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良田种树风”现象的一个案例分析发现,现阶段劳动力市场的完善和农民市场意识的增强使得“弃粮种树”的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已经不再是劳动力大量外出就业土地抛荒的被动选择,而是农户在综合比较收入效益的基础上做出的积极反应。土地细碎化又使得相邻农户种植决策受到影响,最终造成了“良田种树风”的愈演愈烈,进而对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带来威胁。本文试图从微观角度来探讨农户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国家粮食安全之间的冲突,从而帮助我们分析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一种内在机制,进而为保证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2010-2019年的数据为样本,基于DID方法分析"租购同权"政策对房价及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表明:"租购同权"政策可以抑制房价上涨,但其抑制作用存在一定限制;"租购同权"政策通过限制市住房价格的增长,降低了劳动力流入的迁移成本,使得更多的劳动力愿意流入政策试点城市.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本文从人才引进、土地财政、市场监管、房源供给以及融资渠道五方面,提出促进住房租赁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江汉平原粮食主产区400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种植业生产技术效率及其拐点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户的综合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对规模效率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年轻户”对农户的综合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规模效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其他环境变量中,是否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户种植业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而家庭非农收入的比重、家庭劳动力中60岁及以上劳动力劳动时间的比重、复种指数、是否2012年受过灾害、灌溉水质评价均对农户种植业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向影响;随着家庭务农劳动力平均年龄的不断增大,种植业农户层面的生产技术效率水平不断提升,直至平均年龄达到55岁时达到综合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最高值,而直至60岁时达到规模效率的最高值,其后都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冯彬 《湖南经济》2003,(2):29-30
农村小康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要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目标,就必须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湖南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障碍农业结构调整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许多人长期认为农村经济就是农业生产,农业就是粮食,因而许多地方结构调整的重心和方向都在种植业上,仍停留在粮食和经济作物面积、产量的增减上,停留在扩大上年或当前价格略高的农作物面积上。而对市场的供求前景研究得很少或基本不研究;对通过农业结构调整,促进本地区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合理利用农村劳动力,促进农…  相似文献   

5.
刘浩  刘璨  刘俊昌 《改革》2021,(1):109-124
利用6省区、15县市、2707个样本农户1995—2016年连续跟踪调研数据,在充分考虑相关政策和市场因素等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定量估计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采用递归方程模型估计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的直接影响(退耕还林补助与放弃的退耕地种植业收益之差)和间接影响(退耕还林工程引起生产要素配置调整带来的收入变化)。结果表明:第一,农户参与退耕还林使其耕地经营面积减少25.06%,林地经营面积增加57.88%,以土地为基础的生产费用减少11.41%,非农劳动力投入增加9.99%;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农户以土地为基础的劳动力投入和种植业集约经营未产生显著影响。第二,退耕还林工程直接增加了样本农户3.73%的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间接增加了8.57%的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和7.85%的非农收入。第三,相对于黄河流域,退耕还林工程对长江流域样本农户收入的直接影响较大,但间接影响较小。在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设计中,需充分重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产要素投入和收入的影响及其路径,强化因地制宜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安丛梅 《南方经济》2024,(5):114-131
保障“种地”农户的金融供给和收入,既是普惠金融的应有之义,亦是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更是巩固粮食安全的根本之策。文章立足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变化的典型事实,基于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库中的微观农户数据,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种地”农户收入的影响,并从赋能种植业生产链的视角解构了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近年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农户的种植业收入,且这种影响主要来自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深度的增加;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种植业收入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粮食主产区和普通小农户样本中,在非粮食主产区和家庭农场的样本中并不显著;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影响种植业生产链各环节的社会化服务购买,提高了土地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户的种植业收入,但这种作用机制在粮食主产区和普通小农户的样本中有所差异。文章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深化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保障“种地”农户收入和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地流转市场和劳动力要素相关市场的进一步完善,资本在农业生产中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替代性越来越明显,这可能进一步催生农户的信贷需求。实证研究表明:农户经营规模扩大意愿对农户的信贷需求有正向促进作用;土地规模以及农户的贷款计划也会促进农户的信贷需求。通过探讨经营规模扩大对信贷需求的影响,为信贷约束背景下的农户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传统理论主要基于要素投入不足来解释农业增长迟缓,文章以云南农业为例证对象,发现要素投入不足论不能很好地解释云南农业的长期增长迟缓。云南农业增长迟缓主要是由种植业增长迟缓造成,通过分析种植业生产方式,发现农户倾向于大量投入成本低、见效快且施用技术简单的生产要素来提高产量,先进的集约型生产要素及其配套技术长期得不到规模化施用。同时上述生产方式还会与农户长期形成的小农传统经营模式相互强化,使得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难以得到根本性改变,进而造成农业投入产出的规模收益递减,最终导致农业增长迟缓。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种植业生产中存在着"生产方式锁定"效应,并构建VAR模型验证了该理论假说。最后基于农业生产技术与要素的提供者、农户和政府三方视角,提出破解"生产方式锁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远远低于世界水平.而我国人口还将继续增长,还要求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在这种情况下,对土地增加更多投入,实行集约利用势在必行.对土地实行集约利用就需要增加投入,准确地说是要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投入.但是人们担心这种追加投入会不会必然导致报酬递减.长期以来,"土地报酬递减规律"认为自然界存在这样一个"普遍规律",即对土地追加投入,产量与经济效益必将递减.这种断言虽然警告人们在土地利用中不可盲目追加投入,也给土地高效集约利用前景笼罩上一片阴影.本文将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进行再思考,解开人们的困惑.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从传统的以粮食生产为主转向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综合发展,从种植业为主转向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多种行业并行发展。不同地区的生产结构仍旧存在较大的差别,而直接影响到农民人均农业纯收入差异。对这些差异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了解"三农"问题的现状,以免"一刀切",造成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剩余主要是相对于传统的粮食种植业和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而言的。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的关键是实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也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实施劳务输出产业化,规范城市劳务市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施土地流转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调查数据为例,从农户特征、农户种植决策行为、生产用工行为、生产投入行为四个方面探寻影响农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并对农地流转行为特征与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的土地流转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暂时性流转,农户生产效率低,农业效益不高,土地流转的意愿不强烈,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土地的适度集中,从而转移农村劳动力成为土地流转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使用信息甄别模型研究了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与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的关系。本文认为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可以反映其种地能力,因此农户的土地租赁情况可以作为一种信息识别机制,金融机构据此来识别贷款农户的风险状况。在实现自身盈利和支持"三农"双重目标的约束下,农村信用社会根据农户土地租赁的情况采取差异化的贷款定价策略,从而最大化自己的效用。因此,规范和发展农村的土地流转市场,不但有利于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也有助于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前,静宁县的农业产业结构,主要以粮食种植业为主.但单一的种粮并没有解决静宁的粮食问题,人民生活在贫困之中. 一、改革开放30年静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 (一)实行承包责任制后,静宁农业主攻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5.
"民工荒"的出现,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反映,但绝不意味着我国劳动力总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而是对传统的劳资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对劳动力市场要求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反映.农民工供需比例和结构的不协调,供需均衡被打破,”民工荒”现象再次出现了.要解决”民工荒”问题,必须从根本上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以及从体制上改善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邹宝玲  钟文晶 《南方经济》2014,(12):111-117
本文构建“资源禀赋———行为能力———横向专业化选择”的分析框架,从资源禀赋的角度,结合农户行为能力,研究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横向专业化选择。结果表明:农户土地与劳动力禀赋对农业横向专业化选择起正向作用,农户的处置能力与交易能力也能促进横向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吴明 《产权导刊》2003,(9):16-17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发展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市场",正在进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标志着"国家所有、分级行使产权"的新体制将形成,鞍山市新一届政府又提出"一个核心,三个重点"的发展思路,结合"重点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这个重点和本部门工作实际,提出健全完善我市股权管理市场,为我市经济结构调整搭好平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农业经营体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1.农户生产经营规模狭小,农产品商品率低,对市场要求不迫切。我国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大特点是实行"两田制",即按人头分口粮田和按劳动力分责任田。在这种体制下,农户生产的全部农产品有近一半是自留口粮,不需进入市场,余下的大部分也是合同定购,即按国家统一定  相似文献   

19.
中唐以后,随着唐代农业生产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发展壮大,与均田制相联系的土地买卖禁令屡被突破,土地兼并日益剧烈,最终使“不抑兼并”成为影响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土地制度。本文运用博弈论对“不抑兼并”的土地制度作了分析,认为:唐中叶开始的由抑制土地兼并到不抑兼并的制度演进,实乃国家、地主和农户之间博弈的结果,并使得国家、地主与农户之间的契约呈现出一种有效率的状态;“不抑兼并”土地制度是适应当时社会经济条件变迁的有效的制度安排,对唐宋农业生产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创新应当走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相结合的路子.首先应尽快改变农地产权虚置和残缺的现状,还农户对土地的完整产权,在此基础上,应走国家扶植企业、企业扶植农户的新路子,使广大农户能够扬长避短,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和最恰当的定位进入市场,并能有效地承担市场主体的角色,从而使我国既有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科学系统有序地纳入市场经济运行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