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思 《中国经贸》2007,(2):13-13
“我们筹备博鳌亚洲论坛很像是央视做春节联欢晚会。每到年会到来之前,我们就一直发愁,下一届的年会是什么样的题目?请哪些大牌演讲者?就像春晚的总导演也一直发愁,下一届的春节联欢会搞什么新节目,请哪些大牌明星。所以我觉得我这个秘书长和“春晚”总导演面临类似的挑战!”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博鳌亚洲论坛2007年年会新闻发布会暨主要赞助商签约仪式上如是感慨。  相似文献   

2.
“我饿着,但是我坐着”我赞成这样一种说法:“穷”与“愚”有着互为因果关系,“愚”者多为“穷”,“穷”者多属“愚”,但又不能简单地认为,穷者必愚,愚者必穷。有“穷”者并不“愚”,是因为客观条件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也有因天灾人祸造成的,还有主观不努力,甚至有好吃懒做的;有“愚”者也并非“穷”,是机遇和机会使他们获得了富裕。所以,在扶贫工作中不应机械地理解“治穷必先治愚”这句口号。明白什么是贫困?恐怕贫困的人自己也不一定清楚。不知生,何知死?没有见过富,也就不知道穷。家家都没有电视看,也就没有看电视的欲…  相似文献   

3.
陈家萍 《走向世界》2009,(33):95-95
你有没有这样问过自己:我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在他人眼中,我是个怎样的人呢?我曾经无数次的问过,但始终没有标准答案。每天,我都照好多次镜子,看自己还算朴实、洁;争,就会冲镜里的自己微笑。如果他人的心是一面镜子,面对心灵映照出的自己,我还有能力或有资格微笑吗?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个技术工程师,在这个职位上工作了7年,我仍1日是个技术工程师。做技术难道就真的没有出路了吗?”看看英特尔的答案[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张雪丽 《魅力中国》2013,(16):98-98
这个“度”,指的是尺度,或者说是限度。比如通常的量体裁衣,最讲究的就是尺度,倘若尺度合理,衣服穿在身上就得体,美观,反之就别扭,难看;比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个限度,超出了这个限度,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演戏也如此,戏曲演员要想在戏曲舞台上成功塑造舞台艺术形象,就务必在表演过程牢牢把握住这个“度”,“度”把握住了,艺术形象就丰满,就完美,就成功,就能给观众带来美的艺术享受,反之则失败。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住这个“度”呢?  相似文献   

6.
《走向世界》2006,(12):40-40
初次听到徐莉佳的名字,是和“夺冠专业户”连在一起的:2001年亚洲OP帆船锦标赛冠军;2002年世界帆船锦标赛OP级帆船个人比赛世界金牌;2005年世界青年锦标赛女子激光雷迪尔亚军……至今,徐莉佳已经在中国、亚洲等帆船锦标赛各项目夺得全国冠军、亚洲冠军十几个。“小时候太顽皮,爸爸妈妈就把我送  相似文献   

7.
一周人物榜     
《中国经济周刊》2010,(34):28-28
“我一出生就在上海,但我的父母亲其实在我出生前进上海,我都变成了上海原住民。凭什么现在的农民工进了城,二十年以后,他们的小孩感觉自己是个农村人?如果历史到了这里不能够连接的话,那我们这一代人是可悲的,是没有远见,没有道德感的。”——重庆市长黄奇帆谈户籍改革。  相似文献   

8.
一周人物榜     
《中国经济快讯》2010,(34):28-28
“我一出生就在上海,但我的父母亲其实在我出生前进上海,我都变成了上海原住民。凭什么现在的农民工进了城,二十年以后,他们的小孩感觉自己是个农村人?如果历史到了这里不能够连接的话,那我们这一代人是可悲的,是没有远见,没有道德感的。”——重庆市长黄奇帆谈户籍改革。  相似文献   

9.
我拥有四十个太阳育人一支粉笔,一张长不过三尺的讲台四十个娃娃,就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舞台,难道还能奏出什么辉煌而扣人心弦的乐章?不瞒您说,参加工作的短短几年来,我常常会这样的疑惑.因此,当我听说旧日的同窗,那个身材纤细,一脸温柔的“小浦东”叶雅芳今年荣...  相似文献   

10.
声音     
“香港散户不识货”;“烟草一打喷嚏,我们就感冒:烟草一感冒。我们就发烧。”;“他们说我傻,但我觉得比他们聪明点。”;“没有中国产品,我只能不穿内衣衬衫。”。  相似文献   

11.
“80后”、“豌豆公主”、“海归才女”、“垮掉的一代”……当父辈的身影渐渐蹒跚、父辈的目光里含满了寄托的时候,这些“女孩子”们在世人的眼里还没有长大。而正是这些还略现稚嫩的“女儿”一上来就想打破企业的等级壁垒,呼吁无组织管理:希望员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办公室的装修设计;准备把七大姑、八大姨都赶出企业的舞台。她们主张集体领导,而不是个人专制;她们倡导集体荣誉,而不是个人魅力:她们将中西管理合并,而不是单一的“中国式管理”或者“西式管理”。女二代掌门人(有些是准掌门人),和父辈还有什么不同?她们能够承载得起父辈的期待,和从草根创业的父辈一样叱诧风云,运筹帷幄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贾楠 《中国西部》2012,(21):102-105
许多父母都头痛,为什么孩子进入小学了就开始叛逆?当我向他们请教,如何确定孩子进入叛逆期时,他们的回答通常只有一个:“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如果,用听不听话来评定一个孩子是否叛逆,这似乎太过武断了。在我们给孩子扣上“叛逆”的大帽子时,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所谓的“叛逆期”很有可能是个伪命题?  相似文献   

13.
面对加入WTO,中国企业怎么办?我想讲三点,第一是怎么想,第二是怎么做,第三是怎么赢。怎么想面对加入WTO,中国企业怎么想?我认为必须成为狼。那么,怎么成为狼?所有到中国市场来的外国企业,不是慈善机构,他们的竞争原则非常简单,就是“赢家通吃”,不给中国企业留一点余地,通通吃掉。中国企业对此不能没有认识,如果不成为狼,把自己摆在羊的位置,你就会被吃掉;如果成为狼,就有条件和他们竞争。成为狼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有两条:第一,必须熟悉国际市场竞争游戏规则,按国际惯例来竞争;第二,必须敢于和善于参与这个竞…  相似文献   

14.
“经过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国成为亚洲金融大国;经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成为世界金融大国。”野村资本市场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关志雄如是评论中国国际地位的跃升。中国超越西方理论、在逆境中得以维持高速增长的秘密是什么?要探讨这个问题,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还必须研究其与中国政治机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陈亚兰 《魅力中国》2010,(34):262-26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学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释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释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质量的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是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在新课程的形势下,如何使教师提升专业水平.成长为符合现代教育发展需求的“新”而“成熟”的教师?身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一名教师,笔者以为“读书——研究——反思”正是新课程下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马玉国 《魅力中国》2013,(11):201-201
在数学教育界有这样一个笑话,说台湾一位学者设计了这样一道二年级小学数学题:在一条船上,有75头牛,32头羊,问船长几岁?参加测试的台湾学生有2/3的人答案是43岁。测试大陆的学生时,竟有88%的人答案也是43岁;因为他们认为此题不可能加,所以只能减,而不敢写上“此题不能做。”这是一则笑话,然而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八年教龄的小学数学教师,我则笑不出来,因为这则笑话的确不是“空穴来风”。我们之一代当老师的,从小当学生时,就崇拜老师、服从老师,很少敢挑战老师的权威,也不敢讲自己的思路。长大当了老师,也觉得学生服从我,崇拜我,把我讲授的内容听会,练会,考个高分,课堂纪律好,就很有成就感。比如学了“笔算除法”,老师讲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我们的学生有向老师提出:“笔算除法能从低位除起吗?”。如果还有学生再提出一个高智商的问题“老师,笔算加法、减法、乘法都是从低位算起,为什么笔算除法就一定要从高位除起呢?”这时,会不会有的老师已经很不耐烦了。会说:“你怎么事那么多,书上就是这样规定的,教你怎么算,你就怎么算。”如果真的老师这么说,试想一下,今后,这个孩子还敢“异想天开”吗?还敢“思维和创新”吗?慢慢地,在学生的心中,就会逐渐形成听老师的没错。这就是中国学生,很听话,很刻苦地去记忆、模仿,就是不敢自主地思考和质疑,没有了疑问哪会有思维呀,没有了思维就更谈不上创新了。  相似文献   

17.
观察·头条     
《中国报道》2008,(3):96-97
冰封中国;资本家改变中国?风雪中国;1978-2008 30年失踪者;1万个亚洲饭碗;GOOGLE的“云”之畅想;  相似文献   

18.
冷力 《东北之窗》2010,(20):20-20
我们曾经以为,是“风”就会过去,但五六年过去了,服装业的“哈韩”之风不但没有一扫而过,却越来越深入人心了。有人总结说,韩国服装,特别是女装的设计是弥补了亚洲人“长相太平”的设计,是恰到好处的设计。韩国为什么会产生风靡亚洲及至全球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香港茶餐厅     
早前,跟几位内地的朋友说起,香港的餐厅总有一些菜式,称扬州炒饭、厦门炒米等等。他们说,扬州、厦门并没有所谓特色的炒饭、炒米——很可能是随便说说而已。我问,那么内地有没有“香港一”呢?他们想了一会,有人说,有“香港茶餐厅”。也许,对内地来说,“茶餐厅”三个字,就代表“香港”了。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企业科技创新雷声大、雨点小,症结何在?高层次人才的舞台在哪里?“我想向企业呼吁的是,科技创新要有制度保证,要有选人用人的独到眼光,制度创新是前提,人才是保障。”孙丹峰如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