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无论是在经营还是在管理上都沿袭着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传统的存贷业务结构和单一利差收入成为其主要特征。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入的形势。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业务发展方式上从外延粗放型增长向内涵集约型增长转变;在经营结构上由传统的存贷业务结构向资本集约型综合金融服务转变;从单一利差收入向收入多元化转变;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要从根本上提高核心竞争力,关键是要实现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拟在进一步分析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必要性的基础上,阐明加快实现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的定位与方向,进而指出转变业务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以求提升商业银行服务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为即将到来的金融竞争大潮提出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3.
论文在对中、农、工、建、交五大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2013年年度报告的财务和业务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找出银行间彼此在业绩、发展等层面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并提出有关对策与建议,其中特别指出,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必须努力摆脱规模扩张型和利差依赖型的增长模式,寻求向质量型和多元化、综合化增长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4.
以花旗银行、汇丰银行为代表的国际大型商业银行海外扩张时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其经验与教训值得正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借鉴  相似文献   

5.
昝永新 《西南金融》2007,(11):20-21
摆脱片面、盲目规模扩张的惯性思维和经营取向,转变业务增长模式,早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共识,并实施了一系转型举措,但从顺应金融开放形势分析,转型步伐仍需进一步加快。本文从基层农业银行的角度,分析现行业务增长模式,剖析制约增长模式转变较慢的根源,探寻加快增长模式转型步伐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银行业竞争手段的所谓高端化,实质是落入了"营销管理陷阱",即从吸引潜在客户群体眼球、促销活动渲染,到推动优惠性销售活动进入高潮以结束营销终端。同一区域内多家银行因营销手段竞争而"劳民伤财",营销成本居高不下,从而忽略了真正体现营销胜负的商业银行"内涵式"竞争。"十二五"规划关于在调整收入结构等政策性语言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政府的坚决态度,即把我国目前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逐步转化为消费拉动型增长模式,因此各家银行必须吻合政府主导方向、符合"十二五"规划要求,提早关注消费拉动型增长模式的应对策略。本文就消费拉动型增长模式与"国民财富管理型银行"的结合点,进行扼要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的理论依据和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适应市场竞争需要,改变收入增长模式,提高竞争力,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推进业务转型.本文从一些经济学、金融学的理论入手,希望找到可以支持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依据;从我国资本市场、商业银行、企业的角度,探讨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比较几种主要的投资银行业务经营模式,对我国商业银行投行模式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连续保持近1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近来储蓄的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且已连续数月有余。于是有人认为:我国储蓄的增长目前已进入拐点,高增长时代即将过去。考虑到储蓄的重要作用,如果其增长模式和态势发生变化,势必对商业银行今后的发展带来显著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追问一句:事实真的如此吗?  相似文献   

9.
杨雪莱 《中国金融》2012,(20):54-55
国际金融危机及随后的欧债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世界经济发展受阻的影响。由于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受到特定的经济发展、金融发展以及银行自身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在外部经济发展出现问题的背景下,有必要加速转变现有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以期发挥银行业在促进经济稳定、抗击金融危机冲击方面的作用。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与经济增长银行的经营模式指的是银行业务范围的选择以及银行如何整合这些业务两方面,并受经济发展水平与金融深化水平两方面因素的制约。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0.
制约当前委托贷款业务发展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托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中间业务产品,具有成本低,零风险的特点,不存在未来的“质量损耗”。大力发展委托贷款业务既是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方式和增长模式的重要途径,也是破解企业融资困境,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笔者结合近年来工商银行委托贷款业务发展情况,谈一下制约委托贷款发展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11.
顺应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日益扩大的现实需要,及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外部趋势,当前中资银行纷纷加入海外拓展的行列,并根据自身特点,实施各有特色的发展战略。文章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为典型代表,结合其海外拓展实例,从战略目标、战略路径、战略重点等层面剖析及比较了中资银行的海外发展战略,并提出进一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动因、机遇与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经验来看,海外并购作为扩大银行规模和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是现代商业银行提升综合化和国际化水平的有效手段.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进行海外并购的动因,总结了国内代表性银行(工商银行)海外并购的经验,提出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5项基本原则:一是要正确处理海外并购与机构申设的关系;二是并购目标选择要以契合并购者的...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银行业开放是一种普遍现象。我国商业银行引入外资基本上达到了改革目的。对于引进外资的必要性、金融控制权、同业竞争、股权转让价格等问题应有一个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中资银行海外拓展及市场准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邹新  马素红 《金融论坛》2005,10(1):34-39
全面理解各国对外资银行的准入监管法规是中资银行构建海外网络、拓展境外业务的重要前提。本文在分析中资银行开展跨国经营的内在动因和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以WTO框架下与各国银行业开放相关的服务贸易谈判为背景,着重对中资银行境外分支机构申请设立和开业登记遇到的准入限制、业务监管限制两大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中资银行如何应对东道国的监管限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跨国银行境外分支机构的存款保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不同国家与地区对跨国银行境外分支机构的存款保险安排进行考察,分析了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跨国银行境外分支机构存款保险选择的主要因素,并在借鉴国际经验和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对外国银行分支机构和本国银行境外分支机构存款保险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16.
私人银行业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内部、社会、法律等多个方面的障碍。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需要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督、立法部门的法律完善以及相关金融机构的大力协助,在外汇、反洗钱、境外投资等领域取得更大的进步。同时,私人银行也应当关注这种新兴服务方式带来的法律风险,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包括:建立和完善法律风险管理系统、技术系统与人员支持系统,通过特别机制鼓励银行积极承担反洗钱义务,实行混业经营、统一监管,放松外汇管制,规范境外投资,制定专门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We focus on the effec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n the cost efficiency of banks by studying Taiwan as a sample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We find that (1) increasing overseas businesses and foreign exchange deposits increases cost efficiency; (2) expanding offshore banking units increases bank efficiency; and (3) the profitability of a bank’s overseas branch is not a critical factor behind the differences in cost efficiency across both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FHC) banks and non-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non-FHC) banks. Finally, our metafrontier empirical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FHC banks in Taiwan show better technical performance in cost control than non-FHC banks.  相似文献   

18.
跨国银行集团是发达国家核心竞争力之一,在历次危机中(尤其是在此次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下),西方发达国家都大幅注资本国大型金融机构,力图稳定其在国际金融领域的优势地位。中国商业银行经过多年来发展和海外经营,实力明显上升,并多次运用资本市场补充资本金,具备了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的基础,目前也迎来了国际化的良机,但仍然面临着资本约束的瓶颈。2003年以来,国家以外汇储备对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进行的战略性注资,获得的回报远大于投入,并健全了我国的金融体系。从提高我国外汇储备战略性投资作用的角度,建议国家以强国方略再度以外储对大型商业银行进行战略性注资,再辅之以监管部门进一步改革监管和资本账户管制,以及商业银行在国际经营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多管齐下来共同推动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9.
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与国有商业银行海外上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国储 《金融论坛》2005,10(3):3-9,33
本文探讨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与国有商业银行海外上市的关系。共分四个部分:一、关于银行风险的几个基本问题;二、关于银行风险的监管要求;三、关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监管要求;四、关于国有商业银行完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建议。第一部分是本文的分析框架;第二、第三部分是从该分析框架的角度对上市监管要求进行的阐述;第四部分是结合分析框架和监管要求,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改革提出的建议。本文的基本论点是,满足海外上市监管要求是国有商业银行海外上市需达到的最低要求;制定并实施与自身业务战略相适应的风险战略,将直接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的股票投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发展中国家银行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中国家银行在海外的发展具有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特点,其机构分布的广度和分布数量显示,发展中国家银行基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阶段及特点,对海外发展以跟进市场和支持母行发展为策略,倾向于在发达国家、金融中心和对母国有更多贸易进口的国家建立据点;银行在海外分支机构的数量与其资产规模成正比,与母国的经济开放水平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本文运用发展中国家的银行数据,采用实证方法检验影响发展中国家银行国际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