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道德文化的建设,目的在于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从而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其目的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具有契合性.完善企业道德文化建设,需要市场经济法治有更深的了解.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角度来看企业道德文化建设,试图将法律与公司管理结合起来进行探讨,这对企业道德文化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政策信息窗     
《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予修改 国家工商局局长王众孚不久前透露,国家工商局将建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 据介绍,现有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障碍: ——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困难。该法规范了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而实际生活中出现了诸多原本就不在  相似文献   

3.
韩丛 《金卡工程》2010,14(3):189-189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已经施行近十七年,该法对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但是,该法制定之时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很多问题没有显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诸多不正当竞争行为充分暴露出来,并且出现很多新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已经很难适应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其缺陷日趋明显,亟待完善。目前,《反垄断法》已经颁布,加紧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立法机关的急迫任务。  相似文献   

4.
目前,各种媒体上关于保脸公司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扳道随必可见,保险业的不正当竞争问题已经威力当前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否有权对保险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查处?保脸公司可能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哪些关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定?保脸公司是否是《反不正当竞手法》第6条规定的“依法具有独占地住的经营者”?工商行政管理局对保队公司进行行处罚进,特其牧取的保险认定为违法所得于以没收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5.
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施行近百年后,为适应国内外经济贸易发展以及国内外法律改革进程的需要,对其进行了修改与创新,其追求法典化、自由化、协调化的目标基本实现。在对新法的研究中发现其不论从立法宗旨还是立法技术,从实体法和程序法立法内容上都给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立法有诸多启示。法典中明确完整的立法宗旨、先进的立法技术、明晰具体的法律条文和可操作的程序性内容更值得我国在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时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6.
商业数据是数字中国建设过程中的战略性资源。实践中,涉及商业数据侵权纠纷裁判的适用依据主要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一般条款)抑或第12条(互联网专条)。这其中不乏因援引法条的高度抽象性而导致司法适用标准的不统一以及法院自由裁量权的增扩化。缘此,在辨析我国商业数据《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诸多理论模式基础上,应采用限定性数据权益保护模式,设置《反不正当竞争法》数据专条保护,确立限定性数据权益保护的构成要件、明晰商业数据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划界商业数据保护请求权人的范围,以促进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地深入发展以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领域的诸多不正当竞争行为日渐充分地暴露出来,而《反不正当竞争法》自身的缺陷——特别是缺少一条明确的一般条款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使得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良好发展存在一定隐患,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在《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主体即经营者的界定问题上,学界颇有争议。本文由此入手,分析其他国家和地区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主体提出建议,无论是从现实角度,还是从理论层面看,合理的做法是排除主体因素而径直以行为角度确定。  相似文献   

9.
加强创新 依托载体 扎实开展金融生态建设 1、狠抓制度建设,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制度依据。一是建立和实施金融行业自律管理办法。2002年以来,在人民银行牵头下,组织银行同业公会和保险同业公会共同制定了《武进区银行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武进区保险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等文件  相似文献   

10.
刘然 《时代金融》2012,(36):267
反不正当竞争法产生的一个目的就是对知识产权的补充保护,使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更加全面,更好地维护权利人利益,鼓励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有着很大的联系,本文从分析两者的关系出发,探讨反不正当竞争法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存在的缺陷,最后提出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广州市某采购项目案例引出的低于成本报价问题,详细阐述了应从《政府采购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角度,正确处理低于成本报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03年6月,某市2家保险公司同时接到市工商局听证告知书。他们被告知:自1998年开始,利用保险理赔优势,指定某汽车玻璃经营部为汽车玻璃理赔安装点。工商局据此认为:保险公司行为排挤了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限定了投保人选择自由,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规定,构成限制竞争行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拟作出如下处罚:  相似文献   

13.
邵士君 《财政监督》2002,(11):40-40
1.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法律依据。商业秘密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已日益受到人们普遍重视。保护商业秘密的方法多样,有企业内部管理手段;有国家行政管理手段;也有国家司法保护手段。本文主要探讨权利人如何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免受不法侵犯。我国保护商业秘密的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主要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劳动法》、《合同法》、《民法通则》、《刑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诺干规定》、劳动部《关于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和国家科委《关于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见》等,部分地区还制订了地方性法规,如湖北省《关于反不正当  相似文献   

14.
魏才 《理财》2006,(11):27-29
1987年8月,国务院法制局成立了反垄断法起草小组,《反垄断法》开始酝酿起草。1988年,《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暂行条例草案》出笼。199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通过,《反垄断法》胎死腹中。1994年,《反垄断法》被列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1998年,《反垄断法》又被列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征求意见稿》出笼。2004年5月,工商总局历时近一年,调查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限制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15.
<正>商业秘密作为企业生存的秘密武器,在企业的竞争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侵犯商业秘密的案件也有较大上升,有些企业因商业秘密的丧失而导致企业江河日下,朝不保夕,甚至退出市场。如何保护商业秘密,已经成为一些企业的当务之急。本文试从诉讼角度谈一下商业秘密保护的一些问题。首先从法律角度看商业秘密的构成。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本法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查处高科技领域盗版侵权及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来说是一个新课题。由于此类违法行为的特殊性、涉及领域的专业性及违法手段的复杂性等问题,对查处此类案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淀区工商局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国家工商局、国家版权局《关于严厉打击盗版等侵犯著作权行为的通知》等法律、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区高科技企业密集,各类电子市场较多的特点。自1994年下半年开始,组织力量深入调查,在掌握大量案件线索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将查处工作由浅入深,由点到面,步步深入地开展下去,并取得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施晴  戴添华 《金卡工程》2009,13(11):93-93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及相关法规的立法相对滞后,削弱了对不正当附赠式有奖销售行为的规制力度及效果。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我国附赠式有奖销售的法律规制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市场因产品或者服务兼容问题产生的竞争纠纷日益增多,2017年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2条中新增了“恶意不兼容”条款,该条款从主、客观两方面对该问题的适用做出了直接的规定,但对于司法实践中如何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思维逻辑下就此类频发的“竞争”行为进行属性认定以及合理确定判定规则的问题仍存在较大争议,这也直接关系到对此类问题法律适用的准确性。本文将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视野及框架下,以“寒蝉效应”借喻,从“探讨框架”“判定路径”“规则确定”“适用延伸”等方面展开分析,就“不兼容”客观技术效果的对象范围、“不兼容”主观意图适用“恶意推定”的排除、“不兼容”实际技术效果的市场影响、“不兼容”与社会福祉总量变化的关系、“不兼容”合理事由的抗辩等五个方面对“恶意不兼容”条款的适用规则进行界定,以期有助于互联网领域不兼容行为规制路径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又被称之为智慧财产权,是指民事主体直接支配其智力成果或商业标记并须排除他人干涉的一种垄断性民事财产权。根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等国际公约和我国《民法通则》、《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国内立法的规定,广义上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和邻接权、商标权、地理标志、外观设计、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相似文献   

20.
竞争是市场的灵魂,只有竞争才会使得市场充满活力。反垄断法的宗旨在于营造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宗旨则在于保障公平竞争。自由竞争反对垄断,公平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界定的主要依据在于其是否与自由竞争和公平竞争相违背。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同属竞争法的框架下,虽在行为认定和法律规制上有所不同,但也存在交叉,并共同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