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财政部1998年6月12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引入了公允价值,债务人将重组债务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股权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并在利润中反映。但由于国内生产资料市场、产权市场尚在建立、健全之中,公允价值难以真正体现,财政部于2001年对旧准则进行  相似文献   

2.
龚翔  许家林 《财会通讯》2006,(10):25-28
1998年6月,我国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该准则较多地运用了公允价值,允许债务人将重组债务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股权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并在利润中反映。但由于我国的生产资料市场、产权市场尚在建立健全之中,相关公允价值难以真正显现出“公允”,从而有可能影响因债务重组而产生的利润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基于此,我国于2001年1月对该准则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准则拓展了债务重组的概念,将那些根据原准则判断债务人未作出让步、从而未在原准则中涉及的债务重组交易也涵括其中。  相似文献   

3.
冯文善 《财会月刊》2007,(10):80-80
新会计准则中,债务人转让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问的差额作为资产转让损益,而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之差作为债务重组收益,上述两项收益分别计入当期损益;债权人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收到现金、受让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享有股权公允价值、将来应收金额现值的差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应先冲减减值准备),作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受让非现金资产按照公允价值入账。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1998年6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对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准则》较多地运用了公允价值概念,并规定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地运用了公允价值概念,并规定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按重组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损益,计入当期损益,由于我国当前的产权,生产要素市场不很成熟,公允价值难以取得,确认的公允价值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影响了会计质量的可靠性,为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扼制利用债务重组进行利润操纵,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进行了修订,与原《准则》比较,主要不同点有二:一是债务重组定义不同。原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将“让步、作为主要特征,修改后的定义改为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即债务重组明确定的债务偿还条件不同于原协议的均作为债务重组,二是对债务重组收益的会计处理不同。原债务重组会后的债务重组会计处理规定债务人可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修改后的债务重组则规定债务人应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相似文献   

5.
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存货管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及转回、债务重组收益的确认以及公允价值的重新应用等多方面都作了重大调整.从而使上市公司的利润、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在短期内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一、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的影响研究(一)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对债务重组的影响传统的会计准则规定债务重组收益只能计入资本公积,不能作为利润。而新债务重组准则将原先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少偿还的负债计人资本公积或者债务人被豁免的做法,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改为对实物抵债业务,将债务重组收益计人营业外收入,从而也可确认重组收益。按新准则,  相似文献   

7.
我国1998年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要求对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债务重组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导致很多企业利用债务重组进行利润操纵。为防范企业利用债务重组进行利润操纵,财政部于2001年对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修订,采用账面价值为基础进行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并且不再确认债务重组收益,由于这种处理方法难以从根本上防范企业的利润操纵,财政部在2006年进行了债务重组准则的第二次修订,重新采用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本文在对2001年的债务重组准则(原准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合理性,并指出了新准则在具体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在债务重组过程中,债务人以自有的存货抵偿负债的偿债方式极为常见。《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CAS 12)规定:债务人以存货抵偿债务的,要按照存货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以此为依据确认债务人的债务重组利得、资产转让损益;债权人应当按照存货的公允价值作为存货的初始人账价值,存货的公允价值与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一债务重组》(以下债务重组准则),对原《企业会计准则一债务重组》进行了修改,新旧准则最大的变化:一是引入了公允价值概念;二是修改了债务人因重组而形成的债务账面价值与抵债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的会计处理方法。为理解新债务重组准则,本文采用实例方式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彭广林 《财会月刊》2007,(12):71-71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第五条规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与原会计准则相比有较大变动,原会计准则不需要分清债务重组利得与资产转让损益的界限,只需将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11.
吴雅琼 《河北审计》2001,(11):32-32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下面简称新会计制度)于2001年1月1日执行。无形资产、借款费用、租赁等三项具体会计准则 ,以及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货币资金核算等会计准则作了不同程度的修订。一、新会计制度中债务重组的变化新会计制度有效地遏制了通过债务重组或非货币性交易而进行的利润操纵行为。旧会计制度第六条规定 ,以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时 ,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作为债务重组收益 ,记入当期的收益。新会计制度规定 :以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的 ,债务人应将重组…  相似文献   

12.
今年1月财政部发布和修订了8项会计准则,对其中的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两项准则所作修订均涉及到公允价值问题,进而也影响到投资和无形资产准则中的计量问题,修订前的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债权人应按公允价值确认受让的非现金资产;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规定,在非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情况下,以公允价值确认换入的资产,而修订的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债权人将受让的非现金资产(或股权)按重组准则规定债权人将受让的非现金痢疾(或股权)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入账,修订后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不再区分同类与非同类非货币性交易,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基础,这种由公允价值向账面价值的转变,并非是对公允价值的一种否定,而是需要我们对公允价值有更加理性的认识,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好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数据》2001,(6):12-13,21
1998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和1999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对规范企业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这两个准则中较多地运用了公允价值概念,例如,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按重组债务的财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资产转让损益,计入当期损益。从理论上讲,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的公允性在于在公平交易中,交易双方不受其他方任何因素的影响下所确定的,交易双方都能接受的交易价格。在我国,运用公允价值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公允价值难以取得。主要在于我国不存在活跃的市场。在公允价值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会计准则要求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影响了会计要素计量的可靠性,二是关联交易影响了价格的公允性。在我国,上市公司与其大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比较普遍,特别是在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关联公司进行债务重组,资产交换等交易中,交易价格缺乏公允性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上市公司以少量的资产抵偿大量债务,从而达到实现利润的目的。这种不公允的交易在规范的市场经济下不不可能产生的。为了规范证券市场的发展,减少因会计规范不恰当而形成的泡沫,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对于企业资产重组,债务重组,资产交换等企业经济秩序,对于企业资产重组,债务重组,资产交换等企业资产,负债等方面的整合和再安排的事项,因其整个过程并不创造新价值,因此,企业资产重组,债务重组,资产交换等过程中不应当实现利润。《企业会计制度》对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做了重新规定。  相似文献   

14.
任玲 《财会月刊》2011,(2):69-69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规定:债务人以固定资产抵偿债务,应将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清理费用的差额,作为转让固定资产的损益处理。同时将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应付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债权人收到的固定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计量。  相似文献   

15.
一、债务人的会计处理原则1.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超过清偿债务的现金、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所转股份的公允价值、或者重组后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2.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6.
一、评估基准日重组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资产重组中的资产置换、资产剥离和债务重组,以及出资或股权转让都涉及重组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问题。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各方成交的基础价格,是交易的参考价格,有可能高于或低于账面价值或实际交易价格。对于大宗的资产重组所涉  相似文献   

17.
公允价值的本质含义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等先后提到公允价值的概念,并在一定的程度上进行了运用。在确认减值准备时使用的“市价”、“可收回净值”等概念对这些资产来说实际上也就是他的公允价值。我国的会计理论界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习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笔者认为,公允价值,即企业资产真实价值的体现,其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在于市场交换价格,但市场交换价格不一定就是资产的公允价值。对于具体的资产,它的现行成…  相似文献   

18.
公允价值的应用是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主要应用于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方面,其显著特点就是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强调适度谨慎地应用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会计准则中,债务人转让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资产转让损益,而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之差作为债务重组收益,上述两项收益分别计入当期损益;债权人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收到现金、受让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享有股权公允价值、将来应新会计准则中!债务人转让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资产转让损益,而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之差作为债务重组收益,上述两项收益分别计入当期损益;债权人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收到现金、受让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享有股权公允价值、将来应  相似文献   

20.
三、对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作了重新规定 1998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和1999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对规范企业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这两个准则中较多地运用了公允价值概念,例如,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按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资产转让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