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邮件发运路单的制作韩德喜为便于邮件总包的交接,明确责任,在送交发运前或在运输途中,都必须登列路单。一、路单的种类根据邮件种类和邮运方式不同,登列路单时按以下三种路单分别填制。1.交由火车、自办汽车邮路、自押的委办汽车和市内转趟汽车运递的邮件袋、套,登...  相似文献   

2.
韩家永 《中国邮政》1994,(3):30-32,34
邮件的开拆与分拣封发韩家永邮件袋套的开拆邮件袋、套的开拆是分拣部门收到邮袋后的第一道工序。开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核点袋、套内装邮件是否与清单所列相符,检查邮件是否符合规格要求,有无差错。然后区别邮件种类、分清本口、转口,及时将邮件送给分拣环节,保证分拣...  相似文献   

3.
关于邮件破损责任划分问题的探讨邮件在寄递途中发现破损时如何划分确定责任段落呢?《国内邮件处理规则》第411条规定“邮件封装符合规格标准,到达接收局(包括投递局、经转局和派押局)发现封皮破损、内件短少、损毁的,接收局为赔偿局;邮件封装不合规格标准,接收...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目前,邮袋的接收、勾核、制单、合拢等处理多是手工操作。配袋员要熟记全国各局的邮件经转关系、火车和汽车的邮件发运计划及各种制单要求,才能完成工作。由于邮运时限的要求,配袋员工作时心理压力很大。配发出现差错、路单书写潦草都是常事。人工配发邮袋已成为邮袋转运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5.
邮政通信离不开邮政网,因为邮政网是邮政赖以传递邮件的物质技术基础。邮政网是由邮政营业、投递局所及设施、邮件处理中心和邮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式组织起来,在控制系统作用下,遵循一定运行规则传递邮件的网络系统。其物理层结构是由收寄端(包括营业网点和筒箱)、邮件处理中心、邮路和投递端组成。投递端属邮政网末端,是网上传递邮政业务的出口,其物理构成除投递局所以外主要表现为用户接收邮件的设施,包括邮政专用信箱、用户信报箱、信报箱群(间)以及用户特设的收件场所。邮政网的构成除物理层以外,还有业务层和管理层。因此…  相似文献   

6.
根据邮局与海关的有关协议 ,进口国际 (含港、澳等地区 )的平常小包、挂号函件、保价函件、保价包裹等经海关验证后应当征税的邮件 ,由邮局在投交邮件时 ,向收件人代为收缴。其代收税款的处理手续为 :1 .分拣封发部门(1)开拆清点核对。市、县局分拣封发部门收到进口验关应税邮件时 ,应根据相关封发清单副份进行开拆。开拆时 ,应先点清总件数 ,并核对封装是否完好 ,然后根据附在袋内的封发清单逐件逐项核对 ,并检查应税邮件是否都附有相关税证收据联。(2)编列邮件接收号码 ,登记“窗口投交国际邮件接收登记簿”一式两份。(3)分发送交窗口…  相似文献   

7.
中心局生产作业、调度查验两个子系统(以下简称“两子系统”)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在一、二级邮运干线上已经全面实现了路单信息的互联互通。火车邮件押运也取消了制单、勾核环节,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邮件处理部门使用扫描枪对邮件条码袋牌进行进、出口勾核,不仅优化了生产作业流程、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还使邮件传递的准确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为了自动称出国际进口邮袋(邮件)的重量、核查袋牌上注明的“标称重量”与邮袋内邮件的实际重量是否相符,追补超重欠资邮袋(邮件)的资费,实现邮件内部处理的管理现代化,浙江省邮电科研所与广州市邮政局共同研制开  相似文献   

9.
邮区中心局生产作业子系统的投入运行,无疑是中国邮政由传统手工作业模式向现代化、信息化作业模式迈出的重要一步。然而,在系统运行中笔者经抽样统计发现,使用条码识读器对信息化总包袋牌进行进口勾核时,一次扫描成功的只有72%,也就是说还有20%以上的袋牌需要反复多次扫描才能成功。另有1%的袋牌还与路单信息不符。  相似文献   

10.
实施邮区中心局体制组划高效地区邮政网锦州市邮电局李墨林本文拟就锦州邮电局实施邮区中心局体制,建设高效能本地网的实际,作一些粗浅的说明。一、实施中心局体制思路的形成锦州邮区中心局对其所属的四个县局,包含全部81个投递局所之间建立了邮件直封关系。即由原来的进出口邮件按市局一县局一支局的三局管理方式,改变为市局一支局的二级管理方式。在这种体制下,县局对市局处于与支局同等的地位,是邮区中心局系统内的一个独立的邮件出口局和投递局,所担负的支局进、出邮件封发职能已不复存在。锦州邮区中心局体制思路的形成,是依据部现行邮件分拣封发关系的标准。认为现行的邮件分拣封发关系,不但使实施邮区中心局体制是一种可能,而且应该是一种必然结果。因为现行的邮件分拣封发关系规定:外省寄发县局及所属支局进口邮件要害达市局经转,而其出口邮件也必须通过市局集中处理出口,即县局除省内的邮政快件以外,对其它各局已基本上没有邮件封发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支局的进、出邮件再由县局封发处理不但没有什么实际效用,而且是一种不必要的占用邮件处理时长和无效的劳务投入。同时将紧缩的这一段时长,提前接续到下一环节,就可能在加快邮件全程处理时间方面产生效用。因此,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1.
大城市间平信直封投递局弊大于利──与刘建军同志商榷重庆市邮政科学研究所张晓春《中国邮政》1996年第7期发表了刘建军同志《在大城市试行平信直封投递局分发方式的探讨》一文,提出在大城市间实行平信直封投递局可以充分利用信函分拣机的功能,减少寄达局进口信函...  相似文献   

12.
邮件的交接验收勾挑核对和平衡合拢各类邮件和邮件袋套的交接验收、勾挑核对和平衡合拢是邮件处理过程中的三项基本制度。它是明确邮件处理过程中各环节、各人员之间的责任界线,相互督促贯彻邮政规章制度,确保邮件迅速、准确、安全传递的有效措施,因此,必须认真贯彻执...  相似文献   

13.
总包袋牌分为无单平信袋牌、挂信袋牌、无单平刷袋牌、挂刷袋牌、普包袋牌、快包袋牌、保价袋牌、红杯(水)袋牌、特快专递袋牌等。总包袋牌上的信息非常丰富,主要有收寄局名、寄达局名、邮件种类、号码、件数、重量等。由此可以看出,总包袋牌是邮件的身份证,也是邮件处理各环节识别邮件的“名片”,在邮件交接、传输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划分邮件责任界限的重要证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无着邮件何其多张丽梅写文王笑波/摄影无着邮件是指那些无法投递。退回后又无法投退给寄件人,以及寄件人声明抛弃,拒付应付的费用,或退回后投递局保管期已满,寄件人仍未领取的邮件。近几年,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为邮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邮政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成果二:网络分拣技术该成果是“包状邮件自动分拣关键技术”成果的核心内容。项目由上海邮政通用技术设备公司承担并完成。1.主要功能通过综合网将电子化支局EMS邮件的收寄信息传送到邮件处理中心分拣处理系统,使信息流同时或先于邮件实物到达分拣处理中心。交叉带式分拣机上的条码阅读装置自动识别邮件的ID条码,并根据ID码自动到邮件数据信息库中查找寄达局信息,然后根据寄达局信息进行自动分拣。自动打印封发清单、袋牌、路单,自动进行资费实时稽核,并将EMS邮件处理结果信息传送给航空邮件转运站以便下一环节信息和实物的处理。2.主要…  相似文献   

16.
邮件的汇封     
邮件的汇封韩家永汇封是为了减少外走小袋,方便各环节的交接而采取的一种封发方式。它是对已按封发关系建立直封,并按规定封成袋、套、捆,但不够直发条件,而将相关袋、套、捆,套封到相关局经转。或者是为了在押转、航邮之间交接方便而将若干小袋按规定套封到一个大袋...  相似文献   

17.
无着邮件是指既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的邮件。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无法投退寄件人,寄件人声明抛弃,拒付应付的费用,在投递局保管期满寄件人仍未来领取。无着邮件的处理,因其涉及邮件内部的最后处理和邮件所有权的归属问题,所以必须慎重对待,制定严密、妥善的处理办法,以维护用户的利益。无着邮件必须由省邮政局或由其指定的省会局集中开拆处理,其他局不得开拆处理。省邮政局或省会局设立无着邮件部门办理无着邮件的开拆处理工作。一、无着邮件的寄送分支机构应当批明无着邮件的成因,加盖日戳、名章,随后寄往市县局。由市县局指定的…  相似文献   

18.
空袋内遗留邮件现象不容忽视王振国邮袋是装载邮件的容器,是保证邮件安全,便于运输、交接的重要通信工具。但在使用邮袋运送邮件过程中,经常发生倒袋不净现象,致使一部分邮件遗留在邮袋中,随空袋往返辗转,严重延误了传递时限,甚至造成邮件丢失、损毁,招致用户申告...  相似文献   

19.
近来 ,笔者见到许多进口“汇款通知”附寄了“回音卡” ,颇似前几年用得太滥的“回执”业务一样 ,笔者以为不妥 ,应予规范。其原因 :一是“回音卡”业务虽然是从“回执”业务衍生而来 ,其功能也基本一样 ,但二者使用方法是有区别的。“回执”是用户在交寄邮件时使用 ,随同邮件一并交寄 ,邮局投交时由收件人签章后 ,寄还寄件人 ;而“回音卡”是收件人收到相关邮件后 ,在投递局购买已格式化了的明信片 ,填写相关内容并签章后 ,寄给寄件人 ,以示回复。“回执”业务由寄件人纳费 ,且只能由邮局在上面填写相关邮件节目 ,并由收件人签章 ;而“回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客户对邮件全程时限的要求越来越高。为进一步压缩邮件分拣、运输、投递等环节的时限,提高邮件妥投率,广州市邮政投递局通过优化投递组织,从调查踩点、跟踪测算入手,着力整合投递趟线,增加投递频次,全力提高投递服务质量,取得了初步成效。从2010年11月开始,在广州市局的全力支持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