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康淑菊  武伟伟 《价值工程》2021,40(33):169-171
运用Geoda空间分析软件,针对我国31个省市(港澳台除外)的2001-2020年GDP,运用不同权重矩阵进行空间相关分析和动态变化分析.基于"后"型、K-最近邻和欧式距离空间权重矩阵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权重矩阵的全局Moran'sI指数检验都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其中K最近邻矩阵时达到最大.我国省域经济呈现局部聚集性分布,不同空间权重矩阵在检测省域经济中,"高-高""低-低""高-低""低-高"空间聚集性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我国省域经济存在显著全局及局部自相关性.结合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深入掌握我国省域经济分布特征,为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及其优化整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京津冀区域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从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空间要素入手,研究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空间整合规律.研究认为,京津冀区域人口和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一方面,以自然条件为基础,呈现东南集中特征,另一方面,中小城镇分布以京广、京九、京哈铁路等为依托,呈现以北京为中心的强向心分布;城镇带分布大体可划分为京广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湖北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以市(区)为基本地域单元,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湖北省人口老龄化的空间特征,发现湖北省人口老龄化率存在较强的全局空间正相关,以及局部空间相关性.之后通过建立空间滞后模型,实证分析地区经济、医疗卫生条件和人口增长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最后对各地区应对和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地理区位与工业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来刻画中国工业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现阶段中国工业污染排放表现出向北京、上海和香港三大核心城市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局部区域范围内,工业污染排放同样向区域核心城市集聚。在不同核心城市的地区中,以上海为核心的地区出现了工业污染排放再次集聚的次级高地;而以香港为核心的地区中,区域核心城市则表现出更强的工业污染排放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5.
《企业技术开发》2015,(14):58-59
目前,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十分严重。而货运汽车保有量,尤其是物流企业配送用车数量的增长是加剧交通拥堵的一大因素,交通拥堵与物流配送间存在紧密联系。文章以成都市为例,分析交通拥堵和物流企业发展的现状,并利用BPR函数分析市区三环内模拟物流设施点附近主干道交通流对货物配送的影响,从而提出配送时间优化方案,为现实中物流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城区展览馆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切入点,将展览馆空间分布的发展阶段分为新中国成立至1970年、1970年至1990年和1990年至今三个阶段,重点分析了其历史演变过程中每个阶段的空间分布特点及成因,认为北京城区展览馆空间分布呈现总体集中和局部分散的特征,并分别从城区之间的差异、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为界的南北差异以及交通环线的角度,指出北京展览馆空间分布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对北京展览馆的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邓文  陶茂华 《物流技术》2012,(7):71-73,101
交通拥堵传播和消散机制的研究是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核心基础工作。三角形基本图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宏观交通流模型,在该模型中有两种特征线,前置波和后置波。前置波表示畅通交通流的动态演化进程,后置波表示拥堵交通流的动态演化进程。当畅通交通流与拥堵交通流交叉时会形成一条激波带,激波带分离了两种交通状态,且以一定的速度向上游和下游传播。拥堵的传播和消散本质上是激波的传播。最后,以一数字算例,分析了由下游瓶颈造成的拥堵向后传播的规律以及瓶颈能力恢复后拥堵消散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新乡市普通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利用新乡市2007—2008年普通住宅商品房的交易均价资料,借助arcgis9.2软件技术平台,采用GIS空间分析的方法对新乡市普通住宅房价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得到新乡市普通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布图和三维模型图,并通过计算Moran′I值对新乡住宅价格空间分布进行了自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揭示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新乡市房价呈现出由中心向外递减的趋势,区域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其中区位条件、交通可达性和城市规划指向性是影响住宅价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交通拥堵传播和消散机制的研究是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核心基础工作.三角形基本图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宏观交通流模型,在该模型中有两种特征线,前置波和后置波.前置波表示畅通交通流的动态演化进程,后置波表示拥堵交通流的动态演化进程.当畅通交通流与拥堵交通流交叉时会形成一条激波带,激波带分离了两种交通状态,且以一定的速度向上游和下游传播.拥堵的传播和消散本质上是激波的传播.最后,以一数字算例,分析了由下游瓶颈造成的拥堵向后传播的规律以及瓶颈能力恢复后拥堵消散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以长三角地区26个地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出长三角26市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利用全局Moran's I指数、局部莫兰散点图对长三角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东西部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分布不均衡,但是空间集聚特征整体上稳定在较高的水平;各地级市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差异明显,HH型、LL型和LH型城市分别集中在长三角的东部、西部和中部,HL型的城市主要为南京和杭州,并且长三角地区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在逐渐减小.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就推动长三角地区城乡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Although there is an abundant regional literature analyzing traffic congestion, only a few studies have explored extending such analysis with spatial effects. This study uses a dynamic spatial Durbin model and city-level panel data for the period 2003–14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 of traffic congestion on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n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traffic density in local and neighbouring cities, and congestion effects have appeared. In the short and long run, the spatial effects of traffic congestion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restricting the effective promotion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12.
吴宏娜  韩印 《价值工程》2011,30(7):184-186
交通拥挤事件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造成交通延误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快速有效的识别拥挤事件是城市交通控制策略的重要环节。针对交通流相态及其交通因素类属方面存在的模糊性,本文在分析交通流特征时对其进行了聚类软化分。根据交通流特性,运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交通流各要素进行模糊分析处理。通过对交通量隶属度的判别和聚类分析结果,找出不同交通流间的亲疏程度和相似性,将具有相近特性的交通流归纳在一类,从而判别出交通流相态属性,确定交通拥挤事件的发生,达到对交通拥挤事件识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交通性公共空间分为联通性道路空间和生活性道路空间。分析了联通性道路空间盲区和生活性道路空间盲区的特点,探讨了公共空间盲区的成因,分析了交通性公共空间对城市犯罪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交通性公共空间盲区治理的基本思路。指出联通性道路空间盲区治理的重点在于治理机动车辆的违规行驶、停放和行人的随意穿越;生活性道路空间盲区治理的重点在于治理人车混杂和人车拥挤。最后从合理的安全性规划设计、科学的交通管制手段、即时性的交通安全防控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交通公共空间盲区治理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This research studies effects that the average increase in travel times due to road traffic congestion has on characteristics of an existing distribution network. It presents the most detailed estimate of ‘on-the-road’ effects on distribution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up to now, from the network modelling perspective and from the processed data point of view. A concrete network model allowing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all relevant transportation flows is presented. The processed traffic information relies on navigation service data. The use of such data allows the requirements that arise for the traffic analysis of a whole distribution network to be met. It is shown that this data source may considerably contribute in forthcoming research. The effects of traffic congestion are quantified to get insights into the extent to which regular traffic congestion affects distribution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and to understand the mitigating effect when the number of distribution centres is increased.  相似文献   

15.
贾海亮 《价值工程》2012,31(29):296-297
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发展,交通拥挤已经成为目前城市交通的主要问题。本文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拥挤成因以及拥挤的不利影响,找出城市交通拥挤的症结所在。通过分析常发性交通拥挤与偶发性交通拥挤基本特性,制定相应的交通拥挤控制和疏导策略,并提出了交通拥挤治理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陈瑶  王晓安  刘兵  计斌 《价值工程》2021,(3):183-185
首先由观测数据确定代表车型的运行速度,采用实际路段调查得到的运行速度作为评价指标,分析山区公路的交通流运行状况,然后通过实地调查采集山区公路典型断面的交通流数据,统计交通量、交通组成以及不同车型运行速度的分布情况,并通过分析交通组成以及车速连贯性和离散性等直接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对事故多发路段的交通流运行状态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选取京昆高速公路某典型路段,对该路段的交通流特性进行分析与评价,可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现代物流配送的新特点、城市交通的新情况以及道路交通情况对配送计划的影响,在考虑时间窗、交通情况、车辆限制、拥挤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实时交通情况的配送优化模型,并介绍了模型的软件实现,分析了模型所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苗滕 《价值工程》2011,30(29):288-289
本文针对城市交通拥挤现状,立足城市交通拥挤的实质,基于TDM城市交通拥挤分析,从中长期交通拥挤治理的角度,提出城市交通拥挤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唐静 《价值工程》2014,(9):62-65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和资源涌入城市。城市居住人口密度不断加大,出行越来越拥挤,城市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困扰国内外大城市发展的一个普遍性难题。杭州地处长三角的腹地,近年来随着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杭城发展的一个难题。因此,当前亟需结合杭州市的城市特点,借鉴发达国家城市治理交通拥堵的经验,提出解决杭州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