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大中型化工企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华连生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目的。增强国有大中见中业活力.关键是实施正确的政策导向,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本文针对辽宁化工大中型企业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现状分析辽宁化学工业布局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已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企业活力的增强,需要从改善外部环境与深化内部改革两方面进行努力.本文试图从企业组织结构的现状、存在问题与成因分析等方面来探讨如何促进企业组织结构合理化,以增强企业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探索如何增强大中型煤炭企业活力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从外部环境创造条件;二是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上下功夫,使企业具有自我改造和发展的能力。本文仅就朝川矿务局如何提高经营者和生产者的两个积极性,增强企业内部活力的问题,谈点粗浅看法。一.提高经营者队伍基本素质是增强企业内部活力的关键这里所说的经营者是指企业内部责权利相结合的、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的领导者。从我局靠改革增强企业活力,一年实现三个同步增长(产量、利润、职工收入)的变化中  相似文献   

4.
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我国“八五”计划的一项基本任务.本文从无锡市冶金企业的实际出发,对改革开放以来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问题作了回顾分析,并对进一步“搞活”作了必要的研究探讨,以供参考.一、搞活大中型企业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几年的实践,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已普遍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强.从无锡市冶金企业来说,除了个别企业外,大多数企业都具有了一定的活力.当然,这里说的搞活,是相对于改革开放前而言,和过去那种高度集中的僵化的体制相比较,是活得多了.但如果与发达国家的一些  相似文献   

5.
<正> 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主要取决于改善外部环境,转换企业机制这两个因素。然而,实现外因与内因的最佳结合,关键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政策导向,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使其走上一条成功之路。 一、国有大中型化工企业的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6.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和骨干力量,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营大中型企业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企业活力有所增强,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  相似文献   

7.
如何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关键是能否增强企业活力。这里仅就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这个中心环节,结合我们公司的实际,谈谈市场开发与企业活力的问题。 一、提高企业的市场开发能力是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标志 企业活力与市场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企业活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市场开发能力的制约和支配。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大中型国营企业构成了国民经济的脊梁和命脉,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把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环节来抓。十二届三中全会、十三届五中、七中全会和最近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都反复强调了要继续增强企业活力。可见,搞好大中型企业的问题首当其冲、刻不容缓。一、僧多粥少局面的形成施工企业是大中型企业中一支庞大的队伍,  相似文献   

9.
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的问题,是我国改革十多年致力解决的问题,但无论是放权让利,还是实行“两权分离”的承包制,企业的自主权不断有所扩大,但给予企业的“四自”始终没有真正落实,企业不能成为具有独立商品生产者资格的市场主体。而企业股份制改造后,通过明晰企业产权关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激发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以我们广东美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1980年从一家仅有120人,年产值30万元,固定资产90万元,生产普通机床,濒临破产的小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是因为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们既是国家指令性计划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承担者,又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技术进步的骨干力量。”所以,把大中型施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搞活,使之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是值得认真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诚然,大中型企业要搞活,从国家来说需要从宏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对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及时制定了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的几条政策措施,为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挖掘内部潜力,不断增强煤炭企业活力,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我们西山矿是扎赉诺尔矿务局第一个  相似文献   

12.
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它对于搞活整个国民经济、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严重困难。因此,“八五”期间,乃至整个90年代,继续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仍然是一项艰巨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完善生产经营责任制,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大中型企业内部必须建立责任会计制度.变“核算型会计”为“管理型会计”.积极参与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理,推动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变革.一、责任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1、划分责任中心,明确规定各项费用的责任归属.责任中心是指企业内部具有一定经济权力,承担相应经济责任,严格控制的活动区域.责任中心可按控制区域  相似文献   

14.
一、深化改革,建立富有生机的国营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搞活大中型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煤炭经济工作中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长期战略任务,同时也关系到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巩固。1.如何增强企业活力。什么是企业活力;达到什么标准才算活,煤炭企业什么时候才能算活;研究增强企业活力的各种思路,积极研究国务院关于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11条措施在煤炭企业的具体落实。2.如何提高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研究什么是经济效益;如何看待煤矿的经济效益,怎样才算提高了效益;目前煤炭工业采用的经济效益指标的缺陷和  相似文献   

15.
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尤其是在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在企业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生产经营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搞活企业,增加企业的活力,不仅关系到企业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而且关系到有色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有色金属工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大问题.最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沈阳公司(以下简称沈阳公司)为此进行了专门的研讨,并制定七个方面二十条的《关于进一步搞活企业的若干意见》;以正式文件下发到各企业执行.本文拟就沈阳公司的实际,结合有色企业现状和发展情况,对如何进一步搞活企业作一些探索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党代会的精神,结合工业战线的实际,我准备讲四个问题,供同志们参考。 一、增强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的活力, 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 在这次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赵紫阳同志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草案)作的说明中,明确指出:“要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不能使这些骨干企业越搞越困难,而应当使它们越搞越有活力。”  相似文献   

17.
当前,人们对国营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的原因分析,多注重于外在因素,如:1.大中型企业的自主经营意识不够,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自觉性,2.企业职工队伍庞大,人浮于事,生产效率低下;3.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4.企业的自我改造,自我发展意识差;5.政府对企业行政干预过多;6.企业自主经营权得不到贯彻落实;7.企业的社会负担沉重等等。诚然,这些外在因素是制约大中型企业活力的原因所在。但既然找出了这些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改革措施,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不够这个“老大难”问题为什么还是久治难  相似文献   

18.
改革以来,困扰我国经济的难题之一,是如何在双重体制下搞活大中型企业.为突破这个难点,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诸如简政放权,减税让利,推行承包租赁等多种经营方式.这样做确实使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有了很大增强,但这种活力毕竟是靠国家给予优惠政策,让税让利,靠政府从外部提供各种有利条件支撑的,不是靠企业自身通过深入改革,完善经营机制所取得的,要想使大中型企业真正活起来,非得在企业自身经营机制改革上下功夫不可,从目前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看,基本上还是旧的模式.企业内部经济运行主要靠层层行政指令推动;对市场信号不能迅速做出灵敏反应;在分配上,  相似文献   

19.
大中型国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十年的改革使企业活力不断增强。随着整顿企业,企业升级活动的开展,企业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现在的工业企业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企业在竞争中能否生存和发展,克服原材料涨价、资金短缺等实际困难,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发展壮大,是一个严肃尖锐的课题。要想克服困难,企业的唯一出路就是要眼睛向内,在提高企业素质上下功夫,以素质的提高,来增强企业的活力,集聚力量,适应变化了的市场需要,并使企业有个较大的提高。这就是当前工业企业面临的现状和任务,也是提高企业素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增强企业活力,尤其是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和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因而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尽管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影响和制约企业活力的因素很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二是企业自身的素质。企业活力增强与否,关键不在于外部条件。而在于企业自身的素质,即在于企业内部的经营机制和运行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