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并没有提出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重含义的问题,不少人认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重含义,实际上是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三重含义(另一种意义)。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重含义是工人个人生产其生活资料价值的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重含义是整个工人阶级生产全部生活资料价值的总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三重含义是生产恰好满足整个社会所有成员对于特定产品在一定时间内所需要的总劳动时间。就现实来看,必要劳动的第三重含义对于我们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假定,以各种不同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国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基准所衡量的世界必要劳动时间都可以用以计量出口商品的国际价值量,这说明商品的国际价值是世界必要劳动在出口商品体内的物化或凝结。但是,由于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的重大变化,国际竞争和国际垄断同时影响国际价值量的形成。国际竞争促使发达国家通过出口商品,从欠发达国家获得相当于其个别价值量与其国际价值量差额的价值转移,而国际垄断则导致较高劳动强度和较高劳动生产率国家通过出口商品从较低劳动强度和较低劳动生产率国家按照劳动复杂程度获得相应比例的价值量的转移。  相似文献   

3.
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劳动的必要性,是商品价值形成的前提;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劳动的有效性,从而影响商品价值量;市场范围决定商品价值的形成范围。商品价值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质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量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通过市场而满足他人需要的程度。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和市场共同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大小。  相似文献   

4.
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中产生的,分析商品的价值生产及交换价值构成有助于寻找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一商品的价值构成本文所说的价值,主要是指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买卖双方能够接受的价格。它不是单纯的政治经济学所说的生产该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而是包含了商品的供求关系,但是它决不同于目前市场上包含很大欺诈成份的价格,而是以用户满意的功能效用为基础的销售价格。商品的交换价值,按其投入方式不同,可以划分为六个部分,或者说,商品的交换价值包括六种含量;物质价值含量,劳动价值含量,技术价值含量,知识…  相似文献   

5.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存在两种含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商品之价值决定于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科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的核心,也是它区别于其他劳动价值学说的特点,在此问题的理解上绝对不能含混。自马克思提出形成和决定价值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概念以来,在马克思主义者中将近一个世纪未发生过什么对它的不同理解。我国在本世纪50年代中期,有魏埙等同志在研究价值规律尤其是价值决定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等问题时,首次将决定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是从单位商品的生产上去考察,它是指在一定时期生产此商品的生产部门在平均生产条件下的劳动耗费;另一方面,从社会商品的生产总量上看,它是指用在各种商品生产上的社会劳动总耗费。前者被称为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据说这是《资本论》第1卷第1章第1节中所论述的必要劳动时间;后者据说是《资本论》第3卷第10章及以后某些  相似文献   

6.
<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主要方式的经济。在市场的多种作用中,价格机制是核心,收入分配的调节,资源在各生产部门间的分配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实现的。因此,价格与价格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与基本范畴。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的形成与决定众所周知,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除去价值对价格有着决定的作用以外,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对价格水平的高低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供给与需求之间一定程度的不平衡的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在我国经济学界的出版物中和学术讨论会中,或者在大专院校的经济学教研中,对马克思所揭示的商品价值理论,曾触及以下疑题: (1) 马克思说,各种不同的商品,除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外,还有一种共同的价值因素,它的数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花费的抽象同一和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但是,生产各种商品所花费的劳动,不仅是不同的具体劳动,有简单易干和复杂难干等区别,而且生产同一种商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还会因为生产者的勤懒的不同和所使用的劳动工具好坏的不同,而大有悬殊,那么,它们是否真能或者是如何才化合出一个以等一的和社会平均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房定坚 《经济师》2003,(7):63-64
技术商品在交易中如何定价不仅关系到交易双方经济利益 ,而且影响到技术这一稀缺资源的市场配置效率。技术商品的价值是定价的基础 ,由技术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其价格。由于技术作为商品有它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殊性 ,技术商品在交易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因此 ,技术商品的价值估算十分困难 ,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技术商品交易市场作为技术商品交易定价的中介 ,加快我国技术商品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从现实社会的商品中抽象出“价值”,并指出,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完成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阐述了价值决定的一般性意义或价值决定的第一个层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给出了价值由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结论。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在论述价值决定的一般意义时舍象掉了竞争等因素。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理论,首先应当全面、准确地把握他的理论,而要做到这一点,不能离开马克思的理论逻辑。离开了他的理论逻辑,就不可能全面、准确地掌握他的理论,马克思的理论就不能得到正确的应用,从而使马克思的理论丧失解释力。  相似文献   

10.
劳动生产力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最重要的、最基础的,同时也是最抽象的命题.在《资本论》的阐述中,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的具体体现.在市场价值这个层次上,超额剩余价值就失去了其自身与本企业劳动的联系.此时,超额剩余价值有两个来源:一是由于个别企业的剩余劳动时间延长所带来的剩余价值的增加;二是来自于同一部门内部其他企业的价值转移.但随着竞争从同一部门内转移到不同部门之间后,市场价值也随之转化为生产价格.在这一阶段超额剩余价值来源于社会总剩余劳动,具体表现为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价值转移.而“成正比”理论的错误就在于混淆了价值规律的不同理论层次.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通常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较明确地提出了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在哪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问题上存在争议。本文认为,一方面,当生产某种商品的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工艺的普遍改进而减少时,该商品的价值量与相应的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必然要随之发生变化。这表明,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受制于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另一方面,"商品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第三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价值决定上处于从属地位,并在再生产过程中,与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地相互转换,形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的辩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一、工程造价的经济规律工程造价具有各种商品价格的共性,它受价值规律、货币流通规律和商品供求规律的支配。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即商品价值同货币价值的对比。工程造价与其商品的价格相比,除了由自身价值和货币价值本身决定以外,同时还受市场供求关系和财政、...  相似文献   

13.
《资本论》第三卷第十章被国外一些学者称为"一篇很难读的文章",存在着明显的"不明确的地方",即当牵扯到市场价格或供求关系时,"市场价值"概念具有多种规定,这些规定之间的关系又错综复杂、难以梳理。为此,有学者质疑马克思"是否把市场价值同市场价格混同在一起了"。为厘清这一问题,首先,需要阐明市场价值既是基于商品生产的"平均"规定,也是基于社会需要的"截尾"规定,是这两种规定的辩证统一;其次,必须说明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的关系及其不同的决定机制,即市场价值是生产条件平均化的结果,而市场价格则是竞争的结果;最后,有必要重新审视市场价值理论的定位,这一理论实际上是为最终推出生产价格理论而对处于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商品生产和交换方式的总结。  相似文献   

14.
经济规律是经济工作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 ,发展市场经济 ,容不得盲从、盲目、盲动 ,必须遵循经济规律。这里略举广泛运用指导经济工作的六个规律 :1用价值规律指导企业技术改造价值规律告诉我们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依据商品价值来进行。从这个规律看出 ,个别劳动时间形成商品的个别价值 ,当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企业有利可图 ;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缺乏市场竞争力。依据这个规律 ,企业应不断推进技术改造 ,以缩短个别劳动时间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  相似文献   

15.
国内学术界对于价值决定①与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争论,与国外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两种市场价值理论的争论,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即马克思的价值决定是否考虑了需求的作用,或者说如何看待马克思价值决定的论述中对供求因素的分析。结合国内转形问题研究成果,按照价值转形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将劳动价值论看作一个价值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马克思对供求因素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指出:就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量关系来说,始终是第一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在价值转化的不同范畴和层次上,第一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通过决定个别价值,进一步决定市场价值和生产价格。第二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价值的三个不同范畴和层次上分别由价值、市场价值和生产价格决定,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16.
<正> 009 怎样理解价格随市场供求变化而上下波动,不仅不违背价值规律,而且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的价格必须以价值为基础,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但是,实际上,商品交换中其价格与价值往往并不完全一致。这是因为,商品价格虽然以价值为基础,但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主要的是市场商品的供求关系。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由于社会生产是无政府状态的,因而市场商品供求之间不平衡是经常的。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就会升到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 商品价值究竟由何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在我国学术界,迄今主要形成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看法认为,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价值,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已经形成的价值能否实现;另一种观点认为,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商品价值;再一种观点认为,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我对上述几种观点均持异议。我认为,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商品的价值只能由均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由均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亦可称为均衡价值。诚然,马克思从来没有明确地提出过均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均衡价值这样的概念,但是,只要我们用系统的观点分析一下马克思的杰作《资本论》和其它论著,就不难发现其中自  相似文献   

18.
浅析传统"边际"价值理论与"预期"价值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西方经济学的价格理论主要是以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边际生产力论为基础的,但“边际”理论只能牵强附会地解释一部分商品的价值形成原因,未能对社会所有商品给出一个统一的价值决定的规律。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商品种类的增多,其科学性更日益引起质疑。究竟所有商品在价值形成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个共同遵循的规律?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条以“预期收入”为核心的全新的价值规律,给出了社会所有商品统一的价值决定的公式。  相似文献   

19.
劳动价值论与供求价格论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品的交换比例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即由商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人类劳动时间决定的,还是由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这是劳动价值论与供求价值论的根本分歧之所在。政治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产生以来,这种分歧与争论就没有停止过。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刘霞 《发展研究》2006,(7):57-58
高等教育供求系统是一个不同于一般商品供求的更为复杂系统,高等教育供求由两对供求关系三大供求主体构成,即:个人(家庭)——学校组成的高等教育机会的供求关系和由学校——企业组成的高等教育产品的供求关系。在高等教育机会的供求关系中,需求方是个人(家庭),他们通过购买高等教育的产品改善自己的人力资源状况并且向就业市场上的雇主传递自己能力较强的信号。供给方是学校,学校为个人(家庭)提供高等教育的服务,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形成学生特定的人力资本。高等教育产品的供求关系中,社会各用人单位是需求方,他们需要能为本企业创造价值的高层次人才,而这种高层次人才需要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供给方是学校,学校将个人招收进来,对其加以系统的训练使其能成为适应企业要求的员工。在两种供求关系中,高等教育产品的供求关系决定了高等教育机会的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