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国家权力下的土地产权博弈——城中村问题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中村问题是我国转型经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其实质在于:国家权力介入集体土地产权利益分配,形成国家和集体(代表城中村村民)之间的产权博弈。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渐进过程,国家行政命令式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逐渐转化为产权主体之间平等经济权利的交易方式,权力(或权利)与利益需要对等。在城中村集体土地产权博弈过程中,权力与利益的不平衡转换产生了利益冲突。城中村改造需要平衡这种权力与利益的转换,化解冲突。  相似文献   

2.
徐宗玲  张楠 《经济师》2002,(6):36-37
在现代社会中 ,“锁定”现象越来越普遍。文章从产权的角度分析“锁定”现象 ,认为“锁定”的本质是产权的“锁定” ,造成产权锁定的原因是产权的关联效应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中央决定把“产权清晰”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十分正确的决策,它抓住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环节。但是从一个时期的实际操作看,对于什么是“产权清晰”并未达成共识,直接导致产权改革不够规范。一是把产权清晰理解为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归并,似乎由经委、计委、财政、劳动、人事等多家共管国有企业转向由国资委一家专管,就是产权清晰、所有者到位了。  相似文献   

4.
西方产权理论对产权概念范畴的界定并不完整,仅仅将其界定为法权上的权利束,忽视了不同产权主体之间背后的权力对等关系.这一不清楚的产权概念界定随西方产权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末传入中国后被用于中国国企改革,使得改革中所谓的"产权清晰"成了一个"不清晰"的"清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将产权混同为所有权,把所有权定义为依法享有的对自己财产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把产权定义为包括财产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一组权力束权利,二者都是权利束,且没有了差别.这样,建立在混乱的产权范畴基础上的所谓"产权清晰"就是将公有制化为私有制,大肆化公为私,给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带来损失.因此,清晰的产权范畴界定不仅是理论上的需要,也是实践发展的需要.根据马克思产权理论,本文受"马克思定理"的启示,提出一个科学完整的产权范畴,即产权是权利和权力的矛盾统一体,包括法权属性上的权利和经济属性上的权力.  相似文献   

5.
提出产权是产权所有者价值观的载体的观点并进行论述,将耗散结构理论引入产权结构分析框架,认为产权结构是一个系统,而且是对商业银行效率产生根本作用的系统;认为只有形成耗散结构的产权系统才能发挥出合力,通过治理促进系统的改善最终改善商业银行的效率。对构成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不同属性的产权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对产权结构系统熵值提出了度量方法。  相似文献   

6.
科斯定理使许多人相信,明确产权就会解决外部性问题。J.E.Stiglitz等人对科斯定理提出了质疑。作者通过对镶黄旗的调查发现,在集体经营牧草地时期存在“超额放牧”现象,而在私人经营牧草地时期存在“过度放牧”现象,这对科斯定理提出了挑战。本文认为科斯定理强调了产权的重要性,贡献是巨大的,但也存在局限性,有必要进行修正。本文认为,在解决“过度放牧”等外部性问题时,最有效的方法是采取“产权—政府干预”双约束机制和“事前干预法”。  相似文献   

7.
产权契约与家族企业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族企业是家族资产占主导,家族规则与企业规则的结合体.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传统家庭生产组织功能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专业化拓展和规模化经营.有企业就会涉及产权和契约.从"家庭"的契约性质出发,分析了产权契约与家族企业所有权变迁,认为最优的企业产权契约必然是一个既是非人力资本拥有者的资本家, 又是有经营能力的企业家, 二者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指出:“解放思想必须真正解决问题”。为着真正解决问题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又往往首先需要对相关概念的传统认识进行一次革命。由此考虑,我认为,当前为深化国有制经济的改革,要真正解决好已经看准、不改不行、但又似乎“改确也难”的产权关系问题,就很有必要对“产权”概念的认识进行一次革命。即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产权,什么叫资本产权?进而再搞清楚怎样真正解决好我国社会主义国有资本的产权关系?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间竞争不断加剧,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性表现为个人专属性和主动性、价值难以识别和度量、专用性。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是市场条件、企业组织形态、制度环境和在此基础上的企业家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或其代理人)博弈的结果。具体路径为:确立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个人所有的制度安排;实现企业家人力资本配置的市场化;完善企业治理和产权结构,激励企业家人力资本;健全制度体系,保护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外部人控制:—个寻租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的公共物品性导致国有企业蜕变为一个多重寻租网络。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外部控制人,借助政企不分、个人权力的无约束和责任体系弱化、多层委托与多重代理等体制性弊病的掩饰,与国有企业代理人合谋寻租,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应运而生。可以说,国有企业若不存在"外部人控制","内部人控制"几乎不可能产生;国有企业若存在"外部人控制","内部人控制"便几乎一定会产生。"外部人控制"产生的必要前提是国有企业泛化为公共物品,而国有企业泛化为公共物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包括存在可供寻租的租金、存在制度性的寻租通道、存在租金和信息的传递系统。国有企业外部人控制具有极大的危害,主要表现为降低企业家的生产性努力水平和使得企业家行为寻租化。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进行产权改革,使产权得到清晰界定并得到有效保护,同时不会出现事后寻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一个理论分析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传统观点认为,企业家能力和企业家努力水平是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主要内生变量。本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分析模型,试图从更广泛和更深入的角度探讨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理解转型期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会发现马克思的产权概念与新制度经济学定义的产权有许多共同之处,(1)他们都认为产权是财产权,不是单一的权利,而是一系列权利的组合体,“权”是复数形式。(2)他们都认为产权可以分解。(3)他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法权。究其原因在于,在许多观点上西方的新制度经济学或多或少地受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直接和直接的影响,虽然如此,通过比较,我们还会发现二者有许多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13.
通过优化农地产权结构来提高农民收益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之一.文章通过考察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农地产权政策调整过程及调整后农民收益的变化情况,揭示了中国农地制度产权结构的运行状态,进而明晰了农地产权结构优化的路径.研究认为:现阶段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需要优化而非变迁.产权结构优化的基本路径是:先优化产权...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外部人控制:一个寻租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的公共物品性导致国有企业蜕变为一个多重寻租网络.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外部控制人,借助政企不分、个人权力的无约束和责任体系弱化、多层委托与多重代理等体制性弊病的掩饰,与国有企业代理人合谋寻租,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应运而生.可以说,国有企业若不存在"外部人控制","内部人控制"几乎不可能产生;国有企业若存在"外部人控制","内部人控制"便几乎一定会产生."外部人控制"产生的必要前提是国有企业泛化为公共物品,而国有企业泛化为公共物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包括存在可供寻租的租金、存在制度性的寻租通道、存在租金和信息的传递系统.国有企业外部人控制具有极大的危害,主要表现为降低企业家的生产性努力水平和使得企业家行为寻租化.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进行产权改革,使产权得到清晰界定并得到有效保护,同时不会出现事后寻租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产权及其激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平 《经济师》2003,(2):19-20
文章在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特征的基础上 ,分析了对企业家人力资本进行产权激励的必要性和相应的制度安排 ,并结合国有企业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现存问题 ,提出了对国有企业企业家人力资本进行产权激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基于“代理”问题和产权结构的企业并购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产权结构的角度 ,分析了企业并购和“代理”问题的关系。认为企业并购影响产权结构的三个维度 :产权性质、产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比例 ,进而对“代理”问题产生影响。本文的基本结论是 :不同特征的并购 ,对于缓解“代理”问题的效果是不同的 ;总体而言 ,并购后国有股份越低、产权集中度越高、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 ,越能有效解决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所引致的“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公地悲剧"到"反公地悲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晓峰 《经济经纬》2004,162(3):26-28
“反公地悲剧”是与“公地悲剧”对应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悲剧”的产生也与产权的界定有关。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并日益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 ,很多领域都由于产权的支离破碎而带有明显的“公地”特性 ,也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反公地悲剧”。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 ,应当积极探索新的模式重新整合产权 ,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避免“反公地悲剧”的重演。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地产权主体的确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淑莉 《现代财经》2007,27(1):63-67,F0003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地产权主体的明晰与否越来越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问题。目前,当务之急是如何明晰农地产权主体,改变农地产权主体不清与缺位的现象,使农地产权主体真正落到实处,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完整,并分享工业化、城市化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企业家资本已经成为企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企业家资本的产权特征,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家资本的产权化问题,对企业家资本产权化所需要的制度变革、观念变革和价值评估手段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企业家资本产权化的实施思路。  相似文献   

20.
产权新论     
丁建中 《经济师》1993,(3):14-18
产权问题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问题。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两权分离”理论,对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期我们发表了丁建中同志的《产权新论》,对“两权分离”说提出质疑。作者认为,“两权分离”说与经济发展史和现实的经济运行有三大矛盾,因此难以更好地指导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认为应当以“产权分配论”取代“两权分离”论。 为了使广大经济师更好的了解产权理论的现状,我们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还拟陆续发表有关这方面的理论文章,以更好地促进广大经济师解放思想,从多方面思考经济体制改革的深比问题,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