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佃仆制度是宋元时代地主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租佃关系的残存形态,也是明清时代租佃关系发展变化的起点和背景,因此,我认为,具体地了解明清皖南佃仆制度的历史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虽然它在当时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并不占多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代皖南佃仆奴仆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根据明清徽州文书资料,考辨出明清时代皖南地区的佃仆和奴仆之间的区别:佃仆是土地房产的附属物,而奴仆或奴婢是主人所完全占有的会说话的工具;前者有自己的经济,独立经营和生活;后者没有自己的经济,听从役使,衣食于主人。  相似文献   

3.
“公仆”这个词,如今恐怕无人不知它的含义。它的表义是为公众服务的人,它的喻义则指各级领导干部。然而如今这个“仆”字在一些官员身上已产生了种种错位,其中之一便是沦为“情仆”  相似文献   

4.
唐五代敦煌农业劳动力的身份结构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五代敦煌地区农业劳动力的社会身份比较复杂。除自耕农、佃人及作儿等自由身份劳动力外,还存在大量非自由的隶属人口奴婢和依附性的农奴式劳动力。敦煌地区农业劳动力最大特点是民族构成的丰富多样性,多民族多种生产方式的相互融合借鉴,逐步形成了唐五代敦煌地区农牧并重的农业传统和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国有土地上的租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时政府为了确保奴役和剥削对象,模仿地主控制依附民的模式,控制着屯田客、士家、吏户等一批官府依附民,其户籍往往有自成体系的管理系统。政府控制官府依附民的主要途径,便是借助无主荒地,强制他们租佃,使这一时期国有土地上的租佃关系盛极一时。这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租佃关系占主导地位;二是当时封建政府是以全国最大的地主的面目出现的  相似文献   

6.
李海艇  宋永琴 《魅力中国》2010,(34):143-143
中国大陆对于独立影像的界定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在“身份”上独立于主流体制之外。即制作人(或制作公司)与主流体制之间不存在行政或法律意义上的隶属关系,或股权上的关联关系。在制作资金的来源上独立于主流体制,投资人有权利决定作品(产品)的内容走向,并享有作品(产品)的版权。(2)在创作思想上不受票房和大众主流审美的影响,保持创作者独立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在霍布斯那里,自由具有两个层次:一是"天赋的自由",一种是"臣民的自由";前者存在于自然状态中,但却不能够维持;后者是在国家主权建立之后随着法律的制定而产生的.臣民的自由与国家的主权、法律存在着内在的张力,臣民的自由要服从主权者意志,并在法律的对立和保障下才能存在.  相似文献   

8.
二 高桥芳郎先生从另一角度否定明清时期历次"雇工人"条例反映雇佣劳动者的法律身份解放过程.他的<明末清初奴婢、雇工人等级的重修和特点>[1]一文,认为明清两代对雇工人条例的修改,只是对"由于种种原因形成的私人支配隶属关系下的私人隶属民的法律身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整序、细分、规定的过程";[2]雇工人条例的历次修改只是"法律技术领域内的改革",而"在法律等级体系方面没有什么质的变化","没有从变质到解体过程";要想根据这种修改过程来"表明雇庸劳动者法律身份上获得解放,应该说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后,其内部的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正确把握这种变化的趋势和特点,是搞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一、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的员工具有多重身份,享有多重所有权制度经济学认为:市场中的企业是一个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特别市场契约。尽管国有企业的形成原因和存在基础与一般企业不同,但在国有企业中同样存在着物质资本(生产资料)和人力资本(劳动力)两种生产性资本,并且这两种资本是以不同的占有形式存在于国有企业之中的。国有企业中的物质资本是以公有制形式存在的。国有企业中的人力资本是以私有制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0.
信任与国家间的合作问题——兼论当前的中美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三个主流范式关于信任问题有不同的论述。现实主义认为 ,信任难以产生 ,合作关系的建立是受力量平衡的影响。自由制度主义认为 ,制度能够促使信任产生 ,并为合作架设桥梁。但是 ,自由制度主义没有解决信任还不存在的时候制度如何形成的问题 ,特别是在安全领域。建构主义则提出 ,信任与身份相关 ,身份的建构取决于政治文化因素。从这三个理论框架中透视当前的中美关系 ,会发现两国之间在培育信任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1.
亚历山大·温特体系建构主义框架下的身份理论至今仍然是国际关系理论界较为系统和完整的身份理论,但是温特的身份理论在概念运用的合理性和逻辑推演的自洽性上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困境。作者将温特的身份理论置于更为广阔的社会科学背景中予以考察,结合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内身份研究的相关成果,指出温特理论建构中的结构主义和认知主义本体倾向是造成其理论存在概念与逻辑困境的根源。同时,在比较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批判了温特将具有文化特殊性的个体导向社会身份普遍化的错误做法,尝试提出与个体导向社会身份相对应的关系导向社会身份的概念。关系导向的社会身份概念有助于克服温特身份理论的结构主义、认知主义本体倾向,恢复社会身份的情感意义和行为体的情感施动性,为推进建构主义身份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更为开阔和包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在企业改革中,如何将原有体制身份的职工平稳地与原企业解除关系,实现质的转换,已经成为近期改革的难点和焦点,为了克服旧体制下传统劳动关系的弊端,形成劳动力要素的市场化,实现其合理流动和优化重组的目的,就必须及时地转换职工身份,也就是"身份置换".但由于身份置换一方面触动了职工切身利益,另一方面受旧体制的沿袭,思想认识不足,处理方法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身份与归属一直是重要的课题之一.作为文学体现,身份一词则超越了本身的表意上的所指,更多的指向为文化身份,是一个族群或个体界定自身文化特征的标志."喜福会"是母亲一代借以调剂心理落差和宣泄情感的文化空间,她们遭受着美国和中国都不承认其身份的境地;女儿成为了建构双重身份的真正的"他者",她们同样在身份危机的苦海中漂荡.两种文化在她们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她们在双重背景下,更增添了一种文化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关系全局的基础性工作。在现实条件下,有的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同时又担任项目党支部书记,这种制度安排不失其为是一种好的选择。但个别项目经理兼任党支部书记,对于自己的身份与角度定位存在着认识上的模糊观念。所以这种选择会承担很大的政治风险。为了防止"一肩挑"的人搞家长制,工作独断专横,有效地对"一把手"实施监督,这两个权力主体的组成人员有必要交叉任职。  相似文献   

15.
简析网络语言交际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蔚然 《理论观察》2005,(6):143-144
任何交际活动都离不开交际主体,没有交际主体的参与,交际活动就无从谈起,网络语言交际也不例外。网络语言交际主体的角色定位于网络身份,由于网络交际存在着隐蔽性、非面对面性等特性,使网络身份包括交际者的真实身份和虚拟身份。网络交际主体的角色定位、角色关系以及与现实交际关系的不对位,都是网络交际主体所具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前期陕西农业雇佣、租佃关系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本世纪前期为分析重点,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利用多种资料探讨陕西三大区域——关中、陕北以及陕南的农业雇佣、租佃关系。首先主要依据调查资料对陕西三大区域的雇佣、租佃比重进行多方位的定量分析,从而确定了雇佣制与租佃制在陕西境内的基本格局;进而具体探讨各区域的雇佣关系与租佃关系;最终引发出对农村经济史研究的若干辨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自由现金流量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由现金流量与代理成本是如何影响公司业绩的。在对高铁概念股票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后,本研究取得了支持代理成本理论的证据,即代理成本与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与此相反的是,本研究发现FCF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这表明研究没有得到支持自由现金流量假说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系统梳理社会身份与行为决策实验经济学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社会身份影响行为决策的机理以及两种相关的实验研究方法,然后介绍了囚徒困境博弈、公共品供给博弈、信任博弈、独裁者博弈等实验背景下的社会身份与行为决策关系研究成果,最后在总结和评价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土改结束后到集体化高潮前,土地买卖和租佃等地权交易形式仍然继续存在下来并有所发展。当时农村地权流转主要发生在普通劳动群众之间,且多数属于调剂劳力、调剂生产的性质。当然,有极少数农民因买入、出租土地而上升为新富农,也有部分农民逐渐甚至是完全失去土地。但只要存在土地买卖和租佃关系,这种现象就不可避免,不能因此否定土地买卖和租佃关系的资源配置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农村调查数据 ,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两种出路 :向城市迁移 (地域流动 )和从事本地非农业生产活动 (职业流动 )。结果表明 ,与地域流动相比 ,在农村地区从事非农职业是一种更容易参与、成本较低的活动。此外 ,两种流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从生产活动的参与方面来看 ,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构成了乡城迁移的一种替代 ;从时间顺序上看 ,两种流动之间又存在着一种“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