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本文选择我国中央银行票据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视角,探讨了在救助地方金融机构方面存在的道德风险情况,分析了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
3.
从治理结构缺陷透析上市公司道德风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卫军 《南方金融》2006,(12):54-56
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委托人和代理人道德风险行为的各种表现,重点从公司治理结构缺陷角度透析了上市公司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公司治理结构法理上的先天不足、股东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约、董事会缺乏独立性、监事会严重弱化,无法有效发挥功能等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缺陷。指出加强公司治理、加大处罚力度是降低道德风险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美国政府对问题金融机构注资制度的演变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美国对问题银行注资救助制度的演变及不断完善过程,并对制度内涵及机理进行了研究.政府对濒临倒闭问题金融机构注资救助就是政府干预、防止金融风险扩散的一种手段,但这种手段在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也很容易被滥用.滥用会导致个别金融机构将风险向政府转嫁、增加纳税人的负担,同时对市场机制具有很大破坏作用.美国在防止政府干预滥用的制度建设上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目前正在启动的政府对证券公司的注资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是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基础机制。在我国央行监管职能分离、金融监管共享机制尚未健全的背景下,研究如何发挥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的作用并完善此机制,对我国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研究了最后贷款人救助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转轨时期央行实施金融救助的措施和成效,讨论了制约我国央行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作用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央行最后贷款人救助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地方财政运行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财政分权改革中,地方政府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公共实体。由于我国现行体制下,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隐性财政担保关系缺乏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引致了地方财政运行中道德风险蔓延,提高了我国的财政风险。防范地方政府道德风险需构建风险约束机制,并在改革进程中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层级委托代理的金融机构内部道德风险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元芳 《上海金融》2008,51(1):53-56
道德风险问题是我国金融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金融案件的发生无不与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有关。而目前金融系统实行的多层级委托代理经营管理模式存在制度缺陷和道德风险隐患。本文通过建立三方两阶段的博弈模型,对我国金融业中多层级委托-代理存在的道德风险给出实证分析,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蓉  蒋难 《中国金融》2012,(4):81-82
近年来,随着金金融市场中的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和复杂化,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日益突出,金融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从银行业领域来看,一是随着风险和权利意识的增强,商业银行通过设立格式合同的保护条款、风险转移条款,将银行业务中潜伏的本应由银行和消费者双方共同承担的风险完全转嫁给消费者;二是为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  相似文献   

9.
当金融机构陷入流动或支付性危机时,对其实施国家救助已作为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首选方案.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已动用数以万亿的公共资金救助银行和证券等金融机构.但是,由于相关立法的缺失,使得中国的国家救助:一是缺乏明确的标准,随意性强;二是救助工具单一,缺乏相配套的机制;三是缺乏被救助对象的后继管理,法律责任不明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规范国家救助行为,笔者认为,中国应尽快制定<问题金融机构国家救助法>和其他相配套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道德风险问题是我国金融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金融案件的发生无不与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有关.而目前金融系统实行的多层级委托代理经营管理模式存在制度缺陷和道德风险隐患.  相似文献   

11.
金融机构的政府救助对监管声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融市场上,政府监管的声誉反映了对金融机构的威慑力,针对金融机构的违规破产,政府不合理的救助行为会极大损害其监管声誉,降低威慑力;同时,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产生和违规概率加大会造成政府救助成本的进一步增加和社会总财富的持续减少.本文通过简化的KMRW模型分析了这一过程,并认为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中国金融市场秩序和法律秩序深层次的矛盾冲突,应当积极建立承诺可信的规范的监管秩序.  相似文献   

12.
2008年2月,全国银行间货币和债券市场整体运行平稳。各市场成交量大幅增长;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分化,与上月末最后一个交易日(2008年1月31日)相比,Shibor的7天、2周、1个月和3个月期限品种的报价出现下降,其余期限品种的报价则出现上升。  相似文献   

13.
需要是人类一切行为的源泉,也是银行职工工作的动力源泉.银行职工在满足自己的需要时会产生道德风险,这对商业银行是有害的,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道德风险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需要是人类一切行为的源泉,也是银行职工工作的动力源泉。银行职工在满足自己的需要时会产生道德风险,这对商业银行是有害的,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毛菁  王玉 《投资研究》2011,(10):20-29
从1970年的商业票据危机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因金融创新的复杂性诱发投资者逃离进而演化为金融危机的事件,而危机的最终化解多借助于央行的危机救助。本文基于投资者逃离模型,从金融创新及其产生的投资者不确定性出发讨论金融危机中投资者逃离行为,并通过对投资者逃离行为的分析探讨央行危机救助的时点与方式。本文认为,就金融危机的事前预防而言,央行应在创新工具运用的过程中引导金融机构开展充分的投资者教育及对创新工具的总规模进行适当限制从而降低危机发生的概率和破坏性;就金融危机的事后救助而言,央行危机救助的时点应放在投资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突然增加并开始调整原有策略的时刻,救助的主要措施是承诺在一定条件下购买资产或注入流动性,从而降低投资者不确定性,促使投资者改变逃离市场的策略或者至少避免投资者逃离成为群体行为。  相似文献   

16.
毛菁  王玉 《上海金融》2012,(1):59-64,117
本文基于投资者逃离模型,从金融创新及其产生的投资者不确定性出发讨论金融危机中投资者逃离行为,并通过对投资者逃离行为的分析探讨央行危机救助的时点与方式。本文认为,就金融危机的事前预防而言,央行应在创新工具运用的过程中引导金融机构开展充分的投资者教育及对创新工具的总规模进行适当限制从而降低危机发生的概率和破坏性;就金融危机的事后救助而言,央行危机救助的时点应放在投资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突然增加并开始调整原有策略的时刻,救助的主要措施是承诺在一定条件下购买资产或注入流动性,从而降低投资者不确定性,促使投资者改变逃离市场的策略或者至少避免投资者逃离成为群体行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基层央行在加强员工道德风险防范、有效预防各类案件发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道德观的多元化,基层央行员工道德风险日益加大,如何有效预防道德风险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李智军 《西安金融》2001,(11):42-43
问题金融机构(Problem Financial Institutions)一般是指因经营管理上的问题或因突发事件的影响,在发生挤兑、倒闭或破产危险的金融机构。虽然我国没有出现大量银行倒闭,也没有出现系统性的支付危机,但却存在大量的问题金融机构。而解决问题金融机构的关键要建立起符合实际的金融监管体制。为此,必须围绕着中国国情和“十五”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对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改革,对监管手段进行创造,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有利于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救助及市场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9.
任何制度在实际运行中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出两重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运行也不例外。本文对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及其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如何控制道德风险及其具体措施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