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煤炭行业正处在下行的通道中,许多煤炭企业陷入了卖煤难,回款难等困境。为此,国家发改委调低了2012年全国煤炭产量预期目标,要求全年煤炭产量控制在36.5亿t。其中对内蒙古、山西和陕西3大煤炭主产地做了减产预期,预期产量分别为9.2亿t、8.1亿t和4亿,,2011年3大煤炭主产地煤炭产量分别为9.9亿t、8.7亿t、4.05亿t。其他省份也相应获得产量控制任务指标。  相似文献   

2.
《中国煤炭工业》2001,(8):24-25
今年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主要耗煤行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煤炭消费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全国各类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全国乡镇煤矿停产整顿,煤炭产量大幅下降,煤炭总量大幅减少,部分地区煤炭供求状况几年来首次出现逆转性的变化迹象。二季度以后,铁路煤炭运输尽管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的煤炭分配制度存在着如下问题: 1.对工业发展的宏观控制不力。我国煤炭生产现行的是国家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及部分计划外生产并存。其中统配煤矿及部分地方煤矿的国家计划产量列入统配煤的调运计划部分,供给有一定的稳定性。而相当数量国家指导性计划及计划外生产的煤炭调运随机性大,供给不稳定。仅地方煤矿  相似文献   

4.
永城煤电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在 1997~2 0 0 0年期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分析其原因 :一是煤炭市场持续疲软 ;二是矿井刚投产 ,没有形成生产规模 ;三是产品质量没有保证 ;四是产品品种结构单一 ,不能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2 0 0 1年 ,公司认真分析亏损的主客观因素后 ,在领导层形成共识 :遵循即进即退市场原则 ,主动适应市场需求 ,及时调整产量 ;把整个煤炭生产过程置于受控状态 ,全面提高煤炭产品质量 ;加大洗选工艺技术创新 ,积极开展配煤业务 ,合理调整煤炭产品结构 ,以满足用户不同需求。目前 ,永城煤电公司产品除销往华东地区外 ,还出口…  相似文献   

5.
1月12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京召开2011年煤炭经济运行分析座谈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名誉会长濮洪九,副会长梁嘉琨、彭建勋、王广德,以及各主要产煤省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人,神华集团公司、中煤集团、开滦集团等18家大型煤炭企业代表,协会有关部室主任、代管协会负责人等参加会议。座谈会由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智敏主持。  相似文献   

6.
未来五年,中煤集团将在新疆投资1000多亿元,建设大型煤炭开采、煤电和煤化工项目。从中煤集团获悉,日前公司与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煤炭工业》2001,(12):21-22
10月份,随着乡镇煤矿关闭整顿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全国原煤生产总量增幅继续回落,乡镇煤矿原煤产量继续大幅度下降,部分地区煤炭市场资源继续偏紧,煤炭市场价格继续回升。全国煤炭装车、运量、销售完成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国有重点煤矿增速加快,地方煤矿销售量同比负增长。社会煤炭库存在较低水平上继续下降,煤  相似文献   

8.
刊首榜     
中煤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大型煤炭生产企业.承担了重要的行业使命。为了抓住国家建设煤炭大基地、大集团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挑战和未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煤集团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坚持生产规模化、技术装备现代化、队伍专业化、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煤炭作为工业的“粮食”,其价格远远低于实际生产耗费。无论与加工业产品和其他生产资料价格相比,还是与国际市场煤价相比,其扭曲程度都是相当严重的,已成为影响煤炭生产的核心问题。1990年8月20日,国务院决定适当调整统配煤矿计划内煤炭价格,吨煤上调10元,其中价内提8元,价外加收2元维简费和开发基金。这一措施虽使煤炭价格长期过低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远未从根本上解决煤价不合理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型煤炭企业一般以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产量大而闻名,煤炭生产是矿区最大的支柱产业。但单纯依靠资源优势,单一生产煤炭初级产品,也使众多煤炭企业陷入了困境。煤炭企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在深化改革、科技进步、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做好煤与非煤结合这篇文章。 一、煤炭企业发展非煤经济要依托资源,深度转化  相似文献   

11.
一、河南省煤炭基地发展的战略定位 河南省是我国主要产煤大省,建国以来河南省煤炭产量一直居全国前列,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10%,50多年来共生产煤炭近3 000Mt,为我国特别是华东和中南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电力结构长期显现着“以煤为主”的特征,火电在电力总装机中的比例,从建国以来一直居高不下,2007年达到了78%,超过世界平均比例一倍以上。2007年,我国原煤产量增加1.43亿吨,而发电用煤却增加了1.37亿吨,煤炭增加的产量几乎为火电企业“独享”。此外,钢铁、化工、出口对煤炭需求的也在增长,煤炭的供需形势日趋紧张。从2007年下半年一直延续至今的“煤荒”,令火电企业一筹莫展。  相似文献   

13.
一、煤炭流通的现状目前,国家主要实行以计划分配为主的煤炭流通形式。国家通过划分统配范围、流通渠道,调控煤炭价格,颁布有关法规、规定,设置管理机构等手段来指导、控制和管理煤炭流通。计划分配分为国家分配和地方(省、地、县)分配两大类。1992年国家计划分配量为5.53亿吨,占全国煤炭计划产量的50.3%,其中,国家统配矿生产的商品煤(计划全额)  相似文献   

14.
煤炭调运1996年——上半年情况分析下半年供求预测煤炭部调运司支同祥煤科总院煤化所陈晶20煤炭经济研究1996年第10期一、1~6月份煤炭调运完成情况1.煤炭销售完成情况。1~6月份全国煤炭销售计划为29470万吨,销售实际完成28075万吨,完成计...  相似文献   

15.
1985年国家对煤炭工业实行总承包时,采取了如下煤价政策:在1979年全国统配煤矿平均每吨原煤提价5元的基础上,对总承包企业以1984年原煤计划产量为基数,执行国家计划价格,每年计划原煤产量超过包干基数的部分,比计划加价50%,再增产的煤炭,按订货合同纳入国家指令性计划的部分,加价100%,其余部分企业可议价自销,价格不限。1986年改为将增、超产煤的加价收入,纳入全国统筹计划,即按统配煤矿计划销售总量平均分摊,在工业用煤销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煤炭工业》2001,(9):25-26
7月份,随着国办25号紧急通知贯彻落实,各省区加大关闭国有煤矿矿办小井和乡镇煤矿停产整顿力度,地方乡镇煤炭产量和销量继续下降,国有重点煤矿煤炭市场份额逐步增加,煤炭运输销售结构继续优化。全国煤炭装车、运量、销售完成继续增长,尤其国有重点煤矿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社会煤炭库存在较低水平上继续下降,煤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煤炭生产由“阶段性应急保供”向“常态化稳产保供”转变,维护能源安全、稳定煤炭供应已成为晋陕蒙新等主要产煤地区政府的重要政治任务之一。2021年下半年以来,全社会能源需求激增,煤炭供应偏紧,部分地区出现拉闸限电现象,对经济运行和民生稳定造成一定影响。深入分析了我国煤炭常态化保供形势下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并就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4省(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重点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加强规划引领、加快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强安实施力度、强化瓦斯治理等6项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8.
《煤炭经济研究》2014,(8):88-88
<正>近日,贵州织金县为推动煤炭行业稳步发展,引资12亿元建立织金煤炭储备交易中心,着力推进煤炭运销公司建设,进一步拓展和培育省内外煤炭销售市场。据了解,项目投资总规模为12亿元,内容包含数字化电子交易平台、数字化配煤中心、300万t选煤厂、泥煤处理中心、铁路货场及配煤场、铁路发运专用线、交易中心办公大楼及生活区等。该煤炭储备交易中心建成后,将有效协调供需主体合理配置铁路、公路等运输力,并通过数字化配煤和煤炭深加工实现按需供应,抑制恶性竞争,对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煤炭交易金融化、煤矿产量均衡化和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九年内蒙古煤炭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战略决策,全体职工努力工作齐心协力多出煤出好煤,取得重大成就。第一、全区原煤产量首次突破四千万吨大关,达到417l万吨,比计划增长10.81%,比88年纯增437万吨,增加11.7%。其中西部统配煤矿生产原煤901万吨,提前十三天完成了煤炭生产计划,增产30万吨,比88年提高19.18%。包头矿务局完成最好,产量达到229.0万吨,比计划提高20.6%,提前两个月零三天完成计划;乌达矿务局产原煤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与供应基地。2 0 0 2年 ,山西省煤炭统计产量为 36 76 2万t ,占全国的 2 6 5 %;通过铁路、公路外运出省 2 775 0万t ,占总产量的 75 3%,占省际间调拨煤总量的比重超过 75 %。按照国民经济对能源需求结构的预测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山西作为我国以煤炭为主体的重要能源基地战略格局不会发生显著变化。因此 ,山西煤炭产、供、销状况 ,对全国经济发展依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山西公路煤炭经销新模式的内涵煤炭公路运销是山西省煤炭运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文件 ,山西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