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户是粮食生产决策的主体,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利用在13个粮食主产区4958个农户的调查资料,对农户的种粮积极性、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各地农户种粮积极性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建立Logit模型分析了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种粮积极性强弱的影响,发现粮食补贴政策对种粮积极性有显著的积极作用。此外,耕地规模、纯收入水平和农业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都与种粮积极性正相关。因此,应该继续推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并加大补贴力度,提倡规模化经营模式,发展粮食生产专业户,不断提高粮农收入;针对地区种粮积极性的差异,还应该推行差异化政策。  相似文献   

2.
政府环境补贴能否激励企业绿色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以2007年-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识别政府环境补贴对企业绿色创新投入与创新强度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1)政府环境补贴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政府环境补贴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制度激励作用得到明显体现。具体而言,国有企业与创新能力高的企业具有较强绿色创新动机,环境补贴对这类企业起到"锦上添花"的激励作用;而生产规模小、治理任务重、融资约束强的企业,自身创新禀赋较低,环境补贴更多是一种"雪中送炭"的资金激励。(3)新《环保法》的实施强化了企业污染治理行为,有效形成源头削减与末端净化相同步的污染治理模式。为激发企业绿色创新、完善政府环境补贴政策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2013年,为了体现惠农原则,中央财政目前已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推广至全国。本文基于农户立场,对于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进行了阐述,从农户对于该政策内容的认知角度入手,评价农户对于农业保费补贴政策具体内容的看法,并运用Probit模型,针对问卷调查结果,研究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因素,并结合得出的结论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研究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地流转,有助于提高粮食主产区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水平。根据农户调查数据,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和多元logistic方法对农户实际的农地转入转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农户的种植经营实力、综合经济实力、农业人力资本、农业固定资产、农忙时农活工价比、地域差异等对农地转入转出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农户的种粮补贴金额、满足口粮程度、土地政策理解程度对农地转入转出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应从明晰农地产权、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等方面采取措施来促进粮食主产区农户农地流转。  相似文献   

5.
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和适应中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如何认识及评价2002年起已经在我国实施了14年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如何针对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不足改进今后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笔者通过全国数据的历史分析与DEA分析法对苏北5市农业三项补贴政策进行效率评价,总结历史经验与得失,指出今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改进的方向应当是促进规模生产,有利于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粮食主产区的比较优势等.  相似文献   

6.
收入补贴已经构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农业保护政策中最经常和最基本的手段.从2004年起,我国政府作出从间接补贴转向了对粮食种植进行财政直接补贴的决策.本文通过对这项政策的经济分析,认为粮食直接补贴导致粮食种植面积增加、产量上升、农户收入增加,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等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7.
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可分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两种,由于要素投入结构及实施的风险程度不同,其影响因素及效应可能存在差异。利用对甘肃省10个县区20个村521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分析表明:相对于资本密集型绿色生产行为,更多的农户实施了劳动密集型绿色生产行为,表明目前农业绿色生产中资本要素相对稀缺;劳动力年龄的增长对农户的劳动密集型绿色生产行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资本密集型绿色生产行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风险偏好对农户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绿色生产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资本密集型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更大;风险偏好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对老年农民的影响最大),且两种绿色生产行为的代际差异具有异质性。应进一步增加对农业绿色生产的投资,尤其要鼓励农户的资本密集型绿色生产行为;加强对中青年农民绿色生产的技术、资金支持,培育和拓展老年农民的社会网络,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户抗风险能力,进而有效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的发展和升级。  相似文献   

8.
土地产权趋于稳定将强化农户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进而激励农户改进农业生产行为,但这种激励具有情景依赖性:由于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的能力和目的不同,并不是所有的农户都会因此而改进农业生产行为。采用2018年广东省“千村调研”数据,分析确权颁证对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确权颁证虽然赋予农户实现农地价值的剩余权,但能否促进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还取决于农户自身的获益能力和收益本身的效用。如果农户缺乏实现农业生产超额利润的能力(低收入农户),即使土地产权趋向稳定,也难以产生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动力;如果实现农地价值的最优方式是“他用”而非“自用”,即使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会带来农业生产超额利润,农户也不会积极采纳;如果农户具有实现农业超额利润的能力(高收入农户)和预期(以农业为主业的农户),则确权颁证会促进其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地确权颁证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促进有着情景依赖性,因而,在农地确权颁证的同时要完善农地流转制度,通过土地产权稳定和流转稳定的双重激励更有效地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施行绿色生产行为。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智能化技术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并深入到了农业农村的各个领域,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而新型职业农民则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着示范、辐射和引领的积极作用。因此,新型职业农民这一群体采纳智能化技术的行为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难以忽视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基于实验经济学,重点分析了认知特征、政府的补贴及不同的风险收益类型对新型职业农民智能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然后依据已有研究提出假设,并通过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认知特征对新型职业农民智能化技术的采纳行为存在正向影响;政府补贴有助于新型职业农民接纳智能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并与补贴的金额呈正相关;与风险偏好型的激励政策相比,规避风险损失的激励政策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影响程度更显著。最后根据验证结果提出提高新型职业农民智能化技术使用率的建议,以助力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户粮食生产及种植选择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户是现今中国农村最基活动主体,研究农户的行为特征,对正确认识国情,把握农村、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大局及共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试图从微观经济层面,运用简单的数理硎无所作为和为粮食生产微观经济主体-农户的比较利益、目标追求及行为选择,进而揭示我国目前粮食生产与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并试图据此总结出一些中观层面的政策结论。  相似文献   

11.
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是中央政府用以提升县级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的重要举措.基于2000-2017年河南省82个县域的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估计了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影响县域粮食生产的平均效应和动态效应,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一是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显著促进了县域粮食生产,该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二是产粮大县奖励政策促进县域粮食生产的短期效果并不显著,具备一定的滞后性,长期对县域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三是产粮大县奖励政策主要通过激励农户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化肥施用量、提升农业机械总动力等路径促进县域粮食生产.为更好地发挥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对县域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中央财政应继续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力度,提高产粮大县利益补偿规模.同时,探索以"大专向+统筹"的政策设计优化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使用结构,并重视对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使用开展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12.
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实证分析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后我国粮食生产的波动状况表明,粮食政策和播种面积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因子。当前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着耕地面积缩减、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农业比较利益低、政府行为缺位、科技储备不足等诸多问题,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在确保耕地面积、增加农业投入、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农民补贴、完善农业保险、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作出改进。  相似文献   

13.
在分税制和晋升锦标赛双重激励下,我国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的补贴力度逐年增加。使用2000—2007年180多万家规模以上企业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政府补贴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补贴总体上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且其影响能够持续3年以上;政府补贴的效果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对西部地区企业效率的影响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政府补贴实际效果还依赖于企业所属的行业性质,补贴仅对40个行业中的22个行业起到显著作用。因此,政府补贴的效果总体上值得肯定;同时,政府在实施财政补贴时应该充分考虑行业差异和地区差异,使财政补贴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政府通常会搭配使用规制政策与支持政策以激励绿色技术创新,而合理选择政策工具是确保政策搭配有效的关键.选取命令型、费用型、投资型三类环境规制工具与研发补助、低碳补贴两种政府支持行为,以2008-2018年中国工业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不同环境规制工具、政府支持行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直接影响与耦合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在当前政策强度下,命令型规制、投资型规制、研发补助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低碳补贴抑制绿色技术创新,费用型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不显著;研发补助和低碳补贴分别正向和负向调节费用型规制和投资型规制的绿色创新激励效果.对样本内生分组后,拓展分析结果显示:由于绿色创新水平的地区差异,上述政策工具的效果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异质性特征;东部沿海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应当充分利用"研发补助—市场型规制"间的正向耦合效应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而中西部非长江中下游地区应当构建以"研发补助+命令型规制"为主体的创新激励政策体系.最后,结合对地方政府政策工具选择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讨论,为不同政策主体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2002—201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投入、产出指标,运用U-S-SBM模型和Tobit面板随机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在2002—2016年期间总体呈平稳增长趋势,上、中、下游地区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但仍未达到效率前沿,沿线11省市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差异显著;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在投入要素方面和非期望产出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生产资料的过量投入和农业生产中环境污染排放过多是农业绿色生产无效率的主要来源;财政支农力度、农业科技人员投入、机械化水平以及农村人力资本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自然灾害、农田水利设施水平对其表现为负向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粮食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改进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升农业生产力,确保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2004年以来国家实施了直接对农民的补贴政策,在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其政策目标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给实际操作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本文根据近几年来补贴政策落实中暴露的诸多问题,反思了政策目标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问题,并就相关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进而提出改革和完善粮食补贴政策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战略和粮食安全过于依赖粮食产量的增加,却忽略了通过降低农业生产和经营成本对提高农民收入的作用,粮食保护价政策进一步导致国内农民忽略了农产品质量的提高,结果是国内外粮价倒挂和国外农产品进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粮价下跌和粮食安全的两难困境日益突出。文章基于农业大省河南25个村庄1169个农户的田野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农业转型的着力点可能在于:在发展战略上,从粮食产量导向转为成本节约导向,着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国内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从根本上应对粮价波动风险;在具体路径上,坚持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的分类流转;在主体培育上,政府牵头培养孵化职业化农民,形成专业化的粮食种植局面和市场为主的粮价形成机制;在政策保障上,精确农业补贴政策的指向性,提高粮食补贴标准和补贴效率,科学规范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标准,增强种地的抗涝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科技政策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通过时黑龙江省5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农户对政策感知程度与科技政策激励效果和政策预期目标实现的关系,以此分析影响农业科技政策的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对现代农业科技政策理解程度越高,对提高农民劳动生产力越有激励作用。因此,应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完善农产品市场机制.优化农业的科技发展环境等措施,提高科技政策的激励力。  相似文献   

19.
单冰燕 《大众商务》2010,(12):236-237
近年来,在取消了农业税的基础上,农业补贴力度不断加大,实现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但是,由于农业补贴力度仍然有限、补贴方式间接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农业补贴的增收效应并不显著。本文阐述了农业补贴的含义、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确保粮食安全,不仅要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还要激发地方政府稳粮积极性。我国粮食生产取得重大成就,离不开地方政府和主政官员的贯彻落实。通过官员激励,确保中央与地方在粮食治理上目标一致,是政策落实的重要方面,但鲜有研究关注。以晋升锦标赛理论为基础,利用2003—2019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官员晋升模型,从官员激励角度分析提高地方政府稳粮积极性的路径,考察粮食生产绩效是否是官员晋升的要素之一。结果显示,粮食生产绩效利于主产区官员晋升,而对产销平衡区、主销区和全样本的官员晋升作用不显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也验证了这一结论。证实在粮食生产“主战场”的主产区,地方官员稳粮晋升通道已建立,晋升锦标赛是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机制。未来应优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体系,提高官员在保障粮食安全工作的激励精准度和针对性;强化地方粮食安全考核结果运用,提高粮食安全官员激励强度;增强地方党政官员的稳粮责任意识,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