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大规模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这对农村家庭养老问题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对山西省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劳动力外流使得家庭结构缩小,家庭收入变高,家庭养老意识淡薄。致使许多留守老人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出现一系列的困境。面对这些困境需要家庭、社区、政府的共同努力,来使农村留守老人过上幸福安逸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2.
劳动力转移、留守老人健康与农村养老公共服务供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理论上讲,农村劳动力转移既会影响农村留守老人可获得的经济给养能力,又会影响农村留守老人得到的生活照料质量,从而影响留守老人健康.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农户数据,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留守老人健康的影响,并利用“家庭所在社区总人口中外出打工人数所占比重”作为工具变量来克服估计中存在的联立内生性问题.结果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总体上有利于留守老人健康状况的改善.但是,在农村养老公共服务缺失的条件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留守老人健康的不利影响也不容忽视.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旨在增加农村养老公共服务供给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留守老人的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家庭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留守老人居住方式向独居化、空巢化以及隔代化的方向发展。农村空巢老人作为我国农村老年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面临着经济保障能力弱、身体状况差、生活缺乏照料、精神及生理上得不到疏导、社会保障能力低等养老问题。文章通过对达州市Y村31户空巢家庭进行实地调研和走访,对空巢老人面临的养老困境进行系统性分析,最后针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舒越 《老区建设》2012,(12):44-46
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人口的外出务工,农村留守老年人问题目益突出。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保障四个方面。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难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此次研究以平凉市草峰镇农村留守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的方法,对当地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现状展开调查,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草峰镇农村地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口高龄化趋势也越来越严峻。相对于城市高龄老人而言,农村高龄老人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供养、医疗服务的问题,照料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在照料方面功能的逐渐弱化,农村社会化养老机构在照料方面的缺陷使农村高龄照料成为一个更加突出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李佳伦 《黑河学刊》2011,(5):159-160
农村留守老人负担重收入低甚至生活无着落,在生活心理上得不到很好的关心与照料。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在文化层面归因于传统孝道的缺失和经济理性向人们精神世界的渗透,在制度层面归因于社会福利养老机制和法律保障机制的不健全。  相似文献   

8.
张晨  朱明俐  肖姗 《魅力中国》2010,(33):286-287
通过对盐城市大丰县裕华镇朝荣村三组的实地考察,调研组分析了该村留守老人的经济生产、医疗卫生、娱乐方式、情感生活四个方面的情况,以此来解读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状态。结果表明: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状况较差,劳动强度大;农村留守老人的医疗卫生状况仍有待进一步改善;农村留守老人的娱乐生活单调;农村留守老人的情感生活匮乏。  相似文献   

9.
杨培丽 《魅力中国》2014,(22):212-2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许多儿童因此留守在家里,由此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独特社会问题。在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生活上缺少照料,学习上缺少辅导,行为缺少教育。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的现状不容乐观,要解决留守儿童的诸多相关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协调合作,来改变现有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张静莉 《魅力中国》2011,(18):215-2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在农村,他们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的弱势群体称为农村留守儿童。2008年9月,中组部、全国妇联等七部委联合组成调研组前来河南就留守儿童问题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河南省农村仅14周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就达254万,数量居全国之冠。庞大“留守儿童”群体的出现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产生熏要影响,必须予以重视。对留守儿童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教育问题。本文就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堪忧。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老人精神慰藉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江苏省农村269位留守老人开展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村留守老人精神生活现状,对影响留守老人精神慰藉因素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伴随人口老龄化加剧及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带来的劳动力吸附效应,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流向城镇,留守老人滞留农村。此群体的日间照料缺乏必要人员,且其随年龄的增长劳动能力逐渐丧失等,导致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被社会各界关注,亟待解决。文章指出农村留守老人居家养老问题的四大困境:新农保水平较低、孝道缺失严重等,并提出应从制定专项留守养老制度、重塑孝道观念等四个方面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促进农村地区健康养老。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老人存在自身需求模糊、情绪波动大等特点和活动形式单调、活动质量不高等文化生活特点。目前,社会对老年人问题虽然关注的越来越多,但对于留守老人精神文化生活问题的解决尚处于初始阶段,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去研究实践的。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发挥当地民俗文化的作用、发展农村经济等是解农村留守老人精神文化生活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殷明君 《魅力中国》2013,(31):213-2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在农村。他们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称为留守儿童。简言之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弦子。  相似文献   

15.
徐庆烨 《魅力中国》2011,(2):136-136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也成为国内众多学者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从农村留守老人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开始,通过经济保障、医疗保障、社会服务、精神慰藉等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造成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难的原因,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保障的对蓑建议。从而希望能进一步去完善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养老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存在的问题 1.经济收入不高.生活质量较差。除部分留守老人享受低保外,绝大多数老年人没有参加城乡养老保障,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劳动所得和子女贴补。  相似文献   

17.
方文  杨玲  朱圆  杨云 《黑河学刊》2013,(4):69-7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出现了更多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引发了农村"空心化"现象。农村"空心化"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严重影响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给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要面对困境与挑战,积极探索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的增加,一些老年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能。农村失能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基于 2014 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调查数据,利用二元 Logistic 模型,从个人特征、健康水平、照料状况和医疗保障四个维度,探讨农村失能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建立健全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完善的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服务体系以及确保农村失能老人基本医疗有保障提供参考,从而有效提高其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脚步的加快,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民逐渐成为社会流动人群的主体.大规模流动人口出现的同时,把子女带到城市生活的农民工还只是极少部分,更多的人则将孩子留在农村由老人或其他亲戚照顾. 根据2005@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可以确认0至17周岁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比例为21.72%,据此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与2000@相比,2005年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增长十分迅速.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农村留守儿童已非常普遍.广东省留守儿童总数为95.08万人,约占全国留守儿童总数的2.4%,位居前五位左右.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地在城市集聚,由此形成了庞大的民工队伍,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数量庞大的留守人员,农村的留守人员面对着诸多困难。文章在公共政策的视野下,阐述了留守问题属于公共政策问题的理由,分析了产生留守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解决留守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