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经过2010年、2011年两年的高速发展和2012年的平稳发展后,业内人士认为,2013年我国农产品贸易将进入到一个调整期,预计出口增速在5%左右,进口增速在10%左右,农产品贸易整体增速在8%左右。从2013年一季度大宗农产品进出口情况或许可以预见2013年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势头的端倪。国内外糖价倒挂刺激国内进口数据显示,3月我国食糖出口5364吨,增长36.6%,比2月份出口增加2643吨。一季度累计出口食糖12461吨,增长6.5%。3月食糖出口  相似文献   

2.
200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喜忧参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三年,我国农产品,尤其是优势农产品出口面临着严峻形势。国际上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对我出口产品实行“反倾销”、采取“保障措施”和设置各种技术性壁垒限制,已经成为农产品出口发展的主要障碍。企业开拓市场困难,潜在风险加大。要想获得长期稳定的贸易增长,农产品必须在提高商品整体质量、加强行业凝聚力上下大力气。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进出口继续保持双增长势头,但进口增幅大大超过出口增幅。农产品贸易由上年顺差转变为逆差200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继续保持双增长,但进口增幅大大超过出口增幅。农产品贸易由上年顺差转变为逆差。2004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14.2亿美元,同比增长27.4%。其中,出口额为233.9亿美元,同比增长9.2%;进口额为280.3亿美元,同比增长48.1%。农产品贸易由上年顺差25.0亿美元转变为逆差46.4亿美元。从海关数据来看,主要是由于粮食出口大幅度下降,进口大幅度地上升;同时,食用植物油、食用油料、棉花、食糖、畜产品的贸易逆差都有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4.
2003贸易特点一.继续保持双增长势头 2003年前10个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体情况是:农产品进出口额继续保持双增长,但进口增幅大于出口增幅,贸易顺差下降。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19.9亿美元,同比增长33.3%。其中,出口额为166.8亿美元,同比增长17.2%;进口额为153.1亿美元,同比增长56%。农产品贸易顺差13.6亿美元,同比下降69.1%。 二.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出口快速增长,进口增减不一  相似文献   

5.
贸易关系生存时间是影响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非参数Kaplan-Meier方法分析1995—20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现,贸易关系生存时间中位数只有2年,且存在"门槛效应",出口贸易关系在建立初期的生存率较低,超过"门槛值"以后生存率较为稳定。基于Cox PH模型进一步分析发现,首次出口额、多元化、产品类型等产品特征变量以及市场规模、地理距离等出口目的地特征变量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关系影响较为显著。从长远看,提高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和出口异质化产品是延长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关系生存时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粮油饲料市场贸易情况 我国是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随着世界农产品贸易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农产品贸易取得长足进步.10年来,我国农产品进口额年均增速高于出口近10个百分点,农产品进口不断加快,出口放缓,逆差越来越大(见图1). 但是,今年1-5月份粮油饲料贸易情况与过去10年的贸易总趋势出现偏移.根据海关数据,虽然1-5月份农产品贸易额持平略增,但出口增幅自金融危机以来首超进口,逆差缩小.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粮油饲料市场贸易情况我国是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随着世界农产品贸易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农产品贸易取得长足进步。10年来,我国农产品进口额年均增速高于出口近10个百分点,农产品进口不断加快,出口  相似文献   

8.
今年一季度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进口下降,农产品贸易由上年同期逆差转变为顺差。一季度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19.8亿美元,同比增长0.6%。其中,出口额为60.7亿美元,同比增长17.5%;进口额为59.0亿美元,同比下降12.4%。农产品贸易由上年同期逆差15.7亿美元转变为顺差1.7亿美元。一、谷物出口小幅下降、进口大幅增加,呈净进口格局一季度,我国出口谷物207.6万吨,同比下降5.8%;进口266.5万吨,同比增长2.4倍;由上年同期净出口141.4万吨转变为净进口58.9万吨。大米产品:一季度出口20.5万吨,同比下降71.0%;进口13.3万吨,同比下降15.1%;净出口7…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8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各省区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应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空间差异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差异的空间自相关特征.研究表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空间聚集显著,Moran散点图显示多数省份位于第一、三象限内,LL型较多,非典型省份数量较少,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出以江苏省为核心的东部沿海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显著局部高值集聚区和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湖北、四川、重庆等省份的低洼集聚区.  相似文献   

10.
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农产品贸易壁垒:演进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深,全球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但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频繁受到各种新型贸易壁垒的限制,出口竞争力下降。本文从贸易自由化的视角出发,基于对中国WTO/TBTSPS通报咨询中心和中国TBT研究中心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农产品贸易壁垒发展趋势及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提升产品质量,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注重新的市场需求和新兴市场的开发;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大境外农业投资;提高对国际标准的认知度和参与度;重视劳工标准和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是应对新型贸易壁垒、增强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由于日本和欧盟均为我国重要农产品贸易伙伴,两者签署《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协定》)将产生贸易转移效应,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尤其是出口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巩固我国脱贫成果。文章将在分析日欧农产品关税政策、贸易和《协定》降税情况的基础上,采用GTAP模型定量分析《协定》实施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协定》的实施将对我国农业总体发展产生一定冲击,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尤其对我国出口日本的畜产品和蔬果影响尤为明显。结合我国自贸区谈判和农业发展情况,提出继续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推动RCEP早日落地并继续扩大自贸协定"朋友圈"、培育出口竞争优势以及通过促进农业投资弥补贸易转移效应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提出,是促进我国与丝路沿线国家以互惠互利的农产品贸易方式,持续扩大农产品贸易规模,保障双方农产品贸易活动平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来看,这一战略规划不仅有助于我国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也有助于我国实现进口市场多元化。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实施背景下,我国应当从实现贸易平衡,优化市场结构、产品结构以及贸易模式等方面入手,突破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困境,推动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产品贸易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占全部商品出口的比重为8%左右。总体上看,我国农业对外贸的依存程度低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程度。但问题在于:一是我国通过贸易来调剂国内市场农产品不足或剩余的数量、范围都在迅速扩大,农产品贸易由原先的创汇型变为调剂国内市场型为主;二是我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东南亚的8个国家(地区)。1997年我国对其农产品出口总值约100亿美元,占我国全部农产品出口份额的68%(进口占15%)。1997年我国前十位农产品出口主要消费国中有六位在上述国家(地区)。依次是,日本、香港、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1997年我国全部农产品贸易中实现顺差44亿美元。而同期与上述8个国家(地区)的贸易就实现顺差84  相似文献   

14.
1、谷物进出口量下降,大豆进口继续大幅增加 谷物进出口量均下降,呈现净出口格局.谷物进出口品种的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大米进口大幅度增加,出口大幅减少;玉米进口增长较快,出口大幅减少;小麦进口大幅减少,出口幅度增加.近几年大豆进口数量迅速增长,已成为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一个显著变化特点.2001年大豆进口在上年进口1042万吨的基础上,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2001年1~10月,大豆进口已达1206万吨,进口金额达24.39亿美元,进口数量同比增长15.73%.  相似文献   

15.
视点聚焦:展望我国农业未来发展趋势,除了考虑我国加入WTO的承诺之外,还要考虑新一轮WTO农业谈判可能的结果及其影响。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柯炳生在近期研究报告中提示,制约未来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是一些比WTO更重要的因素,例如与东盟、港澳地区的自由贸易区等。另外,制约我国优势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不是价格,而是质量和卫生检疫。这既涉及到WTO的有关协定,更取决于国内生产的情况和进口国的消费要求。我国未来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除了受现有的加入WTO承诺和新一轮农业谈判结果影响之外,还受到国内政策和市场因素变化的影响。总…  相似文献   

16.
由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形成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已经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就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进一步提出我国农产品贸易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结构和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的国际农产品贸易形势下,通过增强我国出口农产品的竞争力,充分发挥出口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并促进比较优势的不断转变和升级,这是进一步扩大我国农产品出口,降低农产品贸易逆差所必须遵循的思路,为此,有必要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结构和竞争力状况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国营贸易中价格联营(Price-Pooling)的典型做法,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说明了国营贸易企业中的隐性出口补贴的存在,以及通过价裆联营可以实现补贴本国农产品生产者、稳定国内市场和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目的.对我国来说,扩大农产品出口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可行做法,我国政府应该重视农产品的出口,采取相应措施扩大农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19.
今年1—2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双增长,出口增幅大大超过进口增幅,与上年同期贸易逆差相比,贸易出现顺差。1—2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05.8亿美元,同比增长24.6%。其中,出口额为58.7亿美元,同比增长39.3%;进口额为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0.2%;贸易顺差11.5亿美元,与上年同期逆差0.7亿美元相比,农产品进出口不仅由逆差转为顺差,而且顺差增幅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哈农产品"绿色通道"的正式启动及贸易与合作工作组会议的召开,农产品贸易成为"新丝绸之路"中哈间贸易畅通的先行领域。通过分析,2001-2012年中哈农产品出口额的变化发现,尽管出口额绝对值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但增长率总体趋于下降。基于此,文章探究了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哈萨克斯坦人口规模、俄白哈关税同盟与中对哈农产品的出口额成反比;中国经济规模与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的出口额成正比;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出口额占中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逐年下降,表明中国农产品在哈萨克斯坦市场上的份额逐渐减少,据此提出通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强两国政府沟通及海关协调等措施增加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减少关税同盟的负面效应,保证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出口贸易畅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