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宁 《广西经济》2007,(6):17-19
防城港、钦州港和北海港三个北部湾沿海港口是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是我国对东盟国家海上贸易的重要口岸。随着泛北部湾区域合作的推进,如何科学确定沿海三个港口的功能定位,整合重组港口资源,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型组合港,增强港口综合竞争力,是当前广西急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近日,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的数据显示,2002-2007年五年间,广西累计完成公路水运固定资产投资730.6亿元,新增公路里程3.7万多公里。五年来,西南出海公路通道广西境段全线贯通,广西建成了我国连接东盟的第一条国际大通道——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五年间,广西新增高速公路1057公里;新建成内河港口生产性泊位37个,  相似文献   

3.
《港口经济》2009,(12):58-58
伴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建设,防城港正描绘出一幅港口经济发展大蓝图。作为广西第一大港、西部第一大港、中国12个主枢纽港之一,防城港不仅是广西乃至整个大西南地区出海出边的大通道、主门户,同时也是中国内陆腹地进入东盟、东盟进入中国的双向大通道、主门户、桥头堡。近年来,防城港市港口货物吞吐量每年占全广西沿海港口总量七成以上,  相似文献   

4.
方安宁 《中国老区建设》2014,(7):F0004-F0004
正广西崇左市成立于2003年8月,全市辖扶绥、大新、天等、宁明、龙州县和凭祥市、江州区,面积1.73万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240多万人,其中壮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9.43%。崇左市位于祖国南疆,桂西南边陲,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具有沿边境、通铁路,邻首府、近机场、达海港、连东盟的区位优势;西南部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533公里,占广西陆路边境线的51%;拥有国家一类口岸3个,二类口岸4个,边民互市贸易点14个,是我国边境城市中口岸最多的地级市。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在友谊关。公里处与越南1号国道相接,是我国连接东盟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正所谓陆路东盟崇左看,开放合作谱新篇。崇左市资源丰富,素有中国糖都和锰都之称。全市年产糖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锰矿储量居全国首位;膨润土储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铝土矿储量达1.39亿吨以上。崇左市主要旅游景点有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德天瀑布,花山岩画,友谊关等。图为崇左市友谊大道。(摄影/方安宁)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中国与东盟贸易量进一步扩大,加强口岸建设,促进通关便利化已成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亟待解决的问题。广西是唯一与东盟国家海、陆、空口岸连接齐全的前沿地带,广西口岸建设与通关便利化将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广西口岸通关效率还有待提高,在口岸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建设资金和人员配置、监管能力、开放程度、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要以推进广西区域内的通关一体化和建立与越南“大通关协作区”为着力点,实现通关便利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杨丛 《广西经济》2005,(11):14-15
目前,广西共有25个口岸,其中广西和越南相对应开放东兴、友谊关、水口、龙邦等4个陆路一类口岸,凭祥铁路一类口岸,以及防城区峒中、宁明县爱店、凭祥市平而、龙州县科甲、大新县硕龙、靖西县岳圩、那坡县平孟等7个二类口岸。到目前,5个国家口岸已开放,二类口岸只开放了平孟,其余二类口岸未开放。沿海开放口岸有防城港、北海港、钦州港(含果子山港)、江山港、企沙港、石头埠港等6个国家一类口岸。  相似文献   

7.
广西的港口犹如纽带,拉近了广西乃至西南各省区与东盟各国的联系,让昔日的海上丝绸之路得以重现和延续. 广西目前已初步形成防城港港,钦州港、北海港三大港口为地区性重要港口的总体格局.其中,防城港港作为我国沿海25个主要港口之一和全区综合性的大宗物资转运港,依托完善的港口基础设施和通达的集疏运条件,在沿海运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产性泊位数、深水泊位数、年通过能力都占全区沿海港口的一半以上,货物吞吐量、外贸吞吐量均占全区的2/3,枢纽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8.
杨磊 《广西经济》2014,(5):38-40
正广西水果产业的发展广西是中国最大的热带水果种植生产基地之一,其中,香蕉、荔枝、芒果、龙眼四种热带水果的种植面积约为700万亩,就占到全区水果种植面积的半壁江山,总产量超过300万吨。此外,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的零关税效应,一方面,中国北方水果,如苹果、梨子、桃子等品种通过广西口岸大量出口东盟国家;另一方面,东盟国家的热带水果经广西口岸的进口量逐年增长,据南宁海关  相似文献   

9.
佘伯明 《广西经济》2010,(11):40-45
解读: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广西与东盟贸易发展增势良好。广西积极拓宽与东盟国家多角度、深层次合作,培植和拓展东盟需求的新增长点,为双边贸易关系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加大经济转型升级力度,  相似文献   

10.
泰国与东盟的贸易情况在近些年来,在东盟各会员国之间的贸易中,泰国的输出最多。对于泰国来说,除美国之外,东盟国家是泰国的一个大市场,每年输出的商品部在增加,而且泰国对东盟的贸易每年都处于出超地位。据泰商业部公布的资料,去年泰国出口东盟国家的商品值达20...  相似文献   

11.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日前表示,未来5年,广西将投入2600亿元人民币,建设中国通往东盟的枢纽交通。据介绍,广西将开工建设铁路1450公里,建成新线1100公里,基本完成通往越南方向的南宁到凭祥、南宁到防城港、田东到靖西等十个铁路项目建设及改造工程;公路方面,到2012年,公路通车里程达10万公里,其中高速路超过3600公里。建成通往越南的百色到龙邦高速公路项目;民航方面,五年投入35亿元以上,南宁机场按照四E级标准完成扩能改造,建成面向东盟的国际门户枢纽机场,  相似文献   

12.
伍启明 《广西经济》2013,(10):15-16
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深入发展,广西与东盟各国的交往合作更加密切,已成为中国对东盟开放合作新高地。作为对东盟国家开放合作的前沿,广西需要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促进中国与东盟双方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推进中国一东盟互联互通建设,建设南宁至新加坡经济走廊。  相似文献   

13.
钦州港地处的广西北部湾是一个开放程度高、市场经济发育早、资源匮乏而公路、水网又十分发达的地区,矿藏和大型生产企业很少,几乎没有传统的铁路运输大宗货源,长期以来铁路货物运输一直是接卸、排空远远大于发送。随着钦州港的建设和发展,为了使从广西北部湾港口"上水"和"下  相似文献   

14.
东盟自2020年已经跃升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更是连续22年为广西的最大贸易伙伴。随着中国—东盟合作不断深化及RCEP的正式生效,中国与东盟的技术转移合作面临新的情况及发展机遇。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通过建立“1+1+3+N”的模式,与东盟国家开展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创新合作,其面向东盟国家开展的技术转移探索和实践对中国与其他“一带一路”国家开展高质量技术转移合作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赵丽 《广西经济》2005,(11):32-33
龙州县位于广西西南部,毗邻东盟,有水口、下冻、彬桥、武德、金龙等5个乡镇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184公里,境内有国家一类口岸1个,国家二类口岸1个,中越边境互市贸易点5个。  相似文献   

16.
崇左市地处广西西南部,陆地边境线长533公里,是广西边境线最长的城市,有国家一类口岸3个,二类口岸4个,边民互市点13个。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总体规划下,在中国—东盟“一轴两翼”战略实施及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建设的构想中,崇左市地处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关节点,位于泛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和东盟经济圈东部,是海上东盟和陆上东盟的联结交汇点。  相似文献   

17.
广西凭祥市地处祖国南疆,与越南接壤,全市有4个乡镇33个行政村,边境线长97公里。距广西首府南宁和越南首都河内均为160多公里,素有“南疆重镇”和“国门口岸城市”之称,是中国最靠近东盟国家的国际化城市。  相似文献   

18.
李晓敏  何谦 《特区经济》2008,(10):212-213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议》于2007年7月1日起正式生效,这是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并创造更多的服务贸易机会。云南省是开展与东盟国家各项活动的主要省份,这也将对云南省开展与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带来启示,通过研究,我们将对云南省开展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与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云南企业应该紧紧抓住这个战略机遇,大踏步地走进东盟市场。一、云南与东盟国家贸易现状云南与东盟国家的  相似文献   

20.
李康 《广西经济》2003,(12):14-15
广西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广西是中国惟一与东南亚既有陆地相接,又有海洋相连的省区,同时它又是中国大部分省区对接东盟最便捷的通道。沿海、沿江、沿边并处于中国与东盟结合点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广西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物流集中交汇的最理想区域。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广西以“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来进行总体规划和建设。先后投入巨资建设沿海三大港口、西南出海大通道以及多条高速或高等级公路,使交通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善。特别是以广西首府南宁为中心,交通呈放射状四通八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