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邮政储蓄稽核中引发的思考周晓琴,徐润安,陈春生邮政储蓄机构成立以来,吸收了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为中央银行增强基础货币实力,平衡信贷收支,支持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从邮政储蓄稽核中发现,目前邮政储蓄管理中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邮政储蓄转存款账户设置存在一个问题:邮政储蓄在人民银行只开设了一个转存款账户,该账户除核算转存的邮政储蓄款外,人民银行按季支付的转存款利息也存入该账户内,由于转存款利率较高,邮政储蓄部门将利息收入摆在转存款账户上享受高额利息是不合理的。据我们初步估算,2001年南充市邮政储蓄转存款余额高达21.8亿元,全年实际支付邮政储蓄机构转存款利息8619万元,如按现行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4.6008%减去准备金存款利率2.07%的差额2.5308%计算,人民银行每年多支付转存款利息近100万元。因此,…  相似文献   

3.
《山东企业管理》2007,(4):32-33
“现在贷款到邮局,不用求人、不用请客,而且利率低,真没说的,当天去办手续,当天贷款就到存折,确实是方便、快捷、安全、实惠……”这是日照潮河镇菜园村村民娄某在邮政储蓄办完贷款说的一番话。娄某的感受只是邮政储蓄通过质押存单贷款业务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的一个典型和缩影。目前,像娄某这样在邮政储蓄办理小额质押贷款的用户已达四千多人,邮政储蓄推出的小额质押贷款业务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支持和肯定。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邮政储蓄业务的历史沿革 我国邮政储蓄的历史溯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当时的西方各国出于对邮政业的大力扶持而陆续开办了邮政储蓄金业务。为了效仿他国开办邮储业务的成功之道,清政府于1910年派遣冯农等十几位留学生赴欧洲奥地利游学,让他们系统地学习邮政管理及邮政储蓄金业务。但由于当时各方面条件还不够成熟,如各地币制不统一、银元成色各不相同、政府财力囊中羞涩等,  相似文献   

5.
邮储不规范管理须加强田予东,严佳近年来,邮政储蓄、邮政汇兑等业务发展迅速。以某县为例,1995年邮政储蓄在人行的转存款达1,93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8%;但是,随着业务的发展,邮政储蓄中也存在很多不规范存款,究其原因:一、公款私存严重。主要是...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今年二月第八次降息后,针对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的问题,通过分析比较,指出了邮政储蓄存在的不合理的地方,进而阐述了这种有失公平竞争的邮政储蓄所带来的弊端;从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金融环境出发,提出了解决邮政储蓄转存款不尽合理的对策:1、应再降低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2、更新邮政储蓄资金经营机制,自主寻找邮政储蓄资金运用的渠道,实现邮政储蓄收入来源多元化;3、通过人行再贷款的形式,为农村资金“补血”;4、加强对邮政储蓄全方位监管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贺静 《河北审计》2002,(6):36-37
邮政储蓄是邮政企业近年来经营的重要业务之一,已有16年的发展历史,曾对我国金融业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但审计发现,邮政储蓄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邮政与电信业务分离后,新体制下邮政储蓄业务发展与市场经济要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存在的问题也亟待解决。认清现状、研究对策,对于促进邮政事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邮政储蓄业务的现状审计表明,近年来邮储业务发展很快,在居民储蓄中的占比呈上升趋势。但多年来其经营模式却未发生大的变化,即邮政部门吸收居民储蓄存款,然后缴入人民银行,后变为转存人民银行,…  相似文献   

8.
业务关联     
《山东企业管理》2007,(12):29-29
2005年12月14日,银监会批复同意在福建、湖北、陕西三省开办邮政储蓄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试点。2006年3月18日,邮政储蓄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系统在福建一次上线成功,福清市融城分局专柜在全国成功对外发放了第一笔小额质押贷款。  相似文献   

9.
2005年12月,中国银监会批准在福建、湖北、陕西三省首批开办邮政储蓄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试点,并于2006年8月将试点扩大到13个省份,2007年3月扩大到全国。这是中国邮政恢复开办储蓄业务以来首次推出的资产类业务,标志着邮政储蓄持续20余年的“只存不贷”历史正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10.
按国家原邮电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订立的关于开办邮政储蓄的协议,从1986年4月1日起邮政储蓄业务正式开办.20年的发展,邮政储蓄现行的业务范围、经营方式与职能作用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2005年末,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3000亿元,居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之后,市场占有率目前已经达到9.56%;全国办理邮政储蓄的网点达36000多处,邮政储户数量达2.7亿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