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历史的考察表明,企业进程的实然状态是非生态化的,而生态觉醒之后的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生态化,导致二者背离的恰恰是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一利润”中轴。持续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遍历世界所有持续创新的企业均是具有强劲的创新主导力的企业。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将生态理论引入企业创新系统主导力研究领域,建立了企业生态创新系统主导力评价模型,并运用灰色层次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探寻企业生态创新系统的特征及其存在性,揭示企业创新系统的规律,为企业创新主导力的培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历史的考察表明,企业进程的实然状态是非生态化的,而生态觉醒之后的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生态化,导致二者背离的恰恰是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利润"中轴.持续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遍历世界所有持续创新的企业均是具有强劲的创新主导力的企业.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将生态理论引入企业创新系统主导力研究领域,建立了企业生态创新系统主导力评价模型,并运用灰色层次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探寻企业生态创新系统的特征及其存在性,揭示企业创新系统的规律,为企业创新主导力的培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基于粗糙集的企业持续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持续创新绩效,就是企业持续创新所获得的成绩和效果,包括经济绩效、社会环境绩效、技术绩效等,是检验企业持续创新效果的基准.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创新绩效不稳定,经济效益难以实现较长时间的增长.只有少数实现了持续创新的优秀企业,获得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增长的经济效益,即企业持续创新经济绩效.而在企业持续创新绩效的评价研究中,缺少对企业持续创新绩效可持续增长方面的评价.文章针对目前在企业持续创新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持续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创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企业持续创新绩效的评价模型.并对云南省七个企业的持续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评价的结果表明,此方法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4.
动态复杂市场环境下,持续创新是任何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笔者在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理论评述和相关理论界定的基础上,构建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与测度.这对企业识别持续创新的关键因素、挖掘瓶颈因素进而实现持续创新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创新型企业产品持续创新风险分析模型,并以沈机集团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对该企业的产品持续创新风险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对产品持续创新过程影响最大,产品质量风险是企业应该重视的风险因素。同时,还讨论了市场竞争环境变化对企业持续性产品创新的影响,指出企业应该对由市场竞争变化所导致的市场和技术风险予以重视并建立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6.
企业持续创新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动态复杂环境下。持续创新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评价标准。本文通过对相关学者和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探索了企业持续创新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因子分析法探讨了持续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以期为企业培育持续创新机制、增强和提升持续创新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企业绿色持续创新效益分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企业实施绿色持续创新已势在必行。而企业是否能实现足够的创新效益,进而产生强大的动力推动企业持续不断地实施绿色创新,是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关键。本文简要介绍了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效益结构,并对三种主要绿色持续创新类型的效益进行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从持续创新和绿色创新的耦合理论研究出发,探讨中原经济区中小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的内涵与特征,并建立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FUZZY)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耦合对企业绿色持续创新能力进行建模分析,结合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绿色持续创新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基于企业持续创新与机遇管理的重大意义,创新学者提出了企业持续创新机遇的概念,并对其概念、特性进行了研究。结合企业持续创新理论和机遇管理理论对企业持续创新机遇管理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评述,认为当前企业持续创新理论的研究较多,而机遇管理理论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机遇管理理论应用于企业持续创新管理的文献。综合企业持续创新机遇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提出机遇决策问题、智能化的机遇管理以及营造机遇是企业持续创新机遇管理理论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创新型企业和企业持续创新理论,结合我国创新型企业的评价和导向这一实践和理论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持续创新动力、能力和绩效"的创新型企业评价理论指导思想、评价准则、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时其在云南省首批创新型企业评价的实际应用结果作扼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邵云飞  杜欣  尹守军 《技术经济》2011,30(10):10-15,44
根据装备制造型企业的特征,分析了其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探索了影响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即技术创新战略、技术能力、人才机制以及所属的产业集群环境。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典型的装备制造型企业——"东汽"进行案例研究,分析了上述四个因素是如何促进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  相似文献   

12.
创新资源作为创新活动的输入,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源头。从外部创新资源角度探讨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分析创新资源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以珠三角200家制造业企业为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创新资源对技术创新能力呈显著正向影响,即企业创新资源获取有利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同时,技术创新能力中的策略规划能力对企业绩效呈显著正向影响,而学习能力、研发能力、资源运作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和组织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不显著;技术创新能力对创新资源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IT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愈发受到关注,然而,关于双元学习对两者关系作用的研究较少。基于组织学习理论,构建理论模型,探讨IT基础能力和IT体系惯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双元学习的调节效应。对313家企业问卷调查的分析表明:IT基础能力和IT体系惯例两种IT能力均能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调节作用结果显示: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均能加强IT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本文借鉴软件行业评估软件开发能力的成熟度模型研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了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等级和等级特征以及每一个等级的关键过程域和关键实践,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目标和路径。其次,根据技术创新过程和关键过程域,基于全面性、客观性、可操作性原则,设计了一套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运用模糊数学理论评价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等级。最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要落实在具体的创新活动中,选择合适的创新模式,在一个个具体的创新活动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应用研究的最终目的。所以,需要根据评价出来的成熟度等级进行创新模式的选择,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等级不同,可以选择的创新模式和创新模式组合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逐渐深入,服务成为价值交换的核心要素,企业研发工作的重心从产品创新延伸到服务创新。在服务创新背景下,市场需求、关键资源和创新模式的内涵都发生了根本改变,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自身适应性以应对挑战。然而,目前关于该主题的研究尚不充分。分析并验证了制造企业组织柔性对动态服务创新能力和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从支撑服务创新的角度出发,将组织柔性划分为组织文化柔性、组织结构柔性和人力资源柔性,分析了组织柔性通过增强企业动态服务创新能力(服务需求感知能力、服务方案开发能力和服务系统重构能力)提升服务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反映上述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组织市场(B2B)作为研究背景,面向制造企业管理者收集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柔性对服务创新绩效具有积极影响,动态服务创新能力和市场动态性分别在二者间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最后,就企业如何提高组织柔性,增强动态服务创新能力,进而改善服务创新绩效提出若干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企业自主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其发展受到融资问题的严重制约。在分析政府、企业及金融体系投入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多元资金支持模型,探讨了不同投入主体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并依据企业层面调研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政府投入、企业投入和金融体系支持,对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创新产品收益和企业创新技术收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企业投入的影响程度较之政府和金融体系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以2013—2017年中国航空航天制造企业专利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泊松回归模型检验了企业技术生态位特征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将系统中心生态位作为调节变量检验其对于企业技术生态位与创新能力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技术生态位的宽度及重叠度均与其创新能力呈倒U型关系;系统中心生态位进入正向调节企业技术生态位宽度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负向调节企业技术生态位重叠度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系统中心生态位深度负向调节企业技术生态位宽度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而对技术生态位重叠度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推动企业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针对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较难衡量且缺乏考虑企业创新效率的问题,从规模视角入手,基于创新价值链分析,通过区分企业所有制性质,研究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同时,结合BCC-DEA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从创新效率角度系统探讨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上海为例的实证结果表明,上海企业在研发投入端的创新主体地位相对突出,但呈不断弱化趋势,尤其是R&D经费增长显著落后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以发明专利为代表的产出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不明显,且同样存在比重下滑迹象。外资企业年度创新效率表现最优,内资企业处于明显劣势,但得益于技术效率增长,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保持年均微幅增长,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创新效率存在递减态势。最后提出加强科技资源配置、挖掘科技产出、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What causes firm‐level product innovation in developing economies? This paper answers this question by emphasizing the role of process improvements that are influential in product innovation. We construct a firm‐level innovative capability score using novel, broad‐based, but detailed data on various process improvement practices obtained from firms in Southeast Asia. We then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that may affect innovative capability. We also estimate the effect of the innovative capability score on product innovation controlling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tensity and other firm characteristics. Our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dentifies a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CEO)'s past experience at a foreign or large firm, and buyer pressure to adopt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s key determinants of innovative capability. Novel and unique findings from our examination include: (i) the impact of a CEO's past experience at a foreign or large firm on the innovative capability is larger for local enterprises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i) the impact of share of foreign workers in the upper managerial levels only appears to be significant in foreign firms and larger firms; and (iii) buyer pressure is a more likely contributor to innovative capability compared with capital tie‐ups with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or joint venture buyers that capture vertical technology transfers. Finally, our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a firm in Southeast Asia is more likely to achieve product innovation if the firm has had a higher innovative cap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