各村实际状况出发,构建更为完善的农村发展机制,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基于此,文章首先对乡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乡村振兴发展与经济多元化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以此提出具体的战略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3.
林裕  徐雄波  韦源源  陆建宇 《市场周刊》2020,(19):0157-0157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乡村建设发展的主要路径,而在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和创新的关键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南宁市上林县和隆安县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两县人才结构、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分析得出两县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导致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两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乡村教育振兴的人才培养策略和下一步的工作方向,为上林县和隆安县在新时期提高乡村振兴工作水平、加强乡村教育振兴与人才培养和应用能力,继而助力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文化要先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需要正确认识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借鉴成功做法,对乡村文化进行深度挖掘,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好乡村文化的应有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基础,现阶段的“三农”工作重点已经从脱贫攻坚逐渐转变为在农村地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此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资金流动,产生一定的金融需求,因此基层金融服务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针对基层金融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对金融服务的约束与管理,可以降低金融风险,从而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三农"事业发展的总抓手,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新时代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此带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本文主要从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三农"工作的价值诉求出发,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而提出"三农"工作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2019年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的意见》,意见指出以培育本土人才兴乡、服务在外人才返乡、动员社会人才下乡为重点,要以服务、凝聚、培养青年人为切入点,组织动员广大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素是乡村人才建设,结合乡村人才的主体构成,在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黑龙江省乡村人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建立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从而更好的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以高质量基层党建统领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推进乡村治理体系重塑,是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基层党组织功能发挥的必然要求。学理角度,全面认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的辩证统一关系,深化法治之策,强化德治之基,依托自治之本,嵌入智治之技,推进乡村治理体系重塑。实践角度,高质量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秉承法治理念、健全民主机制、强化责任担当、深化数字赋能,以“四治融合”,推进乡村治理有效。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一次重大提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推进来深化改革,必须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根本保障,其关键是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福建莆田自然风光秀美独特,历史人文古韵悠长,今年来,莆田市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示范区,以幸福家园、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提升"颜值",建好产业,实现"生态美,百姓富"共赢,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密不可分,两者处在相互影响的动态发展之中,它们是一种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使自身经济功能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对乡村其他功能起到推动作用。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其他各个功能对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既是一种加强,也是一种基础和条件。本文通过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论述,指出两者同步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为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